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住宅之殇:美景难抵“鸡肋命”
{image=1}
“前一段工作情况来看,清理这些短视频的违规信息就有6万多条,关闭违规直播间1174个,关闭违规账号3609个,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
5月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正在介绍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工作成绩。被关停的账号,只因“豪奢”的主题:数万元的国际名牌限量手包、一道菜能卖出普通人月工资的烛光盛宴,还有活在400-500米的云上,眸睨整座城市的豪华超高层住宅。
听到那消息,一些房企是慌的:这年头儿,谁不想把住宅起高些?不仅能让自己脸上有光,还能抬高利润空间。
号称“地标之王”的绿地控股(600606.SH)、盖起“重庆第一高楼”的融创中国(01918.HK)、扛着“产城结合”、住宅却越来越高的复地产发集团……没有两栋高楼捅破天,在地产圈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image=2}
可是现在,监管是要引导节俭朴素的价值观,国家发改委还印发了《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严格管控大体量、超高层和重点地段建筑,为行业戴上一顶“限高500”的帽子。
关于摩天大楼的故事,终是有了想象的尽头。
若问房企感受如何,其实不是所有人都觉得那痛。房子从来不是垒得越高,赚钱越多的数字游戏,很多时候恰好相反。毕竟是一条只适合少数房企奔跑的赛道,需要迈过资金、设计、建造、维护等众多环节的严格考验,不是谁都能适应。
而在消费者端,超高层住宅也被很多人预言为“未来城市的贫民窟”。
烈火中烧
让住宅“上云”,这是个提起来,就能让很多人无比兴奋的话题。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地区居民都有住房需求,不过满足起来难度不尽相同。以深圳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常住人口为1756万人,同比增长30.7%,人口快速增长,正在形成巨大且迫切的住房需求。
然而在全市1997.47平方公里土地上,众多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同时流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河流共362条,住宅用地稀缺已经成为常态。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深圳常住人口人均居住面积约28平方米,相比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39平方米的人均住房面积,差距十分明显。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山城”重庆。8.24万平方公里看似幅员辽阔,山地占比高达75.33%,3205.4万常住人口,比深圳还要多不少。
需求增长,资源有限,自然推高两地住宅价格。综合这些年数据,两地房价均出现大幅上涨。
经济要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在有限的空间里“挤”生活是绝对不行的。
{image=3}
“既然面上铺不开,就往楼上叠吧,越高越好”,这种思路开始成为房企变通的方式,同时也很对地方政府的口味。
任期不过数载,任谁不想给一方民众,留下一段“很高”、“很多”、“很漂亮”的故事?就算民众不想听,讲给自己也可以解闷儿,多好。建高楼本是为了节省土地资源,不得已才向空中伸展,后来逐渐变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高度,现在很多城市都做大了,有的地方也需要做高。”早在2012年7月的时候,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就说了这话。
地产人洞穿地方政府的小心思,从来都是小Case。
“通过开发超高住宅,房企可以巩固政商关系,地方可以开发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可谓一举两得。”某房企员工向《一点财经》表示,既然是标志性建筑,地方普遍会出让区域核心地块,房企当然开足马力尽快落地开发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房企要根基,地方要品牌,二者共同浇灌超高住宅,自然似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
按照贝壳研究院的统计口径,超过30层摩天住宅小区数量,排名首位的重庆超过2219个,占全市住宅小区比重达到16.9%,成为典型的“住在云端”的城市;武汉、成都、西安、深圳等地摩天小区数量均已超过1000个,同样不遑多让。
{image=4}
要不是背负举行国家重大活动的任务,北京摩天小区的数量不可能还不到重庆的1/17。即便如此,125座超高层小区的数量同样很高。
