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356

信达证券: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可能需要“降降温”

财经自媒体2021-08-10 07:58:060

来源:“宏观亮语”

{image=1}

文/解运亮、肖张羽

信达证券宏观团队

核心观点

CPI环比由降转升,核心CPI反弹。7月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3%。核心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分项来看,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和服务均好于季节性,助推核心CPI反弹。食品方面,猪价降幅大幅收窄。受部分地区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和散点疫情的影响,鲜菜、蛋类、粮食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环比均出现上涨。非食品方面,暑假出行,叠加油价上涨,共致非食品价格回暖。

中上游PPI对中下游的传导有所增强。PPI上涨9.0%,再度触及年内高点,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PPI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原油、煤炭的带动下,中上游PPI涨幅走阔。与之相对的是,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钢材、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小幅下降。代表下游制造业的PPI加工工业环比上涨0.1%,涨幅较上月小幅下降。但下游消费品PPI环比增速加快,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环比由负转正,耐用消费品环比继续改善,说明中上游PPI对中下游的传导有所增强。

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可能需要“降降温”。我们判断,四季度可能会演绎“猪油共振”。先看猪肉价格,7月猪肉价格基本止跌。从历史经验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速是预测猪肉价格的核心前瞻指标。8月开始,领先于猪价6个月的能繁母猪存栏同比转头向上,随后持续上行,据此估计猪肉价格将从8月进入上升阶段。从需求端看,冬季是猪肉的消费旺季,猪价具备上升的基础。油价方面,全球生产持续恢复,加上新冠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将支撑原油价格高位震荡。结合基数,10月、11月猪肉和原油的基数较低,CPI与PPI可能双双呈现较大涨幅。货币政策角度,第一,美国7月非农数据的亮眼表现与美联储的鹰派发言,显示美联储缩减QE的时点正在逼近。第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了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提出要“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从根本上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再考虑到CPI与PPI可能在10月份冲高,央行在下半年大幅宽松的窗口期已经所剩不多。在此背景下,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选择会更加谨慎。由此判断,近期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可能难以兑现。

风险因素:疫情变异导致疫苗失效;国内政策超预期等。

正文

一、CPI环比由降转升,核心CPI反弹

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涨幅小幅回落。7月CPI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3%。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分项来看,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和服务均好于季节性,助推核心CPI反弹。

{image=2}

食品方面,猪价降幅大幅收窄。7月食品价格环比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至0.4%,主要拖累项为鲜果与猪肉,鲜果价格环比下降2.1%,跌幅比上月收窄2.4个百分点。猪肉价格虽然环比依然为负,但降幅大幅收窄,3月至6月猪肉价格环比降幅均在10%以上,本期仅下降1.9%。受部分地区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和散点疫情的影响,鲜菜、蛋类、粮食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环比均出现上涨。

非食品方面,暑假出行,叠加油价上涨,共致非食品价格回暖。6月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分项来看,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主要是汽柴油价格上涨较多,分别上涨3.5%和3.8%,涨幅均较上月有所扩大。带动交通工具燃料价格环比上升3.4%,较上月涨幅扩大1.4个百分点。暑期出游旺季的影响下,服务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4.3%、7.3%和3.8%。

{image=3}

二、中上游PPI对中下游的传导有所增强

7月PPI同比再次摸高,环比涨幅扩大。PPI上涨9.0%,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0%,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从环比看,PPI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1%。

{image=4}

原油、煤炭的带动下,中上游PPI涨幅走阔。PPI采掘工业环比5.2%,原材料工业环比0.8%,涨幅均较上月明显反弹。动力煤进入需求旺季,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6.6%,涨幅扩大1.4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石油开采价格上涨7.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上涨3.0%,涨幅分别扩大4.1和0.5个百分点。与之相对的是,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钢材、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小幅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1%。

中上游PPI对中下游的传导有所增强。代表下游制造业的PPI加工工业环比上涨0.1%,涨幅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但下游消费品PPI环比增速加快,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耐用消费品分别环比上升0%、0.2%、0%、0.2%,前期分别为-0.5%、-0.3%、-0.2%、0.1%,说明中上游PPI对中下游的传导有所增强。其中,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纺织业分别上升0.2%、0.2%、0.6%。

{image=5}

三、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可能需要“降降温”

四季度可能会演绎“猪油共振”。先看猪肉价格,7月猪肉价格基本止跌,截至8月6日,猪肉批发价格为22.15元/公斤,与上月同期的22.44元/公斤相比跌幅仅为1.3%。从历史经验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速是预测猪肉价格的核心前瞻指标。8月开始,领先于猪价6个月的能繁母猪存栏同比转头向上,随后持续上行,显示猪肉价格预计从8月进入上升阶段。从需求端看,冬季是猪肉的消费旺季,猪价具备上升的基础。油价方面,近期德尔塔病毒在全球肆虐引起市场对原油价格的担忧。但是,全球生产持续恢复,加上新冠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将支撑原油价格高位震荡。

{image=6}

{image=7}

从基数来看,10月、11月猪肉和原油的基数较低,CPI与PPI可能双双呈现较大涨幅。去年10月、11月,猪肉和原油价格都出现了小幅下降。假设10月猪肉和原油价格分别为28元/公斤、70元/桶,那么同比增速将分别为-34.1%与74.2%。而7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了53.6%,原油价格上升了72.8%,这意味着根据我们的预测,10月猪肉价格与原油价格同比增幅将高于本月。另外,原油价格还可以通过交通通信等多个渠道影响CPI。基数效应的影响下,10月CPI与PPI可能双双呈现较大涨幅。

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可能需要“降降温”。第一,美国7月非农数据的亮眼表现与美联储的鹰派发言,显示美联储缩减QE的时点正在逼近。第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了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提出要“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从根本上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再考虑到CPI与PPI可能在10月份冲高,央行在下半年大幅宽松的窗口期已经所剩不多。在此背景下,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选择会更加谨慎。由此判断,近期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可能难以兑现。

风险因素:

疫情变异导致疫苗失效;国内政策超预期等。

责任编辑:李思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