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4211

爱立信中国迷途: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减幅74% 运营商设备招标份额大幅下滑

10000100002021-10-30 09:16:162

原标题:爱立信中国迷途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继今年二季度销售额出现三年来首度下滑后,瑞典电信巨头爱立信未能有效挡住颓势。10月20日,爱立信2021年第三季财报出炉,虽然净利润同比增长4%,达到6.73亿美元,但总销售额仍然延续滑坡态势,同比下降约2%。

财报显示,三季度爱立信在中国区的销售额下降了4.18亿美元(约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幅达到惊人的74%。而在此前的第二季度,这一幅度为63%。

自今年第二季度之后,爱立信来自中国区的营收占比也从10%降至3%左右。在业绩发布后的对外通报会上,爱立信首席财务官卡尔·梅兰德(Carl Mellander)表示,这抵消了华为迫于美方压力退出多国后,爱立信填补华为市场空白所带来的营收增长。

对于巨大降幅的成因,《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了爱立信中国区负责人。对方表示,在7月披露的2021年的中国运营商设备招标结果中,爱立信获取的份额大幅下滑,是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供应链的缺货潮或也加剧了爱立信的低迷。在业绩通报会上,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毅康(Borje Ekholm)指出,在三季度末,个别零部件短缺对公司销售额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了更高的库存。预计这一风险也会对公司四季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应对危机,鲍毅康也明确回应称,爱立信将从第四季度开始调整在中国的销售和交付团队的规模。短期内,爱立信也会将成本结构调整至尽可能合适的规模。

人员调整能否快速拯救目前陷于困境中的爱立信中国区业务,尚不得而知。但不管来自外界还是内部的声音都显示,前景并不乐观。梅兰德更悲观预计,自今年二季度开始的业绩下降态势,会持续到明年同期。而多位业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短期内爱立信在中国的业务份额难以恢复,而团队规模也或将进一步压缩。

年内人员调整不可避免

接近爱立信中国区内部业务的消息人士李维告诉记者,业务萎缩造成的人员动荡不可避免,而裁员是企业最惯常采用的纾困手段,爱立信也不例外。“中国区的裁员从今年二季度就开始了。”李维表示,这正对应今年爱立信中国区业绩出现下滑的时间节点。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9月初,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首度传出裁撤消息,前者630名员工将被整体打包出售给一家与爱立信拥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工程服务商。随后,爱立信官方以“优化全球研发以提高效率”为由回应了这一传闻,并称“正在加大其在5G和云无线接入网方面的研发投入,同时减少在2G、3G和4G领域的传统产品方面的投入”。

但与二季度的人员调整有所不同,李维向记者表示,来自爱立信内部的人士告诉他,最新的裁员目标将不再针对研发,而将聚焦在销售、市场与交付团队,该轮裁员预计会在第四季度集中完成。

对于最新一轮裁员详情,记者也向爱立信中国区负责人进行了求证。对方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但援引了爱立信高级副总裁兼东北亚区总裁柯瑞东此前的公开表态重申,这一重构完全是基于市场与用户需求的变化。同时对方透露,在未来几个月内,被调整的销售和团队职位数量会涉及约数百个。

据爱立信东北亚区研发中心总经理彭俊江在去年3月期间公开透露的数据显示,爱立信中国员工共有11000人,其中研发人员为5500人,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五个城市的研发中心,涵盖爱立信所有产品线。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今年9月底,爱立信东北亚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已经正式离职,这一消息也获得了张至伟本人的确认。虽然离职具体原因尚未披露,但也引发业界猜测,这位爱立信中国区市场部门的重要负责人选择在此时出走,与即将开始的裁员潮之间的暧昧关系。

不过,李维也向记者指出,爱立信并非首次削减市场与交付团队,此前在其他国家也有过多次同样的做法。记者注意到,爱立信总体员工人数曾从2016年底的约114000人下降到3年后的不到96000人,便是进行多轮人员调整的结果。

“一直以来,爱立信都会根据全球180多个市场的客户需求变化来优化组织与运营,以保持爱立信领先的市场位置。”爱立信中国区负责人向记者强调。

中国区份额一再探底

爱立信如今的困境其实早有信号。

早在2020年3月中国移动公布2020年5G二期无线主设备集采结果后,业界便对爱立信只拿下11%的份额开始留意。在当期招标中,华为中兴夺下近85%份额,而诺基亚直接出局。

