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235

央媒点名“身高焦虑”生长激素龙头跌停 增高针市场到底有多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08-05 14:16:330

作者:唐唯珂,实习生文若楠

害怕长不高就滥用生长激素?昨日新华社刊发文章指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8月5日开盘,长春高新、安科生物生长激素相关概念股双双大跌,下午开盘长春高新跌停,安科生物跌近9%。今日,长春高新回应“生长激素滥用”:相关产品均销售至合法医疗机构。

作为国内生长激素行业的龙头,长春高新的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长期专注于核心产品生长激素。从业绩表现来看,2020年,生长素业务收入58亿元、净利润27.6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总利润的67.7%、90.6%,可见生长素业务对于长春高新来说至关重要。

相比之下,生长激素龙头第二位的安科生物对生长激素的依赖度低一些。2020年,其生物制品(主要为生长激素)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2.63%。但从安科生物后续管线来说,生长激素依然是布局重点。

安科生物的短效水针于2019年9月上市,其长效水针2019年已完成临床研究,有望2021年获批。2021年2月8日,安科生物发生长激素针对儿童特发性矮小的适应症,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而近期以来,长春高新和安科生物因为集采风波已经“跌跌不休”。尽管长春高新第一时间召开了投资者会议,并在5月25日晚,长春高新高层宣布增持,试图稳定市场,但并未起作用。

自5月末以来,安科生物的下跌趋势明显,长春高新更是一路下滑。

野蛮生长的激素市场

近年来,生长激素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不仅研发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家长们也是抢着给孩子打。

当代父母的育儿焦虑,已经不止停留在“鸡”孩子的教育,也已经延伸到了身高上。家在江西的18岁高三学生张文(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己已经打了三年多的生长激素。

张文父母的身高均在160厘米左右,张文的母亲一直担心因为基因问题影响孩子的身高。早年前从朋友那里得知测骨龄可以预判到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便带着孩子去市里的医院做了骨龄检测,之后就开始了“漫漫打针路”。

据张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己在市里的公立三甲医院打针,每天都要打一针,不能中断,每月费用3500元,截至目前,已经花费了十几万元。

像张文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个头不高,就想打增高针、用增高产品。

湖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医生徐璇介绍,儿童生长激素的全称是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这种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材等,不能擅自扩大治疗范畴。

昨日,据新华社报道称,一些民营医院打出“身高70%靠遗传、30%靠后天,定制身高不是梦”之类的广告语,专家认为这些医院多利用家长和孩子的“身高焦虑”来滥用生长激素,牟取暴利。

实际上,生长激素是处方药物,治疗过程必须在儿科内分泌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密切随访观察,进行必要的监测,调整治疗方案。专业医师在使用生长激素过程中也必需遵循国内《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和《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及国际生长激素应用相关规范和共识。

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中的生长激素细胞合成、储存和分泌的,其基本功能是通过促进合成代谢(蛋白质、脂肪等)来增加体细胞的大小与数目,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刺激机体组织的发育,是人出生后促进生长的最重要的激素。

而生长激素缺乏症即人们常说的侏儒症,是由于脑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功能障碍引起的。生长激素缺乏症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比如比同龄儿童身高矮、体重轻等。

根据中华医学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矮身材儿童的数量接近4000万,存量巨大,而4-15岁需要治疗的患儿大约700万名左右,但是目前每年就诊的患者数量不到30万名,真正接受治疗的患者不足3万名,药物治疗渗透率不到1%。相比起欧美等发达国家10%以上的渗透率,我国存在巨大的提高空间,即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国内市场具备巨大的潜在空间。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我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7.21亿元、95.74亿元和114.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80%、24.00%和19.74%。

除中国市场以外,生长激素在全球的销售额大概维持在30亿美元,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生产企业主要有辉瑞、诺和诺德、礼来、罗氏及默克五家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其中诺和诺德市场规模占比相对较高,2019年达到43%。

广阔市场背后的产品格局

目前,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的常用药物为重组人生长激素,包括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

相比粉针剂型,水针剂型和长效剂型在生物活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方便程度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同时长效剂型实现了一周注射一次,在患者的依从性上相比水针和粉针有明显优势,但是长效剂型价格相对较高,患者年用药金额高达15万元,相比之下,水针剂型的年用药金额为5.5万元,而粉针剂型年用药金额为2.0万多元,较高的价格也为长效剂型的推广带来一定难度。

然而,已有研究显示,采用上述每日注射的治疗方案容易造成儿童患者生理上的不适以及心理上的恐惧,从而对治疗产生排斥心理,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且一周若跳过1-2次注射将会明显降低治疗效果,而长效生长激素与短效的生长激素治疗效果相同,但会降低注射的频率,患者依从性更高。因此,目前市场上迫切需要长效生长激素的研发。

目前,已经获批上市并仍然在市场销售的长效剂型的生长激素包括2014年在中国获批的长春高新下金赛药业研发的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以及2020年9月在美国获批的诺和诺德研发的Somapacitan。

据药智数据,目前,Somapacitan已经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金赛药业在2014年获批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是国内目前唯一上市的长效生长激素制剂。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该长效制剂的销售额约占整个生长激素市场的11%,但因其单价较高,故目前长效制剂的销量并不高。

市场需求刺激国内的研发生产,从国内的竞争格局来看,进展最快的在研长效生长激素为安科生物的PEG化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和维昇药业的TransCon生长激素(ACP-011),目前处于临床III期,处于申报阶段,其次厦门特宝生物的长效生长激素目前处于临床II/III期阶段。

诺和诺德、安科生物、厦门特宝等将成为冲击金赛药业的国内生长激素长效剂型市场地位的主要竞争对手,而辉瑞布局的长效生长激素未来也可能布局中国市场,挤入国内长效生长激素的市场竞争,未来长效型生长激素高端治疗领域将打破长春金赛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多家共同瓜分市场的局面。

责任编辑:陈嘉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