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来看他们的奋斗故事
原标题:恭喜!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来看他们的奋斗故事
就在刚刚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是科技工作者的无上荣光
他们是谁
又为国家科技创新做了哪些贡献
带您先睹为快
{image=1}
顾诵芬肖像照
顾诵芬院士
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
中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
我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引领者
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
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
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
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
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
培养了一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
{image=2}
工作中的顾诵芬。
主要事迹
完成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
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
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
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
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
至今仍是国内飞机设计者的
重要参考依据
为后续歼击机设计做出了
历史性的贡献
圆满完成了歼8飞机研制任务
在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中
作为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
带领团队仅用四年时间
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在C919、歼10、运20、教9、ARJ21等型号研制中
担任技术顾问、专家组负责人或成员
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决策
为航空装备的体系建设
重点型号未来发展
国防事业的宏观布局建言献策
{image=3}
顾诵芬在操纵系统试验室。
{image=4}
在歼教1 飞机前合影(左起:陆孝彭、叶正大、徐舜寿、王汇青、程不时、顾诵芬、汪子兴)。
视频连线中——顾院士说:“希望年轻的同志,按照习主席的要求,奋发图强,为我们国家的国防建设和航空工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设计师亲自上天试飞!
1969年,歼8完成了首飞
尽管首飞成功
但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
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
用飞行员的话说
就像一辆破公共汽车开到了
不平坦的马路上
对于引起振动的原因
顾诵芬大胆地提出通过观察歼8飞机飞行中
贴于后机身和尾翼上毛线条的
扰动情况来对症下药
他提出要亲自上天观察歼8飞机后机身流场
这对年近半百
又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
顾诵芬来说近乎极限挑战
顾诵芬决心已下,瞒着爱人
登上了试飞员鹿鸣东驾驶的歼教6飞机
为了观察清楚毛线条的扰动
两机的距离和间隔都在5米左右
这样的飞行
对飞行员和顾诵芬来说是一种冒险
凭着他们足够的胆量和勇气
经过三次上天近距离观测
顾诵芬承受着巨大的身体负荷
终于找到问题症结
通过后期的技术改进
成功解决了
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
{image=5}
顾诵芬(后座)与鹿鸣东在歼教6 飞机上。
{image=6}
顾诵芬(右)与鹿鸣东。
连洗脚都要读书!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就连睡觉前洗脚的时候都要读书
顾诵芬的爱人江泽菲回忆
结婚以后
他们一两个月去一次沈阳的太原街
顾诵芬直奔书店
她则采购食品家用
大约3小时以后她去书店找他
然后一起回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回忆道:“由于他博学强记,一些期刊都存记在他脑海里,他的脑子对资料的储存真不亚于计算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天赞叹:“大家都称他为‘活图书馆’。他所以有这个本领,一是他勤奋学习,抓紧一切时间读书;二是有惊人的记忆力,看过一遍全记住了。”
{image=7}
1962 年8 月,顾诵芬、江泽菲结婚时与父母合影。
{image=8}
顾诵芬小学时期最喜欢的玩具。
{image=9}
顾诵芬(前左三)与上海交通大学同学在一起。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离开航空事业
顾诵芬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离开航空事业
他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当年,顾诵芬担任沈阳所所长时
有位同事孙新国大年初二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顾诵芬从此悉心照顾关怀孙新国的孩子们
即使很多年后,孩子们都工作了
顾诵芬还时常写信
鼓励他们好好工作与生活
他讲起来往事
都是哪位同志做出了重要贡献
没有他们的话飞机就飞不起来
{image=10}
1986 年,顾诵芬(中右七)与飞机设计室老同事合影。
{image=11}
顾诵芬(右二)、黄志千(左二)与同事欢送苏联专家时的合影。
坚守在岗位
经过两次手术后,他身体非常虚弱
可他仍然坚持要求上班
平时10分钟的路程
他现在要花三倍的时间
但人们仍能准时看到
他坐在那一把老旧木椅上工作学习
顾诵芬说:“了解航空的进展,就是我的晚年之乐。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点书,翻译一点资料,尽可能给年轻人一点帮助。”
责任编辑:蒋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