这些小区广泛分布城市资源与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区,多数以高端甚至超高端社区形式存在。
以上海为例,摩天住宅呈聚集性分布,67%的超高层住宅小区位于内环线内,集中在徐家汇、临平路、陆家嘴、南京西路等商圈,内环之外则分布在世博滨江、南桥、嘉定新城等核心商圈。这些住宅总价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88万元,套均面积也高出36平方米。
相比之下,北京地区差距小一些,也有115万元总价差与29平方米套均面积差异。所谓的“高贵”,说的正是这些超高住宅了。
少数派游戏
眼下,超高层住宅真的“见顶”了。
按照《通知》要求,100米以上建筑应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确保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寸相适宜,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筑,确需建设,要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报备住房城乡建设部;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这是一则让少数人难受,多数人拍手叫好的决策。
原本636米的设计高度,建设过程中被压至500米,最后亮相时约476米,定位高端商业与住宅的武汉绿地中心不断缩水,地方领导当然不高兴。
可是想想早些年武汉水岸星城小区、重庆沙坪坝奥林娇子小区的大火,以及眼前“似乎”仍在不停晃荡的深圳赛格大厦、迈阿密戴德县已经坍塌的公寓楼,死伤不在少数。
{image=5}
一旦出现类似事故,提心吊胆的是一众职能部门——交通、消防、公安……不胜枚举。如今这些项目都停了,忧心忡忡就没那么多了。
其实同样的情况,在房企圈子里也是一样。毕竟在地产圈子里,“张玉良们”还是少数。
某业内人士向《一点财经》表示,房企主要依靠工程化建设以及大规模集采降低开发成本,最终实现盈利。
“简单来说,就是复制。”该人士表示,有了成熟的项目方案,房企会在全国克隆成功经验;通过集采将成本压力转移至供应链下游,榨取更高的利润空间;逐渐完成项目回款后,在更多的地区再次推动类似项目周转。
生产普普通通、方方正正、简简单单的项目,是主流房企的理想模式,这是不同房企项目的外形逐渐趋同的底层原因,顺便造就了碧桂园YJ140、保利97魁首、恒大73等经典户型。
可是超高层住宅不一样。
它们需要结合土拍时期对价格、见面、容积率等细节的实际要求,当地环境条件、监管审核规定,在前端设计与后端集采环节均需单独立项。多数时候,一个优质项目需要花更多心思,支付更高的成本。
{image=6}
“超高层建筑在开发阶段就面临很多运营问题,如开发定位、开发建设、调试验收等。”万科-A(000002.SZ)总工程师佘勇表示。
以容纳办公、公寓、酒店等服务的商业项目中国尊为例,公开信息显示,为提升抗震烈度,该项目使用钢构件总量超过14万吨,每个结构用钢量比同类超高层建筑高出50%。
为消除消防隐患,大楼的105层设有一个超过600立方米的巨型水箱,还有5个超过60立方米水箱分布于楼内,确保两个小时内水供应。
全楼每10-12楼层设置一个避难所,共计8个避难层,确保两个小时内不会受到烟火影响。
虽然其他超高住宅普遍不会采用同等规格的标准开发运作,但该有的支架、水箱、应急设备,所涉及项目——设计、抗震、防火、安防、运维……一个也不能少。这些成本共同推高项目总价,也就成了必然结果。
“对房企而言,开发超高住宅与拿‘地王’诉求类似。”该人士表示。若非疏通政商关系以及树立品牌形象,为后期开展勾地与旧改等低成本业务作铺垫,更多房企对超高住宅的热情没有那么高。
现在还有房企拼命拿“地王”吗?少了;当然,拼命盖超高层的房企也少了。其中更多原因,还是不敢了。
危险的“高楼”
如今地方“冲高”的热情已经被政策熄灭,不过民众似乎还有些期待。
来自贝壳研究院数据,消费超高层住宅的主力军还是年轻人。他们仍然期待在更高的地方,看到低矮建筑无法呈现的风景。也对,年轻人怎么能少了想象力?更高的地方会有更好的风景,还是要继续努力向上。
{image=7}
虽然未来超过500米的建筑将不再出现,但是CTBUH(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未完成”的超高层建筑有81栋。总有些限高令发布前,已经封顶的超过500米的住宅项目,能住进去总是好的。
可是开发商会愿意如此吗?如果给张玉良、孙宏斌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们还会希望投入更多精力,给武汉绿地中心、重庆江北嘴A-ONE项目吗?大概率是不会的。
据克而瑞资管调查整理,国内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办公楼的建安成本平均约为普通办公楼的3-4倍,建设周期平均约为2-3倍。
{image=8}
或许住宅项目成本没有那么高,可是漫长的时间周期,并不是谁都能承受。
追忆往昔,武汉绿地中心奠基典礼,还是2010年12月8日的事情。十多年了,摩天大厦至今尚未完工,中期一度传出“项目资金链断裂,工程难以为继”的消息——这么压周期的项目,什么时候才能交付呢?
