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6739

金地集团:三道红线之下的攻守之道

经济观察报2021-08-11 19:27:010

对于房地产而言,在历经了二十余年的高速度、螺旋式上升之后,三道红线、两集中等一系列新政,成为旧时代的“终结者”,而每一家企业在二十年中积淀下来的内在逻辑、价值体系,成为新时代的“入场券”。

{image=1}

金地威新中心(全球招商中)

在上半年企业规模的头部榜单中,一个熟悉的队形出现了——“招保金万”,重新聚集于十强阵营。

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地产科学家的“金地集团”,一直被视为低调、平稳,对杠杆极为谨慎的蓝筹企业。

然而,自2018年的宏观调控以来,金地在三道红线全部达标的情况下,逆势增加有息负债规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进取。在2021年1~7的百强企业销售额中金地集团以1848亿元重返十强队列,较2020年1-7月1154亿元销售额,同比增幅为60%,在十强中增长率名列前茅。

据财务报告显示,金地集团过去三年的投资额占销售额比重分别为62%、57%和56%,投资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投资销售占比反而下降,证明投资效益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金地虽然加大了规模扩张,然而在销售端仍然稳健增长,在“三角平衡”理论中,管理效率的提升与均衡,象矛与盾一样,处理得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意味着,在激进的杠杆年代,金地要耐得住寂寞,对高杠杆保持冷静;在三道红线的严控下,在杠杆与流动性退潮时,金地又要抓住契机,保持超越行业平均线的增长态势。

行业巨变与十年前的“一体两翼”

在2018年前后,房地产企业冲击“千亿”达到高峰,而在此前,强劲的流动性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房地产新秀。

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靠融资手段拿地,用以借新还旧的方式滚动发展,弯道超车、千里黑马,房地产市场轰轰烈烈,水大鱼大,只要流动性不作限制,那么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就会一直存在。

三道红线、两集中给出了严格的限制性条件,限制性条件越多,表明未来的“确定性”越明确。

在流动性强盛的时代,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可能性时常存在,黑马频出;但是在“确定性”时代,要在限制性的环境下,凭真本事演练,对于南郭先生来说就不太适合了,这个时候工匠、专业人士的机会才真正到来。

正象在今年的投资者关系会议上,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称,“调控政策是给金地带来新的机会。”凌克回顾了这数年来的变化:“过去几年,发展最快都是负债率最高的,今后整体发展最平衡、管理最精细的企业,会发展得更好——这就是金地的追求。”

来自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报告称,在销售方面,金地集团前7月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三分之二。在拿地方面,公司1-7月累计拿地成本573亿元,同比增长21%;拿地面积7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对应楼面均价730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6%。公司1-7月新增土储59%位于一二线城市,长三角、大湾区城市群占比合计约四成(均为金额口径)。中金报告并称,金地依然坚持了“攻守兼备”的均好型投资逻辑。

均好、平衡,一方面体现在平稳的销售态势,按部就班执行即定目标,同时也表现在“竞争力溢价”已在逐步体现——1至7月楼面均价730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6%,这意味在“三道红线”拦路虎的阻拦之下,土地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已成为过去。

然而,成为“良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各地方政府而言,房企的产业运营、商业运营等综合配套,已成为必备能力,否则无法在土地价格上获得理想的定价。这意味着企业依靠产业、商业运营的扎实功夫,才能在这一轮的土地竞争中立于均衡稳定之势。

正象有一句谚语,机会从来赋予已经准备好的人。

早在2010年,也就是十一年前,凌克已经在搭建金地的“一体两翼”,“以住宅业务为核心,以商业地产和金融业务为两翼,协同发展,成为复合型的地产开发商”。

当时,凌克谈到这样的规划时称,从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来看,这些将是市场发展的必经环节。基于对这一趋势的判断,金地已提出的“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金地希望在贯彻“一体两翼”战略中,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做出深度尝试。

十余年后,这一趋势从可能演变为现实,地方政府无论是集中供地,还是非集中供地对于产业、商业均有清晰的边界条件。对于TOP10,或者TOP20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题目,商业管理、产业园运营孵化等,已是未来新城镇化进程中的必备环节。

截至2021年2月,产业运营团队金地威新已进入全国16座城市,开发产业类项目共32个,管理面积近400万平方米。2021年1-3月,公司7个在运营的产业园出租率达83%,较2020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这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政府而言,都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产业园运营成绩。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赛道上,产业、商业、住宅等经过十余年的整体布局,彼此融合已形成较强的矩阵格局。那么这个矩阵背后的管理之道何在?在金地集团内部,有一把标尺。

