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刊文: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知识产权持续发力
原标题: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知识产权持续发力
经济日报
董 煜(作者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正是这样的关键所在,需要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加以理解。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大平衡的基本逻辑。知识产权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将专利、版权、品牌等对生产和消费的引领作用,传导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就超过11.6%,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39%。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对畅通国内国际循环至关重要。构建强大国内市场,需要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破除制约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激发出社会的创新热情,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源头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是吸引外商投资、加强技术人才交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据统计,2020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已经接近3200亿元,并呈现出出口进口同步增长的趋势。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对统筹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大国角力的重要筹码,知识产权领域安全在当前复杂环境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三分之一的篇章都是知识产权相关内容,美国《特别301报告》、欧盟《第三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情况报告》对我国知识产权状况的密切关注无处不在,我国已经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国和最大受害国,许多制造业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因此,无论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还是反垄断、公平竞争,都要求有效防范和管控风险,这也是维护我国发展利益、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紧迫需要。
《规划》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领域顶层设计紧密衔接,部署了一系列重要目标和任务,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需要从大格局、全链条的角度加以把握。
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完善现代产权制度,要协同推进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规划》明确的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提升司法保护能力、提高行政保护效能等任务,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水平,持续推动创新市场的规范透明,为创新型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还将对消费市场起到不断净化的作用,使消费者权益切实得到维护。《规划》提出以信用为基础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也有利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社会信用水平。
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品牌经济、特色经济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提出要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这是我国产业发展路径的重要创新。《规划》强调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通过引导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构筑产业专利池、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将有效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模式;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将有力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专门提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体现了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在商标品牌方面的战略部署,也有利于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品牌引领下的质量提升。
为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本确立。《规划》提出的京津冀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打造等任务,与中央对这些区域的功能定位完全贴合,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工作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对接,是落实区域重大战略、打造创新增长极的有效抓手。《规划》强调地理标志保护,提出了地理标志兴农的具体路径,将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了全面谋划。《规划》着重把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提上日程,是富有前瞻性的部署。把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程作为专项任务予以部署,对于推动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合理流动、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知识产权如何在数据开发利用、数据产权交易、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作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十四五”期间在相关方面进行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为推进制度型开放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中之重是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规划》就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如何强化推进国际合作、服务营商环境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有力度的开放举措,是宣示中国持续深化开放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的内容中,强调在新领域新业态参与规则和标准制定,这有利于拓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渠道。《规划》还对“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海外维权等进行了系统部署,如引导跨境电商平台防范进出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等,都是符合新形势下开放需要的重要举措。
责任编辑:蒋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