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顺电子:ST边缘游走仍定增募资收购? 中植系资本运作江湖再现?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木
10月14日,宇顺电子发布多则公告,信息量颇大。从重要程度来看,有两则公告值得广大投资者关注。
其中之一,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550万元-1750万元,相比2020年,亏损规模虽有小幅缩减,但未扭亏,公司面临连续亏损两年,股票进入ST状态的风险。
其中之二,公司拟以定增募资及股票发行等方式收购电子元件分销商前海首科100%股权,其中包含向中植融云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 5.12 亿元。
这不禁让二级市场兴奋起来,从公司股价反馈亦可以看出,自公告发布后,股价持续上涨,累计涨幅达10%以上。阳线改变信仰,不少股民已喊出“坐等停牌,重回20元时代”的口号。投资需谨慎,我们更需冷静的思考此次定增、收购对公司基本面的影响。
戴帽、脱帽专业户 游走于ST边缘
成立于2004年的宇顺电子,可以说是国内较早从事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之一,并成功于2009年成功登录资本市场。上市之初,资本市场给予宇顺电子良好的业绩预期,然而,事实确实却与预期背道而驰,公司业绩持续低迷。
10月14日宇顺电子发布公告,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550万元-1750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50万元-450万元。相比2020年,亏损规模虽有小幅缩减,但并未扭亏。公司或将面临连续亏损两年,股票进入ST状态的风险。
根据沪深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亏损两年,股票就会进入ST状态。连续一年又三个季度亏损,留给宇顺电子扭亏的时间还有2个多月,若公司第四季度不能抵减前三季度亏损,或将进入ST状态。
在短短的10年时间内,宇顺电子就因2014-2015、2018-2019连续两年亏损,经历了两次戴帽,两次脱帽。刚于2021年4月28日才摘帽的宇顺电子,如今或又面临ST的风险。
通过近10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来看,宇顺电子10年亏6年,而且巨亏微盈现象明显,真可谓是在ST的边缘反复试探。再看看扣非归母净利润,公司竟然连续9年扣非净利亏损,这说明微盈利中,还不乏“变卖家产凑利润”,经营状况可谓是捉襟见肘。
熟悉的配方 熟悉的“中植系金字塔式资本运作”
10月14日的诸多公告中,一份《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本公告重点交代两件事情:
(1) 宇顺电子拟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凯旋门控股、白宜平购买其持有前海首科 100%股权,交易价格为9亿元。
(2)上市公司拟向中植融云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 5.12 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付现金对价、支付中介机构费用交易税费、补充流动资金等。
此次定增完成后,“中植系”持有宇顺电子股份比例合计37.42%,仍为公司第一大控股股东。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中植系资本运作”又来了?“中植系”通常的资本运作逻辑表现为金字塔式运作,即通过旗下公司筹措资金,收购原始资产,然后将资产进行关联运作,最后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将实物资产转化为上市公司股权+现金,然后再通过旗下公司筹措资金,如此循环。
买壳:2015年12月8日,宇顺电子原董事长魏连速将所持3.49%的股份以1.6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中植融云,同时将所持有的10.48%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中植融云行使。自此,中植融云拥有了宇顺电子13.97%的表决权,晋级控股股东,解直锟成为实际控制人。随后,“中植系”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举牌宇顺电子等方式,增持至29.19%,控制权进一步扩大,自此,“买壳”成功。
清壳:中植系入主后,宇顺电子并未扭转业绩颓势,2013年收购雅视科技的阵痛仍在扩散。2013年,宇顺科技以14.5亿元高溢价收购雅视科技,但由于收购标的雅视科技为实现盈利承诺甚至亏损而蒙受巨额损失。
在中植系实际控制期间,宇顺电子坚决甩卖雅视科技,多次挂牌征集受让方未果,挂牌价由2.35亿元一路降至1.88亿元、1.5亿元、1.2亿元均无人问津。最终,华朗光电以1.7亿元的价格受让了雅视科技100%股权,与当初14.5亿元收购价差别巨大。
同时,公司在2015年一次确认关于雅视科技的商誉减值损失,彻底摆脱雅视科技的阴影。自此,宇顺电子也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壳资源”。
卖壳失败后“二进宫”?2018 年1月,宇顺电子公告称,拟由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成都润运100%股权,作价200亿元,交易构成借壳上市。
消息一出,宇顺电子股票一字涨停。但三个月后,宇顺电子发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因重组标的实控人覃辉或将被证监会处罚,决定终止本次重大重组事项,中植系首次卖壳失败。
与上次不同的是,宇顺电子公告收购前海首科,收购金额仅达9亿元,并且不涉及宇顺电子实控人改变,因此,理解为资产注入、自我救赎更合适。据公司公告成,前海首科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 18.66亿元,实现净利润7000.74万元,收购完成可能挽救宇顺电子持续亏损的业绩颓势,以至于不退市。
前海首科会成为第二个雅视科技嘛?
