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菜比肉贵”到底是为什么
原标题:“菜比肉贵”到底是为什么 来源:经济日报 乔金亮
当前的“菜比肉贵”,原因之一是生猪价格周期性下跌遭遇蔬菜供应短暂性不畅。菜价波动的背后,是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近年来蔬菜价格总体呈稳中略升态势。总体看,既要考虑市民需求,实现调得进、供得上、不断档,又要关注农民增收,真正实现“囤菜于田”“存肉于栏”。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菜比肉贵”现象。在同一个超市,出现了一斤菠菜的钱可以买两斤猪肉或三斤鸡肉的情况,成为很多网友关注的一个热点。
据报道,本轮涨价最贵时每斤菠菜价格高达17.6元。而在今年4月,一则“农民夫妻一车千斤菠菜卖了15元”的短视频却在网络刷屏。彼时,究其原因,是个别品种农产品滞销关乎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等因素,暂时生产过剩。仅过了半年时间,同一种菜品价格竟有如此大的变化,虽是区域性个例,但依然值得人思考。
就事论事,
当前的“菜比肉贵”,原因之一是生猪价格周期性下跌遭遇蔬菜供应短暂性不畅。
一方面,不良天气对菜价的影响有短暂的滞后性。由于前期连续阴雨,很多主产地发生涝灾,导致产量缩减,采摘不便、运输成本增高,终端价格普涨。另一方面,今年1月份开始,猪肉价格连续回落。10月份第2周集贸市场猪肉均价为每斤10.5元,比1月份下降60.8%,很多地方甚至不到8元。
菜价比肉价低,这是国内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蔬菜普遍比肉贵。近年来,我国部分蔬菜在特定时段里价格也比肉贵,一些高端品种常年比肉贵。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不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高度市场化,价格波动频繁,以天计并不夸张。与生猪、肉鸡等规模养殖业相比,蔬菜生产易受季节因素和极端天气影响,因短暂的供应减少造成价格上涨并不奇怪。
生猪和蔬菜各有其价格规律。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76.7%。而部分蔬菜价格变高的背后,则是短暂上涨的生产流通成本。对此,也无须过虑,高菜价会促使蔬菜供应增加,低肉价已挤出落后的养殖产能。蔬菜生产周期短、产能恢复特别快,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对区域和品种的引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方菜价已在下降。有关部门已发布生猪产能过剩预警,鼓励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顺势出栏肥猪,使产能尽快回归合理水平。
“菜比肉贵”之下,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不同蔬菜的涨幅不同、差距显著。以菠菜为代表的绿叶菜价格能涨数倍,同时,也有很多蔬菜特别是耐储运类的价格几乎原地不动。二是不同城市的涨幅不同,有的城市菠菜一斤15元,有的城市七八元,还有的四五元就能买到。这启示我们,蔬菜保供稳价,要紧盯百姓生活最常见的当家菜,以北方大中城市的冷季时段为重点。
菜价波动的背后,是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曾几何时,北方城市冬季吃菜难、选择少。随着蔬菜大棚的兴起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蔬菜产业多次转型,种类不断丰富,布局和流通逐步优化。总体看,我国蔬菜供应有充分保障,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多年位列世界第一,并遥遥领先。相比别的国家,中国人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吃上种类更丰富的蔬菜。
虽然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居世界前列,但近年来自身也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相比粮食,蔬菜生产机械化率依然较低,从种到收比较费工费时。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且薪资上升,土地流转费用上涨,这都是刚性成本。加之消费者需求日益高端化,新奇特优品种比例扩大。所以,近年来蔬菜价格总体呈稳中略升态势。
“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关乎千家万户,让每个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不是件容易的事,却是件必须做好的事。总体看,既要考虑市民需求,实现调得进、供得上、不断档,又要关注农民增收,真正实现“囤菜于田”“存肉于栏”。
责任编辑:李桐
体育总局: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 年内原则上不举办国际赛事
体育总局: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年内原则上不举办国际赛事7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要求分类推进、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并强调,除北京冬奥会测试赛等重要赛事外,今年内原则上不举办其他国际性体育赛事和活动。具体内容如下:一、基本原则(一)坚持防控为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0000汪涵因代言爱钱进遭牵连 媒体:奉劝明星爱惜羽毛 投资者也别盲从
投资理财选平台不能只看代言人每经评论员李蕾近日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因为曾经代言的理财平台“爱钱进”被立案侦查而上了热搜,汪涵此后发声明道歉的相关话题再次成为热搜,甚至力压老干妈和腾讯的是非而登上热搜榜首位。0000因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易宝支付收外汇局处410万元罚单
记者|苗艺伟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易宝支付有限公司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对易宝支付处以410.73万元罚款。0000爱奇艺副总裁车澈离职?双方回应:仍将参与相关节目
1月7日,爱奇艺副总裁、综艺导演车澈发微博回应离职传闻,表示还以监制的身份在负责爱奇艺的重点节目。同日,爱奇艺方回应称其仍将以顾问身份,继续参与爱奇艺相关节目。责任编辑:李墨轩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