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仔猪仅百元,还被用来烤乳猪,养猪业真这么惨?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今年二季度开始,国内猪肉供需形势进入供给宽松状态,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临近年底,猪肉市场会迎来反弹吗?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受6月份猪价快速跌至低位、行业进入全面亏损影响。前三季度猪肉产量显著增长,四季度猪肉产量仍将惯性增加。此外,由于能繁母猪存栏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这预示着,未来10个月的商品猪供给,仍将保持明显增加趋势,猪肉供给仍比较充裕。尽管元旦和春节会带动猪价季节性上涨,但猪价低迷状态或将持续至2022年上半年。
供过于求的猪价下跌
从2019年四季度一直到2021年一季度,生猪和猪肉价格均保持价格高位水平,直到2021年2月份才开始回落,二季度跌速加快,至6月底、10月初连创2019年下半年以来猪价低位。
2021年,生猪价格从1月份35.80元/公斤跌至9月份13.46元/公斤,部分地区在9月底10月初甚至跌破10元/公斤。
猪价的快速下跌,使得部分养殖户仔猪补栏积极性在三季度中后期明显下降,仔猪月均价从1月份89.19元/公斤跌至9月份30.47元/公斤。9月,部分地区仔猪市场出现超低价出售、弃养等现象,部分仔猪甚至用于烤乳猪,仔猪价格仅每头50元-100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6月份,自繁自养开始亏损,代表着整个生猪养殖业进入全面亏损阶段。9月份,自繁自养120公斤肥猪亏损达到每头600元上下,亏损速度和幅度超过以往周期。从二季度中后期开始,部分养殖企业出现较大亏损,出现毁约以及限贷、抽贷等情况。
猪肉产量显著增加是生猪价格下跌的主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猪肉产量增长38%。生猪出栏达到49193万头,同比增长35.9%。生猪存栏43764万头,同比增长18.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459万头,增长16.7%,较6月份的4564万头下降105万头。
与此同时,节日提振效应偏弱导致消费不及预期,进口和国产冻肉高库存加大跌幅。受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2月份冻品流通受阻影响,大量冻品3月份开始出库冲击鲜品市场。2021年1-9月份,猪肉进口314万吨,同比仅下降4.3%,尽管从4月份开始猪肉月进口量开始环比下降,但直到8月份才降至30万吨以下。
同时,二季度部分屠宰企业趁低价鲜转冻。三季度一般都是冻品出库的高峰期,但猪价未出现季节性上涨反而一直走跌,8月底开始冻品市场出现崩盘现象,加重了猪肉供给阶段性过剩的局面。
朱增勇称,三季度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淡旺季间过渡不明显,重大节日消费提振效应未明显显现,前三季度猪肉消费整体呈现疲软状态。
是否实行生猪保护价收购?
在6月底和10月初,生猪和猪肉价格触底反弹且回升幅度较大。6月底,猪价跌至13.76元/公斤后触底反弹;10月第1周,生猪和猪肉价格分别降至11.54元/公斤和21.05元/公斤的低位后开始反弹。
关于这两次猪价反弹,朱增称,共同点分别是猪价超跌、冻猪肉收储提振以及短期消费支撑和提振,不同点是国庆后消费提振空间高于6月底、大猪存栏比重明显下降。因此,第二次猪价反弹速度和时间均高于上次,后期消费的短期变动将影响反弹时间和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一至三季度,生猪出栏量分别同比增加30.6%、38.6%和39.4%;一至二季度猪肉产量分别增加31.9%、40.2%和43.1%。
朱增勇称,由于生猪产能会惯性增加,预计四季度生猪出栏量会创全年最高水平,全年猪肉产量预计在5400万吨以上。
至于猪肉进口,他预计,四季度月进口量维持在20万吨上下,全年猪肉进口或在360万吨左右。
猪价下行让年初还赚得“盆满钵满”的养猪业,如今不得不面对亏损局面。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77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现阶段不宜实行生猪保护价收购。
该答复提到,“生猪价格早已放开,市场放活对生猪产业发展发挥了根本性推动作用,政府不宜再进行保护价格的干预。同时,各地生猪生产成本差异较大,质量标准统一难度大,收购价格和补贴标准很难掌握。”
生猪养殖场建设属于一项长期投资,政策预期稳定才是促成长期投资的前提条件。业内认为,当前养猪业更为关注保持用地、环保、贷款和保险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不搞“急转弯”“翻烧饼”,防止损害基础生产能力,影响长期的市场稳定供应。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