2013年,宇顺电子以14.5亿元的高溢价收购雅视科技100%的股权,旨在手机液晶屏市场进军,然而,雅视科技并未完成业绩承诺,甚至出现亏损,宇顺电子也被巨额商誉拖垮,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前车之鉴,宇顺电子在此次收购时应更为审慎。
在本次交易中,宇顺电子将以9亿元价格收购前海首科100%股权。同时,在2020-2022年业绩承诺期内,前海首科承诺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640万元、10400万元及12400万元。
承诺总是美好的,现实多是苍白。2018年,英唐智控曾公告拟收购前海首科60%股权,对应100%股权估值为10亿元(最后终止收购)。
据英唐智控公告,前海首科2019年至2021年业绩承诺分别为9000万元、11000万元和13000万元。然而,实际可得的2019年实际完成3177.33万元,完成比例仅达35.30%;2020年实际完成7000.74万元,完成比例仅达63.45%。
若收购成功后,前海首科确能完成承诺业绩,或为宇顺电子业绩扭亏带来支撑点,但是从历史完成比例看,承诺随美好,但可信度并不高。
除此之外,前海首科近年来资产负债率超出70%,2020年末负债率高达76.08%。远超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且公司现金流现状亦不容乐观。
2021年上半年,前海首科的现金流量现状再次印证了我们的猜想,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05.41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78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9.28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标的公司前海首科2019年现金流亦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按照投资人士的分类,前海首科现金流现状属于“赌徒型”。通俗来讲,公司做生意收不到钱,靠筹资度日,还不忘继续下注,这貌似也解释了为何前海首科的资产负债率如此之高。
若收购完成后,前海首科能否给宇顺电子带来业绩的腾飞我们不太确定,但两个缺钱的企业在一起,或将进一步恶化宇顺电子的现金流状况。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华大基因:前三季度净利润27.05亿元 同比增长901.68%
10月27日消息,华大基因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净利润27.05亿元,同比增长901.68%,其中三季度净利10.54亿元,增长1361.54%。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格力新董秘上月空降格力 曾是银隆新能源董事
格力新董秘上月空降格力,曾是银隆新能源董事董明珠终于找到她的董秘了。12月27日,格力电器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邓晓博为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聘任舒立志为公司副总裁。据公告,邓晓博本科学历,已取得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2015年7月至2020年11月任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于2020年11月加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任期自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0000斥资4亿多 中科三环成为南方稀土第二大股东
时隔五年,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方稀土)迎来新股东。7月6日晚,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三环,000970.SZ)公告称,公司与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赣州稀土)、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铜业)、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西钨业)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0000顶风险也要抢资源:赣锋锂业到马里拿矿 行业资源布局竞争激烈
投资研报台积电大幅上调资本开支至300亿美元!“军备竞赛”开启?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这些细分龙头竞争优势明显(名单)大基金二期参与12寸功率线:半导体景气持续!这些领域概念股迎来利好(附受益股)华为AR再度引爆A股:机构6亿爆买1股(附分析师火线上调10股上涨目标价)散户军团罕见出征:7亿爆买1股!四大散户席位狂买PK四大机构席位狂抛,谁能笑到最后?来源:国际金融报0000国电南自直奔原形 中报连亏8年、热点不再护体
2016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文件指出,为实现一次能源的低碳化目标,205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须超过50%,有望达到52%;而2025年该比例将从目前的25.5%提升到30%以上。电能的利用范围将前所未有地拓展,交通等传统化石能源消费市场出现明显的电能替代趋势。{image=3}来源:富凯财经富凯摘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