而时至今年备受关注的中国移动5G 700MHz无线网主设备集采后,爱立信中标份额则直接跌到2%。在近日即将公布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5G网络的二期招标结果中,爱立信又被传出仅获得3%的份额。

接连的低标额也让爱立信在中国市场逐步陷入困境。电信分析师付亮告诉记者,作为产品较为单一化的老牌电信巨头,爱立信在中国市场极其依仗运营商无线设备的采购,一旦后者提升或降低份额,爱立信的业绩就会立即体现其影响。

2021年二季度财报显示,爱立信中国区营收为1.3亿美元,对比去年二季度的4.7亿美元,下滑幅度高达60%。而到了三季度,这一跌幅又再度加大。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中国运营商5G网络主采购进程基本宣告结束,爱立信未来能从国内5G网络扩容、升级、优化中获利的机会似乎也所剩无多。“通信网络的采购讲究一致性,一般前期采购确定的设备,运营商会在后期的更新换代中仍然沿用同一品牌。”李维告诉记者。

不过,付亮认为,爱立信在中国4G网络设备市场尚占有一定的份额,而4G在国内仍会有较长一段时间的存在周期,这或许能让爱立信中国区的业务维持基本运转,但随着5G普及,爱立信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一再步履维艰的处境,也让爱立信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的猜测四起。

对此,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高级分析师杨光分析指出,爱立信在中国区的处境基本已经到达谷底。“爱立信不太可能完全退出中国市场。而站在中国通信产业链的视角,运营商也并不希望爱立信彻底离开。”杨光表示。

而作为官方回应,爱立信中国区负责人也向记者明确表示,中国仍是爱立信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也仍将是爱立信全球研发和生产供应的重要基地。

“我们将保持一贯对中国市场、客户与合作伙伴的承诺。也将继续在推动中国5G快速部署上发挥作用。”对方表示。

全球市场仍向好

虽在中国区面临重重困境,但爱立信的全球业务却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据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预测,今年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产品市场将增长10%。受行情推动,今年1月份,爱立信公布财报表也创下过去10年最好的纪录之一。

而最新业绩也在提供佐证。财报显示,爱立信二季度销售额为549亿瑞典克朗(约合63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8%。其净收入飙升了51%,至39亿瑞典克朗(约合4.5亿美元),而三季度除4%的净利增长外,息税前利润由去年同期的86亿瑞典克朗(约合9.8亿美元)提高至88亿瑞典克朗(约合10.1亿美元),息税前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5.0%提高至15.7%。

据鲍毅康介绍,如果不考虑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额,爱立信第三季度数字服务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5G合同也已开始产生初步收入,这推动了爱立信核心业务的增长。

付亮指出,爱立信在全球市场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惠于华为的被迫退出,爱立信也因此填补了后者空出的份额。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爱立信欧洲和拉美地区的销售额合计增长9%,其中欧洲增长5%,拉美猛增29%,北美地区的销售额该季度增长13%。

“从全球5G建设的步伐来看,中国接近70%的基站数量占比过于领先,使得全球多数国家的部署进度显得慢而滞后,这也放大了爱立信在中国区的失落。”杨光表示,以全球尤其是欧美的5G份额观察,爱立信的前景整体还是向好的。

同时,杨光指出,5G部署是一个长周期的工程,而目前产业链的投资回报也未完全显现。因此,爱立信的后劲不容小觑。

不过,过于单一的无线产品或许是爱立信的隐忧所在。付亮表示,与华为、中兴、诺基亚等在光、有线、终端等多元通信设备产品线上都有涉足的厂商相比,爱立信只专注于无线通信设备。在运营商采购份额一旦不理想的情况下,这将让公司的运营风险陡增。

“整体来看,依靠全球5G的动力,爱立信仍然有着充足的机会。但中国市场会成为一个关键性指标,如果能在未来中国市场获得更有利的信号,资本市场会对爱立信有更大的信心。”李维表示。

应被访者要求,文中李维为化名。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