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625

加满一箱汽油多花20多元,原油价格暴涨止于何时?

市场资讯2021-10-25 18:28:451

原标题:加满一箱汽油多花20多元,原油价格暴涨止于何时?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经济网|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宇轩 | 北京报道

赶在油价上涨之前,去加油站排队把油箱加满,这已经成了不少车主近两年的常规操作。

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整情况。自当天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

{image=1}

10月22日晚8时许,北京某加油站内,车主们排队加油。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贾璇

当天傍晚,收到消息的车主们纷纷闻风而动,试图在油价上调的前几个小时加满油箱。北京市不少加油站中,等待加油的车辆很快排成一列车队,红色的尾灯在暗夜中连成一道线。

当天夜间8时许,困在“车队”中的一名车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由于前来加油的人太多,中石化用于线上支付的易捷系统一度陷入崩溃,无法支付加油款。

此次调价中,北京市89#汽油每升涨价0.22元,92#、95#汽油及0#柴油每升均涨价0.25元。以家用车油箱容量50升计算,加满一箱92#或95#汽油需要比之前多花12.5元。而上海市的油价上调幅度为每升0.5元左右,加满一箱油需要比之前多花20多元。

{image=2}

调价前的油价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贾璇

此轮油价调整是自9月以来第4次连续上调,调整幅度为今年次高,仅次于10月9日汽油、柴油分别上调345元/吨、330元/吨的幅度。今年以来,油价先后经历了14次上调,3次下调,累计价格变化为汽油每吨上调2000元,柴油每吨上调1925元。

从油价历史数据波动来看,国际原油价格这一轮上涨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5月前后。自当年年初开始,油价处于下跌态势。之后,国际原油价格一发不可收拾,一路上涨至今,而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变化曲线与国际油价变动基本保持正相关。

暴涨前,“石油价格战”重挫国际油价

此轮油价上涨最大的时代背景,莫过于全球新冠肺炎的流行。

10月23日,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受其影响,全球范围一度出现经济大面积停摆,原油需求迅速下滑。

{image=3}

国内油价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据2020年4月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公布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显示,当时OPEC预计,当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减少680万桶/日。而国际能源署(IEA)的预计更加悲观,这一减少的数值被其定为930万桶/日。

除了原油需求的大幅下降,另一个导致原油价格跳水的原因就是被业界关注的“石油价格战”。2020年3月,俄罗斯未能与OPEC就增加原油减产额度达成协议,此举引发头号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的不满。此后,沙特宣布大幅下调官方石油售价并提高产量。这种近似“报复行动”的行为,被外界视作是与俄罗斯争夺原油市场份额之举。

在本就因疫情而出现原油需求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沙特一方的增产计划让原油供给侧过剩的格局雪上加霜,“石油价格战”迅速击穿原油价格地板。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均出现迅速下跌,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跌至19.34美元/桶,纽约原油价格甚至下探至12.93美元/桶。

OPEC+减产契约成为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

这一状况持续到2020年4月底,原油市场形势才出现转变。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在全球进一步恶化。直至4月28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300万例,达3029452例。

此时,“石油价格战”也出现了转机。4月初,OPEC+(俄罗斯以及一众石油高产国家)在经历了旷日持久的会议后最终达成历史性的减产计划,这场“石油价格战”终于尘埃落定。其结局是,在OPEC+会议上,沙特领衔的OPEC国家和俄罗斯领衔的非OPEC国家最终达成了减产协议。

{image=4}

WTI纽约原油价格变动曲线数据来源:Wind

{image=5}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变动曲线数据来源:Wind

尽管此期间原油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大幅反弹,但各产油大国之间的“减产契约”生效,原油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给了油价一个反弹支点。从2020年5月开始,国际油价开始逐渐攀升。此后,随着疫情形势趋于平缓,原油需求逐渐恢复,油价进一步上涨。

眼看油价水涨船高,各产油国也在逐渐恢复产能。2021年7月18日,OPEC+官方发布声明表示,主要产油国已达成初步协议,将逐步提高石油产量至12月。尽管此前的减产基准线得以上调,但油价并未因产量增加而稳定或回落,其上涨程度反而甚至超越了疫情前的价格水平。

