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牛冠全球:8年前似曾相识 历史又要重演?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创业板牛冠全球,8年前似曾相识!历史又要重演?
来源:e公司官微
原创 证券时报 毛军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近期在全球资本市场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其他行业还在受疫情影响,陷于困境的时候,科技公司股价却连连刷新纪录。
周一隔夜美股科技股龙头巨头苹果、微软、Netflix、英伟达等纷纷创历史新高,带动纳斯达克指数重上万点大关,并创收盘历史新高。
创业板或已步入牛市
周二,港股科技龙头腾讯控股放量高开高走大涨4.89%,创历史新高(复权),离500港元仅差0.28%,市值高达4.75万亿港元。
{image=1}
另一科技股巨头中芯国际更是飙升9.3%,以历史最高点26.45港元报收,市值也首次突破1400亿港元,达1472亿港元。
{image=2}
A股创业板指周二也大涨1.67%,创近4年半以来新高,立讯精密、隆基股份、用友网络等大批科技股创历史新高。或许灯下黑的原故,投资者总是羡慕美国科技股大涨,实际上A股科技股一点都不比美国科技股差,甚至比美股涨得更快,跑得更远。
以美国科技公司聚焦的纳斯达克市场和中国创业板对照,2019年全年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5.23%,这已经是该指数近6年来涨幅最大的年份,而中国创业板指2019年全年上涨高达43.79%。今年,纳斯达克先暴跌,后暴涨收复失地,是投资者最神往的行情,但除去暴跌暴涨因素,纳斯达克年内只上涨了12.08%,而中国创业板指接续去年的大涨再度飙升32.47%。
{image=3}
{image=4}
如果以国际市场公认的涨30%,代表市场进入牛市的话,中国创业板在去年就开启了牛市征途,而投资者却后知后觉,这一幕与8年前何其相似。2012年底,创业板指见底585.44点,随后连涨2年,指数达1600点以上的时候,市场才猛然发现牛市来了,这才有了2014年底至2015年中的全面大牛市。
目前创业板自2018年底1184.91点开始,至周二收盘2382.33点,也上涨了1倍多,持续时间超过1年半。虽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极其相似的循环。在国家新基建等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下,以及市场的庞大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会有大批科技公司成长为世界级的巨头,科技股引领的牛市还将继续深化。
科技股成资金布局重点
中国制造业投资自2012年起持续回落,2016年至今仍处于底部区域。但以高技术为代表的制造业仍然保持10%以上的投资增速,这意味着中国投资结构上有明显的新旧动能转换趋势。从专利角度来看,中国专利数量逐步接近日本,成为全球创新产出的第二大国,大约是美国的80%。从技术产业化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在技术创新上开启新一轮增长的基本条件。
而中国科技领先的代表之一,5G的研发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与过去3G、4G时代的建设不同,5G时期我国掌握了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部分如厂商与华为等已可以进行标准的制定,从而使得在未来5G推进的过程中有望与国外同步甚至领先于国外。美国频频对华为出手,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我们的技术已有相当的优势,这也使得5G概念股自2018年以来,一直经久不衰,始终是市场的焦点所在。立讯精密、中兴通讯、鹏鼎控股等也成长为市值超千亿级的头部公司。
华为被列入实体名单以后,国内品牌对于供应链安全已经无法忽视,将给国产芯片提供更多的机会。中国目前1年芯片进口额超3000亿美元,是进口额最大的商品,超过石油进口额的30%。这令国产替代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芯国际、韦尔股份、中微公司、兆易创新等也纷纷强势崛起。
此外,近年来我国在云计算、北斗导航、半导体和新能源设备制造等领域均有不错的表现,涌现出宁德时代、用友网络、比亚迪、科大讯飞等大批优秀科技上市公司。而疫情的出现,也使得中国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成为外资抢购的目标。
截至周二收盘,北上资金持有的百亿市值重仓股有26只,其中科技股有立讯精密、海康威视、宁德时代等8只,是占比最大的类别,而这8只个股中医药生物股又占了5只,分别为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泰格医药。
同样,融资客也大幅布局科技股,申万电子行业融资余额高达1017亿元,是唯一融资余额超千亿元的行业;医药生物行业融资余额达917亿元,为第3多的行业;计算机行业融资余额773亿元,排名第4位。
国盛证券认为,从最近的盘面看,A股整体上在均衡结构上抱团,虽然短期疫情影响板块有一定的波动及修复,但围绕医药、科技这样的趋势性方向依然明确。从长远点角度看,关注三季度的需求提升的相关产业机会,“十四五”产业政策催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的强势拉动。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