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那些藏在隐秘角落的镜头!防偷窥 这些一定要注意→
原标题:警惕那些藏在隐秘角落的镜头!防偷窥 这些一定要注意→
住民宿在床尾发现摄像头,商场试衣间愕然觉察隔墙有“眼”,甚至正常的居家生活,竟成了陌生人隐秘围观的“真人秀”。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公共场所及家用摄像头,非法安装偷拍设备,出售破解软件,传授偷拍技术,获取他人隐私画面并借此牟利,形成了一条摄像头偷窥的黑色产业链,严重侵害公民个人隐私。
对此,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手出击。四部门如何严打摄像头偷窥黑产?打击的效果如何?戳视频,先来关注一组数字↓
据了解,在推进治理摄像头偷窥等黑产工作中,中央网信办指导各地网信办督促各类平台清理相关违规有害信息2.2万余条,处置平台账号4000余个、群组132个,下架违规产品1600余件。
工信部组织对18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视频监控云平台开展检查,发现处置越权操作等一批高危漏洞。
{image=1}
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打提供摄像头破解软件工具、对摄像头设备实施攻击控制、制售窃听窃照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查获非法控制的网络摄像头使用权限2.5万余个,收缴窃听窃照器材1500余套。
非法偷窥个人隐私等三种行为成严打重点
事实上,网信办等四部门此次对于摄像头偷窥黑产的集中治理,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的,持续到本月底结束,为期四个月的时间。集中治理的工作重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非法利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画面
交易隐私视频
传授偷窥偷拍技术
而这三个方面也正是公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侵害公民个人隐私行为。
防偷拍 哪些场所要特别小心?
对于第一大工作重点,打击非法利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画面,近年来各种案例可谓层出不穷。防止被偷窥,在哪些地方要格外小心呢?
{image=2}
根据公安机关公开发布的案例,我们总结出了一些高危区域:包括酒店、民宿、商场试衣间、公共洗手间、电动扶梯、公交车、地铁等地方,提醒您防偷拍,要多留个心眼。
账号密码遭破解 家庭摄像头也存安全漏洞
除了公共场所,部分犯罪分子,甚至将黑手伸向了家庭摄像头。
浙江温州警方曾经破获过一起非法控制摄像头案,犯罪分子利用家庭摄像头破解工具,控制了高达数十万只家庭摄像头的账号和密码,非法获取了大量他人隐私视频。
{image=3}
同时该犯罪分子还组建QQ群,组织他人实时观看监控画面,买卖隐私视频及家庭摄像头的账号密码。这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隐私,更可能带来敲诈、勒索、损害网络安全等一系列更大的危害。
家庭摄像头怎么用才安全?
家庭摄像头要如何使用才能增加安全性呢?网络安全专家提醒我们:
首先,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摄像头。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大品牌产品,充分了解所选产品和服务的各项功能,切勿购买“三无”产品。
其次,安装时应注意避开隐私区域。
摄像头不要正对卧室、浴室等,并经常检查摄像头的角度是否发生变化。如发现实际拍摄角度与安装时发生变化,需要警惕账号的安全性。再其次,要及时更改账号密码。
养成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防止密码被破译。
最后,还要定期查杀病毒,并关注所用品牌摄像头安全方面的消息,及时更新使用软件的版本。
偷装针孔摄像头 贩卖邀请码牟取暴利
犯罪分子非法获取他人隐私画面,究竟用来干什么?
警方表示,有的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偷窥欲,而更多的则是以此牟利。这也就是此次四部门严打摄像头偷窥黑产的第二大工作重点:打击隐私视频交易行为。
曾有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有不法分子将针孔摄像头暗藏在酒店客房内,再通过分享App邀请码,使他人获得观看权,当然这是要付费的。
{image=4}
针孔摄像头安装者往往以每个150元到200元的价格,将邀请码销售给下线代理,代理再层层加价进行分销,最终一个邀请码可卖到5、6百元,而每个摄像头可生成100个邀请码,供百人同时在线观看。
严打传授偷窥偷拍技术 筑牢信息安全墙
此次四部门严打摄像头偷窥黑产的第三大工作重点,就是严厉打击传授偷窥偷拍技术,最大程度杜绝摄像头偷窥这一违法行为进一步泛滥。
记者搜索发现,网上充斥着所谓的家庭摄像头破解教程,破解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比如通过扫描器破解摄像头的IP地址、端口、设备的出厂账号等等。
{image=5}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家庭摄像头的信息安全涉及多个方面,既有设备本身的终端安全,也有云平台的安全,以及移动应用与数据传输的安全。任何一台信息设备只要连入了公共信息网络,它就至少要开一个信息端口。这就有可能带来信息安全隐患。
{image=6}
互联网专家 包冉:你要在网上连接了一个设备,要与网络进行信息交互的话,无论上传还是下载信息,你总要打开一扇门或者打开一扇窗,这个就叫端口。扫描到这个端口以后,通过各种黑客技术的手段可以盗用、复用、重用这个端口,也就实现了非法入侵。
蓄意偷窥他人隐私将受何种法律惩处?
众所周知,无论以何种形式偷窥,甚至贩卖他人隐私都是违法行为。法律如何界定偷窥?蓄意偷窥他人隐私又将受到何种法律惩处呢?
法律专家表示,偷窥是一种侵害他人隐私权及个人信息权的行为。蓄意偷窥他人隐私,需承担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内的不同层级的法律责任。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image=7}
而2017年6月1日实施的两高司法解释则明确,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治理假冒伪劣摄像头 限平台一个月整改完
目前网信办等四部门对于摄像头偷窥黑产为期四个月的集中整治已近尾声,最后这个阶段,还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据了解,市场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召开了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要求强化对平台内假冒伪劣摄像头等商品的治理,并要求限期一个月完成全面整改。
下一步,中央网信办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治理,坚决遏制摄像头偷窥等黑产生存空间,切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安全。
责任编辑:邓健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行业发展按下提速键
每经记者李可愚每经编辑陈旭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今年全社会关注较多的强化科技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焦点议题,此次会议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明年科技发展更加具体一段时间以来,举国上下对于“科技”这一关键词高度关注。0002排队一个多月 日本天皇得以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
日经中文网7月7日报道,日本宫内厅7月6日发布消息称,日本天皇已在其住所赤坂御所(东京都港区)接种了新冠疫苗。据报道,日本天皇接种的为两剂次注射的新冠疫苗,但未提及具体品种。此次接种的是第1针疫苗,预计第2针疫苗将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接种。日本天皇是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名誉总裁,目前正在探讨于7月23日举行的奥运开幕式上发表开幕致辞。0002市场监管总局: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来源: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市场监管总局6月29日消息,为了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升酱油和食醋产品质量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公告。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0001八达岭景区回应售票员看视频不理客:犯困睡着了 会批评和扣奖金
来源:时间视频12月23日,网曝北京八达岭长城索道售票窗口,一员工拿手机看视频不理游客。爆料视频显示,游客询问能否换票,但售票员坐着未动,没有任何反应。24日,票务中心管理主任表示,该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当时犯困睡着了,他们将对这名工作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责任编辑:张亚楠0000TikTok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我们别无选择
【TikTok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当地时间8月24日,TikTok正式对美国特朗普政府8月6日颁布的第一道行政令提起诉讼。TikTok认为,美国政府没有给该公司一个公平的机会来为自己辩护,特朗普总统的行政令不适用于TikTok,属于非法行为。“面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提出诉讼。”(央视记者顾乡){image=1}责任编辑:李思阳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