林伯强认为,原油市场供求基本面因素是近年油价变化的主要原因,疫情则为这种供求关系添加了一个额外的变量。他表示,目前OPEC+各国增加的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侧疫情后期生产恢复的步伐,这种脱节造成当前时期需求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因而出现油价飙升的局面。

此外,林伯强还认为,近期油价的暴涨态势与局部地区流通渠道受阻也有很大关系。今年9月,英国曝出的卡车司机短缺成为这一问题的标志性事件。由于人力短缺,原油及成品油流通渠道不畅,无法顺利抵达市场,在需求侧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进而导致油价出现暂时性上涨,甚至造成当地恐慌。

民德研究院院长、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原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目前油价已经涨至一个“非正常水平”,其原因还在于油价高企的条件下,OPEC+各国并不愿意真正放弃此前的减产时间表。

陈卫东进一步解释,在过去两年油价低迷时,尽管主要产油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如沙特阿美和俄油并不存在亏损的状况,但一些公司还是在现金流方面出现问题,甚至出现过“借债分红”的窘迫状况,眼下控制原油产量,价格保持高位,正是弥补之前亏空的好机会。

通货膨胀成为油价暴涨的“催化剂”

事实上,早在几个月前,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就已超出近7年以来的峰值。而在本轮国内油价上调之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打破了这一阶段性历史记录。

在供求基本面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从货币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观点。她认为,原油具备一定的资产属性,而国际油价以美元来计算,油价的持续性上涨与当前美国的通货膨胀有一定关联。

2020年以来,美股频繁触发熔断机制,当年3月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的罕见景象。此间,美联储先后实施降息至零、量化宽松等政策,甚至重启商业票据融资机制,多种手段综合施用,以缓减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

此后,由于疫情引起的劳动力短缺、物资短缺、供应链危机等更加剧了通货膨胀程度。2021年10月13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消息称,美通货膨胀率攀升至5.4%,9月份全国消费者价格较8月上涨0.4%,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创13年来新高。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曾警告美联储勿忽视通胀风险,警惕通胀失控。另据Trading Economics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近十年以来的最高值。

刘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为了紧急救市,美国采取这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激进的美元互换协议策略,致使该国通货膨胀负面效应进一步扩张。比较特殊的是,此次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更多地表现为资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石油无论是作为资产属性还是大宗商品属性,其价格也是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大幅增高。

高油价会不会长期持续?

10月23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及纽约原油价格均突破84美元,而上一次出现这样的高位是在2014年。伴随着国内油价上调,这样的高位油价引发外界猜测,油价何时能够回落成为热议话题。

有预测高位油价将持续下去。10月13日,普京在参加俄罗斯能源周小组讨论会时表示,随着全球对石油需求持续飙升,而供应继续吃紧,石油价格可能会达到每桶100美元。

此外,基于能源消费从天然气转向石油的趋势下,花旗银行在研究报告中也预测,原油需求将进一步拉升,日需求将额外增加100万/桶。

但是,也有专家预测高油价不会长期持续。

{image=6}

10月22日24时,国内汽油、柴油油价上调。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贾璇

“目前的价格已经偏高,这种情况不会长期持续下去。”林伯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认为目前已是疫情恢复后期,产业链正处于梳理恢复阶段,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对于石油产出国来说,OPEC+也希望将油价控制在一个“可持续”的区间,这个价位理应在50-70美元/桶之间,而当前的价位明显超出了这个区间。

陈卫东对价位区间的预测同样也是50到70美元。在他看来,原油在供求基本面上本就是供过于求,“OPEC+有随时释放产能的能力”。陈卫东同样认为,目前的价格属于偏高,“超过70美元以上的价格不是供求关系造成的,没有基本面的支持。”

而从货币经济学角度来看,刘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目前美联储已有政策转向的迹象,货币政策会逐渐由“放水”转向收紧,美元即将回流,进而对其他国家的通胀产生抑制效应。

她认为,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通胀是阶段性、结构性的,且是可控的。随着未来货币形势的转好,通货膨胀对于油价的推高效应也会逐渐减弱。

责任编辑:王珊珊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