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不排除回归A股上市 9月交付量能过万
来源:雷递
{image=1}
雷递网 雷建平 8月13日报道
理想汽车昨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18港元,募资净额116亿港元。理想汽车成继小鹏汽车之后,又一家在香港实现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企业。
理想汽车开盘价与发行价持平,但很快小幅破发。截至收盘时,理想汽车股价为117.2港元,收盘市值2404.76亿港元。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表示,自2020年7月30日在美股上市后,就已经启动了港股上市的计划。未来理想汽车不排除回归A股的可能。
理想汽车7月交付8,589辆理想ONE,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八千辆,同比2020年7月增长251.3%,环比2021年6月增长11.4%。理想汽车单个季度的交付量超过了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
沈亚楠说,按照预期,理想汽车将在2021年9月实现交付过万,当然,最后的交付会受到疫情一定的影响,同时芯片的供应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以下是采访的核心内容:
{image=2}
提问:理想汽车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赴港上市,背后有哪些考量?
沈亚楠:理想汽车自2020年7月30日在美股上市后,就已经启动了港股上市的计划。之所以选择在香港上市,主要还是三个原因。
第一,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投资人多元化、市场深度非常好;第二,我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吸引亚太地区投资人,特别是本土的,也就是中国投资人来投资我们公司;第三,港股和美股同时上市,能抵御一些不确定性。
不是特别关注于短期的股价
提问:这次发行的最终定价比较低,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沈亚楠:在公司内部我们并不是特别关注于短期的股价,我们更多的考虑的是能不能有效地开辟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储备足够的弹药,让我们能有效地进入下一阶段的竞争。
智能电动车这个赛场实际上刚刚开始,在初期的时候,大家都各展其长去做。对理想汽车而言,我们的优势是三个基础的方面和两个核心竞争力。三个基础的方面,第一我们选择的是在整个乘用车市场来竞争,不是仅仅看比如今年250万台的新能源汽车,还有1800万的用户选择了燃油车。
我们要问,我们能不能做出来更好的智能电动车,让这1800万用户更多的转化为新能源汽车的用户,这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第二,我们关注于为家庭造车,关注于价位段是20—50万元的豪华智能电动车。第三,我们会花很多很多的精力,在智能自动驾驶以及自动驾驶相匹配的智能座舱,把整个车作为智能空间来设计。
两个核心竞争力:第一,我们的产品能力。从理想ONE的热销可以看到,一款车一个配置就吸引了大批的用户,证明我们定义产品的能力是比较突出的。第二,我们的组织能力,内部不断的迭代、体系的建设、组织的文化、组织的效能。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不排除回归A股的可能
提问:这次募资之后,会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沈亚楠:这次募资主要围绕为理想汽车的下一代产品研发储备资金。
我们的研发将会聚焦三个方面:第一是电驱动技术,包括正在研发的下一代的增程技术,以及400kW高速充电技术;第二是自动驾驶技术,理想汽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自动驾驶,2021款理想ONE已经实现全栈自研的L2+ ADAS功能,并且即将实现NOA功能;第三是智能座舱,我们希望带给客户更加创新的座舱智能方案。
提问:理想汽车这次采用的是双重上市方式,之后有没有打算回归A股的计划?
沈亚楠:理想汽车美股、港股、A股都是我们整盘扩展资金渠道的规划,所以我们不排除回归A股的可能。
9月交付量能过万
提问:理想汽车2021年7月实现了交付量首次突破8000辆,原因是什么?预计什么时候可以破万?
沈亚楠:理想汽车7月份销量突破8000辆,主要原因是新款理想ONE的产品力受到了用户非常好的认可,实际上我们的订单已经破万。
按照预期,我们将在9月实现交付过万。这是我们的目标,目前也非常有信心。
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包括江苏、武汉的疫情重新爆发,实际上对我们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我们也不能过度乐观。我们的订单是非常强的,但最后的交付的确会受到疫情一定的影响,同时芯片的供应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提问:芯片供应持续影响着汽车行业,理想汽车做了哪些预案维持芯片的稳定供应,是否提高了国产芯片在整车上的比例?
沈亚楠:事实上理想汽车在过去的几个月一直受到芯片供应的困扰。在6月我们的订单已经破万,但我们的交付量目前还没突破1万台,也是受到了芯片的影响。
在解决芯片问题上,我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去认证一些替代方案,这是我们的优势。此外,我们要更积极地获取更多行业资源。
提问:对于海外市场,理想汽车目前有什么规划吗?
沈亚楠:理想汽车已经组建了一个团队,目前正在非常专注地去思考和研究我们如何进入海外市场。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希望能够谋定而后动,不是简单的为了出海而出海。我们会思考如何赢得海外市场的认可?我们要建立哪些竞争优势?这个事情还请大家再耐心等待。
明确产品定位:价格区间调整为20-50万
提问:理想汽车今年2月份内部提到产品规划定价是15-50万元,这次港股的招股书上调整为20-50万元,调整的原因是出于哪方面考虑?
