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861

连续4天新增确诊低于30例,病毒学家:扬州疫情走向尾声 但要更小心

新浪财经综合2021-08-16 19:44:310

原标题:连续4天新增确诊低于30例,病毒学家:扬州疫情走向尾声,但要更小心

来源:时代周报

8月15日,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均为扬州报告——自8月12日起,扬州已连续4日单日新增确诊在30例以下。

同一天,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劲松称,目前扬州确诊病例的发现渠道主要集中在管控人群。扬州主城区第六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出确诊患者2人,第七轮筛查出4人。

形势虽然向好,防疫仍需警惕。

8月15日,据江苏省卫健委通报,8月11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发热门诊3名医生被诊断为新冠确诊病例。通报指出,感染的3名医生均完成2剂次新冠疫苗接种,无境外和其他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

江苏省卫健委判断,这是一起由于涉事医院“院感制度执行不严格、感控专职人员配备不足、发热门诊布局不合理、相关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不到位等导致的医务人员感染”。

香港大学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的金冬雁教授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现在总体判断扬州的疫情走向尾声,但越到尾声越要小心。

8月16日,扬州一核酸检查点医生正在扫描居民的个人信息

防止超级传播再次发生

时代周报:扬州疫情的总体情况如何?疫情什么时候能见底?

金冬雁:现在总体判断扬州的疫情走向尾声,因为目前找出来的病例多是在已经隔离的密切接触者中,而不是在外面,这说明前面的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发挥作用了。只要这个地方守得住,疫情结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越到尾声越要小心,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要防止超级传播再次发生。

超级传播是小概率事件,常在你不经意的时发生。比如南京禄口机场、扬州棋牌室、扬州核酸检测的志愿者、张家界的“魅力湘西”,都属于超级传播事件。所以还是要防着有人偷偷去参加聚集性活动,比如参加婚礼等。

如果再次出现超级传播,那扬州的疫情一时半会还停不下来。

扬州核酸检测点,居民正保持安全距离排队

时代周报:如果再次发生超级传播,如何才能迅速筛查?

金冬雁:超级传播是指一个确诊病例传了多个人甚至10人以上的情况,比如说1个人传了50人。且这50个人很难在一天内都确诊,有些是三天四天能确诊,有些得十天八天才能确诊。如果靠大规模核酸筛查,得用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把确诊的人都找出来。

比如“南京毛老太”造成的扬州棋牌室超级传播事件,离现在已经很远了,即使做七次、八次核酸检测,把大部分人找出来,也没太多用的,因为这些人就算确诊了,他的传染性已经很低了,有些人甚至已经有抗体了。

所以不能光靠全员检测。当你找到了确诊的人,就要把他的密切接触者,次级密切接触者,以及其他风险管控人士都找到,继续在这些人里筛查。但有些人害怕,有些人讳疾忌医,就要鼓励有症状的人主动就医,依靠发热门诊把这些人找出来。

而且全员检测的服从率不一定那么高,想要百分百地检测,但总会有人漏检。所以,更好的办法是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多管齐下,多一些招数去找到密切接触者。

扬州一名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核酸检测

如果我们有比较好的抗原检测试剂,就可以让老百姓自己快筛,就不必花那么多钱一次又一次做全民核酸了。

快筛就像验孕那样,验完以后,如果有事,再去进行核酸检测。就算快筛不如核酸检测灵敏,但如果发生了超级传播,那被传染的这十个人或五十个人中,总有人是可以被快筛找出来的。找出来一个,就相当于把一串儿都找出来了,因为传播是发生在同一个场所,进而就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找出来。

时代周报:截至8月15日24时,扬州已完成8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共检测至少1239万份核酸样本。大规模核酸检测是否必要?

金冬雁:大规模核酸检测就是大海捞针,同时需要很多钱。

全员核酸检测唯一的好处就是知道当前的传播程度如何,但是传播程度也可以用其他方法知道。全员核酸检测的必要性体现在对其他防控措施的补充,而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核酸检测。像上海,从去年武汉疫情以来,就没做过大规模核酸检测,也没出现疫情防控不力的情况。

8月16日,江苏扬州曲江街道检测点,一名老人坐着轮椅进行核酸检测

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常态防控,这三个都是说得容易做得难,真正做到很不容易。如果一个地方科研水平、技术水平比较高,就可以做得比较好。

像前段时间的广州疫情,是不得已才做了一两次核酸检测。而不是像扬州那样,做完一次又一次,按两天做一次计算,起码得做十四次,也就是两个潜伏期的时间,才能做完。

有人说,扬州这次的感染者里,有不少都是老年人,他们没有智能手机,定位到他们很难,只能靠大规模核酸检测。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老年人虽然不用智能手机,但总是有线索可以追踪的,而且老人的活动轨迹通常都是固定的。

做一次全民核酸检测,就会对当前病例分布在哪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就可以去这些地方重点防、重点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传播,这些传播都是有链条的,抓住链条去防控,肯定比每次都漫天撒网要有效得多。

建立灵敏的“雷达系统”

时代周报:自7月28日扬州首例患者确诊,至8月11日24时,扬州曾出现连续10天单日新增本土病例在30例以上的情况。问题出在哪里?