再看重庆江北嘴A-ONE,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重庆第一高楼群名副其实。不过从2017年6月融创拿下该地块,算到今天也有段时间。若非融创这样大体量的开发商,如此浩荡工程能撑多久?
只看财报数据,其实已经很危险:结合两家公司财务数据,过千亿的总现金确实很高;可是算上短期借款与应付账款及票据,日子过得就得拮据着过了。
{image=9}
再看看两家公司踩中“三条红线”的情况——融创踩中一条(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78.69%、净负债96%、现金短债比1.08),绿地一条不落(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84.09%、净负债率139.24%、现金短债比0.79),也算难兄难弟(数据来源:南方产业智库)。
要是当年没有在这两大项目中沉降现金流,相信现在会有更大的斡旋的空间。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现实的压力从不会因为假设的存在,放弃折磨任何一家企业。
更何况,即使没有这两大商业项目的存在,也会有更多超高层住宅项目的出现,不断给他们增加压力。慢慢熬着吧,这可能是唯一一条可走、能走的路。
结语
在地产圈,流行着“摩天大楼诅咒”的说法。
按照当年德意志银行研究主管劳伦斯的观点,“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克莱斯勒大厦落成,纽约股市崩盘;纽约帝国大厦竣工,美国经济大萧条深入骨髓;吉隆坡双塔鼎立,轮到马来西亚陷入泥潭……
或许现在,又到了印证这条规律的时候。想想行业日趋严格的监管政策,再看看房企们本就不算充实的腰包,造就今天这一切,超高住宅算是立下“汗马功劳”,只是这“功劳”还是越少越好。
责任编辑:王翔
第三次药品集采现场见闻:近200家药企如何赶考?
记者手记|第三次药品集采现场见闻:近200家药企如何赶考“先预祝今天中标啊!”“希望大家都中标。”第三次全国药品集采现场集中采购,一场有关药企的高考2018年12月,“4+7”个试点城市启动药品带量采购;2019年9月,集采联盟地区扩围,首轮集采品种由11个试点城市推向全国;2020年1月17日,第二批带量采购的33个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招采……0001海南离"购物天堂"又近:离岛免税政策再升级引发购物热潮
离岛免税政策再升级引发购物热潮海南离“购物天堂”又近了□记者周慧敏海口报道来源:经济参考报免税购物额度从3万提升至10万、商品种类从38种扩大到45种、化妆品单次购买数量从12件涨到30件……自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做出新的调整以来,海南免税购物掀起了一股热潮,到海南“买买买”成为当下全国各地游客的新选择。海南离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打造“购物天堂”的目标又近了一步。0001前瞻布局加大研发 “十四五”数字经济奔“6G”
来源:北京商报{image=1}我国通信技术迭代和数字经济发展正迈入新阶段。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同时,在6G技术研发和应用、数据交易和利用、产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做了相关部署。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数字生活会是什么样呢?6G时代还远吗0002中消协聚焦网购维权:“薅羊毛”人屡被“割韭菜” 李佳琦被点名
每经编辑步静中消协11月20日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槽点密、热度高,是今年“双11”线上线下两个消费场域舆情的最大特点。监测发现,今年“双11”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不合理规则两个方面。0000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会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刚
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会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刚中国融通集团9月11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会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刚。{image=1}0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