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完善更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支持体系
原标题:《每周金融观察》完善更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支持体系
赵萌
8月2日至3日,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世界第一。
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特殊年份里,这样的数据显示出,数字经济不仅有效对冲了疫情的影响,而且成为实现经济复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上述会议中,多部门负责人的发言,释放出下一步将助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信号,包括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如果说“十三五”时期,数字经济主要从消费端发力,那么在“十四五”时期,生产端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数字经济并不独立于其他经济系统之外,更不是“虚拟经济”或“未来经济”,而是一种基于传统经济系统的,以科学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而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形态。因此,金融要为数字经济提供有针对性的、持续的、有力的支持。
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金融该如何助力数字经济的发展呢?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弄清楚,数字经济到底需要怎样的金融支持。
首先,数字经济需要更具包容性和普惠性的金融支持。那么,这就需要更加重视数据要素的价值,建立起与数字经济特点相适应的金融获得机制。参考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来衡量数据要素价值,加以量化,并体现在金融会计、资本制度等方面,使数字经济企业更容易符合上市融资、私募筹资或银行贷款的条件和要求。
就直接融资而言,要继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总结创业板、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经验,进一步建设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共同构成的证券市场体系。坚守各板块定位,重视科技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使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都能够获得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金融资源支持。
就间接融资而言,商业银行应加强合作,通过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数字经济创业创新企业信息收集、披露和信用评价体系,实现银行、政府部门和科创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和有效传递,以此打破“唯抵押物论”的束缚。
其次,数字经济需要更高效率、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这就要求金融业自身也要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即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目前,已有不少银行开始运用“平台”或“生态”的理念对传统银行服务进行重塑。平台化服务跳脱出为企业授信的单一目标,而是将平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连接授信、撮合、技术支持等不同服务的供需双方,各参与方互为入口、互相赋能、各取所需,一站式解决结算、融资、理财等共性和个性的金融需求。
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平台化、生态化转型,其实质在于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共同体。未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存款、贷款、所有者权益,还有其背后的数据、平台和生态。数字技术、数据资产正在驱动金融服务的再造和资产负债表的重构与升级。
最后,数字经济需要更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这就需要以更安全的金融体系为数字经济分散和转移风险提供工具,提高该行业的创业积极性。通过全面智能风控体系的构建更好地处理创新和风险的平衡关系。
数字经济兴起和发展迅速,资金需求量大,其在不断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同时,也潜藏着不同于传统经济形态的特定风险。特别是,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数据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很小,数据治理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金融机构需持续促进AI技术和金融风控的深度结合,形成智能风控能力,将数字经济领域的差异化风控做得越来越精准,针对不同业务环节和不同客户群体,制定专门的风险模型和差异化风控措施;另一方面,要坚持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风控模式,从业务发起、实施、发展等各个过程和产品研发、设计、制作、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分析,强化风控的渗透,不断提升金融机构自身数据的标准化和数据治理的能力。
责任编辑: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