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6713

如此外媒,信誉破产是必然的

财经自媒体2021-08-11 19:11:291

【岛叔说】如此外媒,信誉破产是必然的

来源:侠客岛

最近,岛叔看到这样一篇报道——

受访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发言人徐贵相说,有外媒记者到新疆和田地区采访,群众本在举行庄严肃穆的葬礼,他们却要强行采访,还到人家墓地里乱踩,引起人们反感和抵制,群众报了警;还有的外媒记者在报道中“移花接木”,本来看的是监所,报道硬写成“教培中心”,采访的是在押犯,却非说是“教培学员”。

{image=1}

{image=2}

徐贵相说,跟这些记者沟通过,他挺纳闷,采访的时候该看的都看了,和采访对象交流也很顺利,为什么一回去写报道就如此颠倒黑白?

一位外国记者道出了原由:“我有我的老板。”

在徐贵相看来,一些外媒记者到新疆来,根本不是为了探求新疆发展的真相,而是要“碰瓷”,印证内心的偏见,因此才有了种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有损媒体人形象,让人瞧不起”的做法。当然,这些记者回去还是要写,在新疆采访“不自由”,新疆有“强迫劳动”“集中营”……

为啥?因为他们在国外的读者认这一套,政客和舆论环境需要这一套,不仅符合其心目中对中国的认知,更符合长久以来渲染塑造出的“价值”。

如果不这么操作会怎样?首先,像那位记者所言,“老板”们肯定不满意。其次,没看到“替中国出头”的人是什么下场吗?别说记者了,不久前有个德国女孩在网上说出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和观点,被国外一些智库、媒体、网民疯狂“网暴”。不久前岛叔采访奥斯卡获奖导演柯文思,这位英国老头就直言不讳地说,因为自己的作品展示的中国形象和西方媒体惯于渲染的不同,他们就诬称他“拿了中国的钱”“为中国说话”。

所以,事实不重要,真相不重要,立场和导向才是这些外媒的关注重点。

中国有网友总结了外媒的诸多手法。拿报道两会来说,先不说内容,配图铁定是武警列队巡逻或一名武警战士填充画面3/4,再加点灰暗色调、“阴间滤镜”,明说或暗示中国政府要“控制一切”;如果是反恐演练的画面,没关系,报道中就变成了中国警方“暴力执法”、掩盖疫情;内容如果实在没法黑,那就拼接下,比如中国夺得首金,CNN直接给 “中国夺金,且出现更多新冠个案”的标题;中国奥运健儿表现实在太好,那就专挑摄影师抓拍的瞬间“丑照”刊发……反正是见不得你好。

{image=3}

长年累月的这种操作,也让中国民众感到厌烦,其曾经引以为傲、高高在上的“专业”“客观”等形象正日益受到怀疑,信誉逐渐破产。

去年武汉解封后,有外媒去武汉街采,本想通过引导性的提问让大家批评防疫举措,结果百姓不买账,外媒记者自己很尴尬;郑州强降雨灾害,德国之声记者在街头试图进行歪曲报道,被当地市民抓了个现行,有市民说“这是诬陷、污蔑、造谣、攻击”,还有人说,这和BBC的行为一样,是在“制造假新闻(Fake News)”。

{image=4}

{image=5}

为什么会这样?从根子上说,恐怕还是要归因于外媒长期抱持的偏见和认识框架。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政治体制、一条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崛起的道路、一个曾经被西方蹂躏凌辱的国家,怎么就在短短几十年间崛起了?他们看不懂,不服气,因为以往的理论框架经常是失效的。于是,就只能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语去解释,比如“新权威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裙带资本主义”等等。

拿抗疫来说,中国控制不住?那就是中央集权的失败。中国控制住了?肯定是政府侵犯人民隐私、加强了控制。中国搞方舱医院?那是新集中营!其他国家控制不住?那……那是因为“我们的民主政体重视人民自由,同时经济也很重要!”

近几十年中国人民的底气和自信不断增强,是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获得感提升联系在一起的,疫情以来的中外对比更是一堂公开课。这种时候,外媒再用带有极度偏见和恶意的视角去报道中国、不肯抛下“史前时代”的对华认知、不愿更新“中国故事”,必然是坐等打脸。

当郑州市民以克制语气告诫外媒记者“你报道可以,但要真实,不要攻击我们”时,究竟谁留在了愚昧自大的过去,谁在以开放包容之态走向世界,一目了然。

这病怎么治?除了清清脑子、跟上时代、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没什么别的好法子。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所说:“西方必须学会接受中国的成功,抹黑中国无法永远持续;西方媒体也必将在某个时刻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可能永远活在过去。”

文/山秋、点苍

责任编辑:王翔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