壕气!王楠夫妇要给奥运会乒乓球冠亚军送7套房!体育明星跨界投资玩得溜
壕气!王楠夫妇要给奥运会乒乓球冠亚军送7套房!体育明星跨界投资玩得溜
近期,前乒乓球奥运冠军王楠给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冠亚军送房的话题一举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王楠的丈夫郭斌在微博上发文回应支持,并称一人一套合院。这意味着,王楠夫妇将送出7套房子。
{image=1}
来源:微博
“合院”系王楠夫妇等及雅居乐集团合作开发的某地产项目中的户型。据悉,该户型一套总房款至少500万元。
在商界“开疆拓土”
王楠拥有着辉煌的运动员生涯:24个冠军头衔,连续10年稳坐“世界第一”,是女子乒坛全满贯第一人。
天眼查显示,王楠及其丈夫郭斌两人关联公司超过十家,包括亲见体育文化传媒(威海)有限公司、王楠运动休闲服饰有限公司、威海南海乒乓球训练基地管理有限公司等。
记者梳理发现,王楠夫妇的公司注册地址多在山东,涉及体育、服装、酒店、教育、房地产、文化传媒等多个行业。
{image=2}
图片来源:天眼查
2017年11月,雅居乐集团和王楠夫妇与威海市南海新区签订协议,宣布要斥资500亿元建造一个体育产业特色小镇。
雅居乐方面当时表示,该体育小镇包括3个核心产业,即体育培训服务、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旅游;同时衍生2个延伸产业,即运动康复养生和休闲文体旅游。最终,整个小镇和产业的运营将通过“主题酒店平台”和“优质教育平台”2个平台形成支撑。上述项目已于2019年8月开盘。
以体育产业特色小镇为核心,王楠夫妇今年先后在该地成立了乒乓球俱乐部和酒店。其中,今年4月1日,王楠和郭斌投资成立威海国球舍乒乓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而据媒体报道,7月17日,王楠国球舍乒乓球馆正式开馆,而王楠国球舍就位于雅居乐冠军体育小镇。
体育明星的“生意经”
除商业广告代言之外,体育明星手握资本,自带IP光环,还掌握着广泛的人脉,为其投资带来优势。
这其中最传奇的当属“体操王子”李宁,他在1989年退役后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李宁”品牌。经过二十年的探索,李宁体育已逐步成为国际领先运动品牌公司。截至8月4日收盘,李宁总市值为2264亿港元。天眼查显示,李宁还担任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艾高(中国)户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与大股东。
{image=3}
来源:Wind
篮球明星姚明,2009年投资上海东方大鲨鱼俱乐部,曾长期拥有这家上海男篮球队。除了体育方面,姚明名下还投资有姚餐厅、加州健身姚明俱乐部、巨鲸音乐网、纳帕谷酒业公司、北京唱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且还曾是上市公司合众思壮的股东。2020年,姚明以22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第66位。
而退役后的奥运跳水冠军田亮则进军娱乐圈。新三板公司盛夏星空2016年的年报显示,田亮、马天宇两个艺人,贡献了公司80%以上的艺人经纪收入。公司艺人经纪收入6000万元,占据了盛夏星空营收的半壁江山。
田亮也对资本市场有着浓厚兴趣。2017年年初,田亮、父亲田期福、妻子叶一茜都重仓上市不久的盐津铺子,耗资数千万元,三人都跻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田亮自己也当起了老板。2017年10月,叶一茜以700万元收购了新三板科电瑞通的控股权,后更名为柒号传媒,叶一茜担任董事长,田亮任董事,公司从事艺人经纪相关和影视剧投资、制作的文化娱乐业务。
{image=4}
来源:柒号传媒年报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节前春运15天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233万人次 同比下降68.8%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记者樊曦)记者12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28日至2月11日,节前春运15天,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233万人次,同比减少11566万人次、下降68.8%;货物发送量完成15562万吨,同比增加1273万吨、增长8.9%。出售新闻此起彼伏 五星级酒店经营存挑战
出售新闻此起彼伏五星级酒店经营存挑战本报记者/钟楚涵/蒋政/上海报道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指出,包括上海豫园万丽酒店、上海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在内的多家五星级酒店正在挂网销售。《中国经营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发现,事实上五星级酒店的出售一直存在,而出售的原因与酒店本身的经营情况以及酒店业主的经营情况等因素相关。与此同时,五星级酒店的经营也存在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时间长、酒店老化等挑战。0001人民日报刊评:推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到应急装备、应急产业,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很远,因为灾害、事故似乎只会在新闻上看到。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安全风险无处不在,一次不经意的用火,一次不守规矩的驾车,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伤害。当前,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深入推进,各类突发事件的破坏力更大,防控难度也不断加大。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火灾等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0000交付周期延长、购车优惠减退……准车主为何“提车难”?
交付周期延长、购车优惠减退、部分车型需要加价提车——准车主为何“提车难”?临近春节,不少家庭想买辆新车过年。然而,车型选好了,资金和手续齐备了,多地消费者却发现遭遇“提车难”。交付时间一再拖延、加价或降低配置才能提车、优惠幅度缩减……给准车主们增添了烦恼。“提车难”背后有哪些原因?何时能够得到缓解?如何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让汽车消费市场在新的一年里走向产销两旺?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0000从巨头入局到监管出手 社区卖菜生意亟须回归本质
从巨头入局到监管出手社区卖菜生意亟须回归本质本报记者/钟楚涵/蒋政2020年的开始,多数人都不会想到资本的触手会伸到“卖菜”生意,并打响猛烈的价格战。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其间的消费者教育,行业日渐成熟的情况下,“卖菜”生意成为美团、拼多多、滴滴等互联网巨头争相布局的火热业务。行业融资热度迅速上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