以ROE为标尺进行精益管理的金地集团

管理无形也有形,而ROE的表现水准是衡量企业运行状况一项综合指标。

ROE的构成有三方面,一是盈利能力,二是运营能力,三是偿债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又要跑的快,又要跑的稳,又要能挣钱,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杂的均衡体系。

对于以“科学筑家”为已任的金地来说,ROE的标尺成了最为看重的管理指标。

在2020年,国内房地产公司前20名平均值为12.12%,前100平均值是12.75%,金地的ROE是18.55%,表现出色。

凌克表示,对于ROE,金地做了比较充分的功课,也是金地一直强调的一点,在动态中掌握平衡,当企业接近平衡临界点时把握部分“不平衡”状态,这其实就是ROE所包涵的宗旨。

在土地、资金资源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形下,在2021年的发展规划中,凌克指出金地的两个原则,第一是以销定产,第二是强调总资产周转率。

在“以销定产”的新格局之下,在过去数年一套标准通行各方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这是一个矛盾。没有标准化,就没有速度,没有效率。但只有标准化,没有对于在地化、本地化的需求的深入了解,与竞品近距离竞争时,就会卖不动。

中国地产从每年5万亿到10万亿的增长过程中,标准化、高周转,按照80%的大多数原则去制定标准户型,一家人需要两个房间或者需要三个房间,两个或三个卫生间,都可以是标准户型,只要快速推出,是可以被市场消化的。然而,现在却是做80%以外的20%的蛋糕了。

这也是在新一阶段,凌克的“动态平衡”哲学正在面对的问题,既要保持稳健的特色,又要因应大势,随势而变。

“以销定产”与“颗粒度”基因

一个从地产的上游、中游、下游,以客户需求为基准,以品质与速度为均衡的工业化造屋体系,正在金地的版图中,一步一步落下棋子。

在“水大鱼大”的杠杆时代,部分项目的资金沉积或周转不高,问题并不大,因为暂时的资源与销售的错配,会为高涨的市场所消化。但是,到了2020年,以及2021年的三道红线之后,资金的安排及周转成为关键因素,对管理“颗粒度”的要求,越来越精细。

据金地集团副总裁王南介绍,从2018年到现在,集团梳理了全国范围3000多个项目的数据,拿地时间、开盘时间,以及项目差异比如地下室层数、楼层高、冬歇期全部消除掉。平均值正态分布以后,按照这个基数排序,所有项目运营状况就反映出来了,在这个平台上,什么的项目条件,集团资源可以介入,有着明确的标识,这就是“科学家”金地的以销定产,集团资源与一线项目的匹配度高度透明,“资源错配”的模糊地带被精准的运营机制替代。

在建造环节,工厂式建屋是大势所趋,金地的目标是怎样的?

在金地的运营中台上,参与方包括中小房企、装配式建筑构件厂商、材料厂商、设计机构、土建总包、精装总包、一次性建设企事业单位等等,他们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服务需求,由平台提供BIM技术、PAAS系统、仓配装服务、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数字化手段正在孪生至产业链生态的每一个环节上。

金地集团称,希望通过5年的努力和探索,为行业提升25%的设计、施工效率,降低10%-20%的成本,降低80%质量缺陷,降到0安全事故率,同时符合双碳节能减排的的目标。

营销层面来看,金地集团透过打造“流量、转化与数据驱动”一体化的流量运营体系与打法,积极提升自销能力。其2019年分销费率比0.88%,2020年分销费率比0.57%,下降35%。分销带客认购套数占比由2019年的32%下降至27%。

在销售速度提升的同时,在金地平衡记分卡里,客户满意度随之提升,如果规模利润指标考核占比6%,那么客户满意度会达到10%。

与此衔接的,是相应的后期物业管理环节,客户服务质量连续9年蝉联在全国排名前列,根据第三方权威机构盖洛普调研结果,金地物业客户满意度达97%,连续9年名列前茅。

正是在规模与周转效率并行提升的过程中,金地集团稳健而有序地对冲了行业发生的根本转折,独具特色的护城河正在不断拓宽,蓝筹企业的长期主义理念在脚踏实地的践行中更为笃定,而这也是百年老店所必备的精神特质。

责任编辑:冯体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