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正式“MADE IN CHINA”,助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
原标题:特斯拉正式“MADE IN CHINA”,助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 上海报道
10月25日,特斯拉中国的两大“心脏”项目——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和上海超级工厂数据中心正式落成并将于近日投入使用,官方发布了《特斯拉的“中国信心”》文章。文中表示,两大“心脏”项目的落成是特斯拉中国化进程中递交的新答卷。文中称:“中国和特斯拉,挺搭的!”
回望2018年,当时一度濒临破产边缘的特斯拉还在为Model 3的产能不足而苦恼,孰料到2019年的上海临港,却成为了马斯克“全球首富”梦开始的地方。
今年9月,特斯拉中国达成56006辆的全新销量纪录,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394%,相当于每46秒就卖出一辆车。
“去年,上海出台了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规定,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跨境研发和全球协同创新上推进便利化、自由化,对特斯拉研发中心设立具有助推作用。”上海市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陈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他指出,上海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创造数字流动的便利化环境,推动数字交易,支持数字与制造的融合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使得数字化转型的国际领先公司纷纷布局上海,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特斯拉开通数据中心,是一个典型案例,提高了中国上海未来发展和扩大开放的信心指数。
“发展成为与美国研发中心同等规模”
作为特斯拉首个设立在海外、以整车开发为基础的研发中心,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包括软件、硬件、电子、材料、动力及能源工程团队。根据规划,未来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将围绕整车、充电设备及能源产品等进行更多原创开发工作,发展成为与美国研发中心同等规模的综合型研发中心。
资料显示,研发中心共设置28个实验室,现阶段专注于特斯拉在华软硬件、流程和技术的开发工作,同时承担中国市场的应用适配和标准测试,并参与全球AI机器学习的相关研发工作。其中,低压电子实验室、固件实验室、材料实验室是该研发中心三个颇具代表性的中国本土化研发团队。
{image=1}
特斯拉中国团队还自主研发了特斯拉首个电子零部件产线组装模拟系统,能够直接模拟总装线上上百个电子零部件的组装过程,以确保车辆不断升级的固件版本始终能够在生产线上表现正常。通过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未来,该系统也将在特斯拉柏林和美国得州超级工厂投入使用。同时,材料实验室还拥有特斯拉全球领先的挥发性有机物测试分析中心。
特斯拉此前曾表示,今年8月底的AI Day(人工智能日)活动后,收到的求职申请超过了之前的100倍。“相信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将聚集在特斯拉,加速绿色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的普及。”
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说:“研发创新中心落成不但推动特斯拉步入全新的中国本土化进程,同时也为行业提供了本地化人才培养范式。”
长期跟踪国际金融的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助理教授周思力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特斯拉的机遇是中国给予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像中国一样具有如此庞大的市场、完备的产业链。。
周思力认为,入华3年以来,特斯拉从无到有,投资水平从低到高,无不反映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当合作阶段进入2.0环节,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特斯拉能够给中国带来什么。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国利用外资水平一直身居世界前列。整体而言中国已经不缺少外资,我们更缺少的是能够带来核心技术的外资。”周思力说。
周思力认为,特斯拉应该更多把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迁移到中国,帮助中国提升新能源产业,进而更高质量地发展可持续低碳经济。这种合作也会进一步帮助特斯拉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深耕中国市场。
数据安全能做到吗?
据上观报道,特斯拉在中国还没建成研发中心时,用户数据都是传回美国,在美国完成自动驾驶研发、测试。这容易形成一种“错配”:数据来自中国用户,服务中国消费者,而技术开发却按照美国路况和交通法规进行。当时有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在中国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与“技术适应性”问题有关。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智能汽车而言,如果数据和研发仍在海外,哪怕硬件100%国产,也只是“半个国产化”。而今,研发中心和数据中心双双落成,完全国产化,将使得特斯拉更了解中国消费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关于特斯拉可能采集用户数据,引发数据安全的讨论在社交平台上流传甚广。新华社曾就“特斯拉车内摄像头高清画面”发布评论说:“车内隐私不是你想采就能采。”
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马斯克说:“ 数据安全不仅是单个公司的责任,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特斯拉将与所有国家当局合作,确保智能和联网车辆的数据安全。特斯拉希望为共享利益、责任和治理的数字化未来做出贡献。”
按照《上海市数据中心建设导则(2021版)》相关要求,特斯拉已经完成数据中心相关审批备案要求,建成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数据中心将用于存储工厂生产等中国运营数据。
市值破万亿美元 “中国梦”助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
就在上海两大“心脏”项目落成之日的当天,特斯拉开盘即上涨超过7%,截至收盘涨幅高达12.6%,股价触及每股1024美元,市值也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至此,马斯克身价飙升至2520亿美元,超过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1930亿美元,稳坐全球富豪榜榜首。
有业内人士感慨道:“市值突破万亿美元,谷歌用了21年;亚马逊用了24年;苹果用了42年,而特斯拉只用了18年。”
过去的四个季度,在上海超级工厂的“加持”之下,特斯拉已交付超过80万辆汽车,2021年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保持至少50%的年化增长率,同时立下“2030年实现销量2000万辆”的目标。
{image=2}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想有销量就必须先有产能,还有9年的时间,这个“小目标”能实现吗?
据中信证券研报分析,目前特斯拉公司总产能为105万辆/年,美国奥斯汀及德国柏林工厂预计2021年底投产。
弗里蒙特工厂生产线总产能为60万辆/年,主要用于生产Model S/X/3/Y。其中Model S/X产能为10万辆/年,Model3/Y产能为50万辆/年。
而目前上海工厂生产线总产能大于45万辆/年,主要用于生产Model 3/Y。产品不仅面向中国市场交付,同时也完成了向汽车出口中心的转型。
数据显示,上海超级工厂运营不到两年,产量已在今年第三季度超过了弗里蒙特超级工厂。难怪马斯克在今年股东大会上点名表扬:“上海超级工厂有着惊人的车辆质量和运营效率,做得非常棒!”
{image=3}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年底将投产的德国柏林工厂,初期产能设计为0.5-1万辆/周(对应25-50万辆/年),首批车型为Model Y。而美国奥斯汀工厂将于2021年底投产,首批车型为Model Y。
“随着德国柏林工厂、奥斯汀工厂的投产和产能爬坡,公司毛利率短期或将承压,但不改变公司的中长期成长逻辑。不过,也要考虑风险因素,如:全球疫情进一步恶化的风险;自动驾驶汽车出现严重安全事故导致估值波动的风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低于预期等风险;柏林、德克萨斯州工厂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关键零部件短缺的风险等。”中信证券认为。
责编 | 郭霁瑶
版式 | 孟凡婷
责任编辑:蒋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