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煤炭股!丘栋荣背靠"周期"规模翻倍,明星基金经理三季度成绩单来袭
财联社10月21日讯,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大幕又已拉开,而照例,中庚基金丘栋荣又成为最快“交作业”的主动权益类“金牛”基金经理。
回顾今年至今为止整体业绩表现,相较其它传统“价值派”明星基金经理来说,丘栋荣表现算得上不错。截止10月20日最新单位净值,中庚小盘价值取得63.50%的年内收益,凭借今年5月至9月中旬的净值上行,在所有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十。
{image=1}
仅提取三季度3个月内的业绩表现来看,四只产品收益区间集中在23.22%-28.57%之间,差异不大。而从具体持仓来看,三季度积极拥抱周期板块,“从善如流”重仓煤炭股或许是丘栋荣三季度表现不错的主要原因,而进入四季度以来,基金净值随煤炭股下跌的出现集体回调似乎也证明了他暂时还没有调仓。
{image=2}
陕西煤业在全部四只产品三季度末前两大重仓股之列;兰花科创在三只产品中位列前三,例外的中庚价值品质“含煤量”一点都不低,作为唯一可投港股的产品,头号重仓股是上半年就很强,三季度表现更强的兖州煤业股份(港股),十大重仓股中还有中煤能源、中国宏桥,仿佛就是二季度曾一度领跑的广发价值领先二季度持仓再现。
此外,三季度仓位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拥抱周期”。二季报显示,截止6月底中庚小盘价值的第一大重仓股富满微,三个月后已不在前十大重仓股之列。
截止去年底,中庚小盘价值还没有富满微持仓,而截止二季度末,中庚小盘价值持仓251.23万股,成为第七大流通股东。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另三只产品上,富满微进入了他所有四只产品的前四大重仓股。
二季度,半导体芯片概念板块走强,富满微单季度大涨382.77%,随着三季度股价冲高回落,三季报中已不见相关持仓,至少已退出十大重仓股之列,可以将之看做是丘栋荣一次相对成功的“快进快出”。
{image=3}
丘栋荣一直遵循的都是价值投资理念,这从他在管的四只产品名字中都带有“价值”二字可见一斑。而在三季报中他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通过精选基本面低风险、盈利增长持续性强、估值便宜的小盘价值股,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
此外,关于此前中庚价值灵动中庚价值领航单日限购10万、中庚小盘价值直接“闭门谢客”的原因通过今日披露的三季报也有了答案。
截止三季度末,丘栋荣在管四只产品合计规模达208.46亿元,而这一数据在二季度末还只是108.48亿元。三季度中,他的管理规模激增近百亿,几乎翻倍。
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配置需求,而银行股看来是丘栋荣的选择之一。
今日,银行板块表现强势,常熟银行涨停。在常熟银行今日披露的三季报中可以看到,中庚价值品质新进常熟银行三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位列第七。3149.07万股持仓如按9月30日收盘价计,市值2.02亿元,刚好低于基金第十大重仓股兰花科创的2.04亿元,大概率是该基金的第一大“隐形重仓股”。
{image=4}
众多明星基金三季度末持仓情况已通过上市公司三季报逐渐曝光,而最新的完整十大重仓股名单,还是要等基金三季报。丘栋荣的“成绩单”已交,而更多更受关注的“顶流们”则还在酝酿。
谢治宇接手董承非的兴全趋势后,管理规模超千亿只差一份季报确认,与他一道跨过“千亿”门槛的还有谁?三季度新发产品的刘格菘?原本就“800+”的葛兰?而张坤、刘彦春们为了摆脱颓势,三季度又有哪些操作?还有更多一线解读和后市研判。
下周,就是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截止期。
责任编辑:冯体炜
嘉实基金将投资旗下偏股型基金5000万元
e公司讯,1月27日,嘉实基金公告称,公司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自2022年1月27日起一个月内运用固有资金投资于本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5000万元,所投资的基金持有期限不短于一年。责任编辑:陈悠然0000靠理财涨161倍,普通人能从诺奖基金里学到什么?
靠理财涨161倍,普通人能从诺奖基金里学到什么?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又是一年诺奖季节。随着医学奖、化学奖、物理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的陆续揭晓,今天17:45左右我们将迎来最后压轴的经济学奖。大家都在热议新晋获奖人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不知道有没有人和小巴一样眼(jing)尖(ming),发现另外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今年的诺贝尔奖奖金涨涨涨了哟!0000招行“招阳计划”重磅推出 富国基金旗下10位基金经理首批入围
近日,招商银行携手公募基金推出的“招阳计划”备受市场瞩目。据了解,已有34家基金公司的百余位基金经理首批入围“招阳计划”,部分优质合作机构的基金经理入围人数甚至高达10人,其专业方向覆盖权益、固收等投资方向其中。其中,作为公募基金行业“老十家”之一的富国基金赫然在目,旗下有10位实力派基金经理入围。0000突破2.9万亿:2020新基金彻底炸了 明年谁是爆款?
突破2.9万亿!2020新基金彻底炸了,明年谁是爆款?基金公司这么说202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注定成为公募基金史上的一段“高光时刻”———发行上,主动权益爆款基金上演“连环炸”、百亿基金层出不穷、新基金募集规模已达2.9万亿,全年有望突破3万亿大关。业绩上,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超越沪深300,多只基金收益率翻倍。产品创新上,科创50ETF等创新产品也不断涌现。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