金冬雁:我们太着急了,总想一下搞到零,其实疫情的传播和防控是有规律的。

很多现在确诊的病例,是很早之前就感染了的,从感染到确诊,这段时间是长短不一的。因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染,不是有猫、狗或者老鼠在传染,那人和人之间就有联系,顺藤摸瓜地去找,在出现病例的地方重点找,只要把主线条找出来,就没事了。

现在要沉住气,既然不需要付的代价都已经付了,那就等到整个感染周期都过去后再解封。现在能够做的事情,一个是等疫情结束,第二个是社区层面的“雷达”可以再调得灵敏些,比如说发热门诊等对患者的筛查,同时把密切接触者的防控做好,就可以了。

扬州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

如果认真地看,会发现靠全民核酸检测找出来的人,其实都在一个“串”里的。如果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做细,肯定是能够把其中大部分人都找出来的。

地方防控疫情吃力时,孙春兰副总理就到扬州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了,除了督促和激励,她还整合和调动资源,集中力量、集中目标地进行疫情防控。同时,她还带来了接地气的、能够对症下药的专家,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很多人是有这个能力的,而扬州的疾控中心可能就没这个能力,专家的数量也比较少。

时代周报:一座城市如何尽快地发现疫情?

金冬雁:这次的疫情,比如说南京的禄口机场、郑州的六院、扬州的棋牌室、湖北的张家界,都出现了超级传播,而且发现得都很晚,致使我们要做一些亡羊补牢的事。

所以,要想发现得早,就得把雷达系统做灵敏。雷达系统包括发热门诊监控,以及对城市里高危人群的例行核酸检测。

具体而言,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出现症状,就会到发热门诊去就医。如果早点发现他们,就很好控制。但如果发现得晚,就说明疫情已经“闷烧”很多天了,那代价就大了。

像扬州第一例确诊患者“南京毛老太”,就是到发热门诊就医时被发现的,可这也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如果通过大数据,或者手机的运营商,在南京毛老太刚到扬州的时候,就把她拦下来,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了。

所以,一些中风险地区的人还是要把疫情防控当回事,不能胡来。不当回事的毛老太就被刑拘了,这也是给大家的一个警告。

另外,还要对高危人群比如说餐饮行业、机场的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等,进行例行常规性的检查。这样的例行检查机制做好后,病毒一传到这些人的时候就会被发现了。南京的禄口机场工作人员,就是因为检测不够频密,所以发现得很晚。

雷达做好了,就会在早期时发现疫情,在只是一传三、一传五的时候就把人找出来。

当务之急是补打第三针

时代周报: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扬州仅有4家三甲医院,不及南京三甲医院的零头。截至8月14日24时,扬州共计有重型和危重型病例42例,其中20例在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22例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治疗。医疗资源薄弱会给扬州防控疫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金冬雁:医疗资源薄弱肯定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影响。甚至有人担心如果疫情防控得不好,还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其实现在的扬州,包括这两年国内其他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都没到那个程度。

如果真发生了医疗挤兑,就需要更高层级的领导来做合理的资源配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其实大部分确诊患者是轻症,也就没必要到大医院去占床位,只有极少数人才需要吸氧。也就是说,轻症的患者到轻症医院,只有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才占用负压病房。

志愿者在给小区居民量体温

但我们现在还谈不到这个问题。目前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在医疗资源比较缺乏的中小城市,如何能够把雷达系统建得更灵敏。

扬州这次出现了较多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与老年人接种疫苗比率低有很大的关系。科兴、国药疫苗的安全性是很好的,很多国家都把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作为第一顺位优先接种疫苗。

与其让老人家进ICU走一趟,肯定还是打疫苗要好一些。而且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是符合接种条件的。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变这个观念,动员老年人打疫苗。

时代周报:扬州的疫情防控,能够为之后的疫情防控提供什么参考?

金冬雁:这次的扬州疫情,我们还是可以以“清零”为目标。因为如果不以“清零”为目标,以全国平均的疫情防控能力来看,未必能够做到很理想的状态。

但是,我们不能以“清零”为绝对的目标,因为“外防输入”很难做到滴水不漏。所以不能以“绝对清零”为目标来惩治官员,如果这样做,有些地方官员会很害怕,可能会导致地方过度防疫;另一个会导致瞒报。因为如果上报,官位就会没了,官员会觉得不如就撑过去吧。这样其实更危险。

我们以消灭新型冠状病毒为最终的目标,在消灭之前,病毒还是会存在于这个世界,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美国、英国之所以敢放开,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死亡率很低。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补打第三针。同时,批准保护力强的疫苗进来。等我们社区的免疫屏障筑牢了,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大幅度放宽社交距离。

责任编辑:何中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