沈亚楠:理想汽车现在进一步明确了产品的定位,就是为家庭来造车,服务更多的家庭用户。价格区间调整为20-50万元,主要是看到这个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2016年当我们策划理想ONE的时候,这个区间的市场销量大概是每年300万台,到了今年应该会超过500万台,到2025年预计这个市场每年会超过800万台。在乘用车整体市场几乎不增长或者说平缓增长背景之下,这个市场增长是比较快的,所以我们更愿意专注于这样一个价格区间。
另外,这个价格区间也跟我们豪华智能电动车比较高端的定位相符合,所以我们会把价格定为20-50万元。
提问:理想汽车是不是考虑在北京建厂,招股书里有提到理想汽车和一家本地顺义厂签订了框架协议,这个工厂是不是要生产纯电动车?
沈亚楠:关于北京建厂,理想汽车会有在北京增加产能的计划,同时确实是为了生产纯电车做准备的。
选择地平线是可实现全栈自研
提问:理想汽车现在正在加大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接下来的现金流储备和研发支出二者的平衡上是不是会策略性地减少现金流的储备?
沈亚楠:理想汽车目前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已经是400人了,到今年年底会扩展到600人,我们在不断招募行业非常优秀的人才。
从我们目前的现金储备来讲,还是能支撑在自动驾驶方面的高速投入的,储备是没有问题的。
提问:理想汽车为什么选择地平线的芯片?
沈亚楠:关于地平线的选择,首先理想汽车和地平线合作是非常顺利的。我们用了比较短的时间,就从Mobileye转向了地平线的方案。
过去Mobileye的方案也不错,但因为Mobileye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就是说是一个黑盒子。我们研发能够参与的部分是相对比较少的,在自动驾驶上的一部分核心能力是没法积累的,所以我们选择了更加开放的平台,像地平线。
我们跟地平线的合作实现了全栈自研,非常有利于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我们在芯片的选择上,并没有说非要选中国的企业。大家也应该知道,2022年推出的产品将会是全球首批使用英伟达Orin平台的车型。
总体而言,我们基本上还是会抓住自动驾驶核心软件的部分、硬件整体架构的部分、传感器管理的部分,把这些核心的技术抓在我们自己手里,实现全栈自研。
至于说选择哪些芯片公司跟我们合作,实际上要看技术,首先技术的时间要跟我们车的上市时间能够匹配得上,再接下来要看技术支持的能力以及成本的竞争力。
提问:理想汽车下一款L4自动驾驶的车型会不会上激光雷达,激光雷达会和哪个供应商的厂家进行合作?
沈亚楠:下一代车型将标配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我们目前是跟禾塞和大疆两家企业在合作。
今年整体毛利会达到19%-20%
{image=3}
提问:理想ONE今年销量非常好,再过一、两个月,理想ONE整个销量可能就会超过10万辆,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款车的平台已经开始进入盈利区间了?
沈亚楠:目前我们只有一款车,可以很清楚看到这款车型的盈利性。
根据之前的预估,今年整体毛利会达到19-20%。关于净利润,由于我们把更多的钱投入到了研发,所以从净利的角度,我们会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处于没有盈利的状态。
提问:理想汽车如何看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如何平衡研发投入和赚取利润的关系?
沈亚楠:理想汽车一直是关注于长期利益,因为智能电动车是一个长期的赛道,所以必须以长期的打算来看这件事。
我们内部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从经营的角度讲,主要看的是毛利的水平,因为有足够的毛利水平,就说明你的经营是非常健康的,而且是能够自己造血来支撑不断变大的研发投入的。这是第一个关注点。
第二个关注点,从经营安全的角度讲,我们也非常关注经营性现金流本身的变化,无论是通过融资,还是本身经营效率的提升,使我们经营性现金流是正向的流入。
目前来看,我们的经营性现金流从去年的第二季度开始就是正的了。
———————————————
雷递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责任编辑:张海营
雷军能干,我也能!又一互联网巨头官宣造车
{video=1}传闻数日后,360集团造车终于靴子落地。5月11日,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首次回应了造车传闻,表示360不会独立造车,但将会与哪吒汽车合作参与造车。至此,国内造车新势力再添新军,此前,华为、百度、小米、海信、OPPO、创维等国内一众科技企业纷纷跨入造车阵营,尽管其中部分企业仍未官宣。周鸿祎:造车需要“泡沫”0000NATIONAL ELEC H回购93.2万股 涉资96万元
NATIONALELECH(00213-HK)公布,于2021年01月28日回购93.2万股,每股回购价1.03港元,涉资96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1411.6万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426%。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中国恒大:恒大地产1257亿元战略投资者已签订补充协议转为普通股
11月22日消息,中国恒大公告,恒大地产1300亿元战略投资者中,1257亿元战略投资者已签订补充协议转为普通股,其中863亿元战略投资者此前已签订协议继续持有;394亿元战略投资者已签订补充协议。一系列协议签署后,战略投资者合计持有的恒大地产权益为40%,凯隆置业持有的恒大地产权益为60%。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春华资本、农银国际,或共同组建一家SPAC在香港上市
来源:瑞恩资本{image=1}香港的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机制,于今年1月1日开始生效。到目前为止,香港尚未有SPAC公司递交上市申请,而新加坡已有2家SPAC公司于1月6日递表。外电引述消息指,春华资本、农银国际的投资子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共同组建一家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谋求在香港上市。报道指,拟组建SPAC的募资规模可能2亿美元,并可能与一家消费行业的公司合并。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