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287

陆铭:除了京沪广津渝,成都和深圳也有潜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界面2021-11-06 14:51:190

原标题:陆铭:除了京沪广津渝,成都和深圳也有潜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采写丨实习记者许睿尧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演讲中提到,“中国将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丝路电商’,构建现在物流体系,提升跨境物流能力。”

其中,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个概念早在“十三五”期间就已经提出,而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现阶段,中国必须更高水平地利用消费来作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促进因素,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有助于推进整个经济更高水平的开放,吸引国内、国际客流来进行服务方面的在地消费,其中包括旅游、文化、餐饮、会展、娱乐、商贸等一系列服务贸易行业。

陆铭长期致力于城市发展研究,是近年来在城市公共政策、区域发展等领域最受关注的经济学家之一,著有学术畅销书《大国小城》。

不过,陆铭指出,与国际上公认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我国这些城市在软件方面的差距仍旧较为明显:首先,在国际化的服务能力方面,比如外语服务能力有所欠缺;第二是支付手段方面,人民币目前不是完全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第三,在演艺和文化等内容方面,中国城市在吸引游客方面依旧不足;第四,在政策方面,建议放宽一些发达国家游客的过境签证,从而更加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

对于入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的五个城市,陆铭表示,主要依据是人口与经济规模,直辖市应该也是选择因素之一。

他表示,五个城市中,北京和上海在国际化程度、区位、历史文化的积淀等各个方面优势较为明显;与北京相比,天津的区位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并且经济体量、人口体量也存在一定劣势;而重庆从服务消费中心城市的角度以及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来看,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在文化产业方面,广州与别的几个直辖市相比,还是有些落后。这都是城市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他还表示,除了以上五个城市,深圳和成都在各个方面也具备了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潜力。相较而言,武汉、西安、杭州这类城市,在体量、国际化的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虽有欠缺,但也具备了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潜力。

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专访实录。

界面新闻: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4日的进博会上发言指出要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什么我们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陆铭:对于这个背景,我觉得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个词的几个构成短语就能够理解。

首先,是“国际”。中国目前在战略上选择要推进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同时中国经济中的服务业比重已经超过了制造业,可以说在对外开放方面,服务贸易越来越重要。比如旅游方面,在吸引国际游客上,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有助于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的。当然,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相关产业还包括了贸易、商务酒店、会展、商贸等等一系列跟消费有关系的内容,这实际上都涉及到服务贸易。

其次,是“消费”。消费这个词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中国的经济结构若干年以来一直都有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所以消费在GDP当中所占的比重是偏低的。这由此带来了两个问题:经济增长带给人们幸福感的提高相对来说不足;以及传统的通过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也不可持续。所以,中国必须要更高水平地利用消费来作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促进因素。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也与消费有关。从世界范围的经验角度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消费在GDP当中的拉动作用就越高,它的占比在GDP当中的占比也越高。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进入高收入国家的阶段中,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会逐步提高。

再次,是“中心城市”的含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中国已经出现了(我前面所提到的)后工业化的经济发展特征:消费占比的提高伴随着服务占比的提高,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制造品的增长速度。而服务消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这种消费是不可储藏和贸易的,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不像制造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

比如理发、美容、看电影等等,城市比农村就更加有发展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大城市也比小城市具有发展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也不仅是简单的服务占比,从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角度来讲,中心城市都有更大的优势。

界面新闻:您觉得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陆铭:由于服务消费的特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定会借着整个经济更高水平的开放,能够吸引国内、国际客流来进行服务方面的在地消费的,其中就包括了旅游、文化、餐饮、会展、娱乐、商贸等一系列行业。

这就要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同时具备条件。

硬件条件,比如国际空港、客运、铁路等等,以此成为节点性并拥有国际的客流;另外需要有一些基础设施,比如展览馆、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国际商贸中心的商圈等等硬件。

而在软件方面,就包括环境质量、服务水平,尤其是外语的服务水平,以及消费的便利性,比如在支付方面、外汇的兑换方面等等。比如消费服务质量方面,如果出现了消费品质的不满意,投诉和法律的处理是否便捷;内容的多样性方面,特别是文化多样性,是否能够给来自各国各地的客流带来符合消费习惯的内容,比如展品、演艺是否国际化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内容提供。

现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所以在当前环境下,一个城市的数字化水平,特别是结合多种语言的数字化水平,也是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非常重要的软件实力。

界面新闻:目前来看,正在建设中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否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与国际上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这些城市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陆铭:总体上来讲,我觉得当前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初步具备这些条件的。但如果说完全具备,我觉得还没有。跟国际上一些大家公认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比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香港,不管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差距。

硬件的差距相对较小。从空港数量、中转国际航班起降的架次等等硬件指标来看,重庆和天津的会稍微低一点;在文化和体育设施这类硬件建设方面,广州有些指标上的短板还是比较明显,这也是硬件中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而北京和上海包括在商圈的建设方面都不输国际上的其他城市,尽管还有一点差距。

更加重要的差距是在软件方面。

首先,是在国际化的服务能力方面。比如外语服务能力,哪怕到了邻国韩国,在购物时导购员的中文、英文服务都是非常好的,更别说巴黎这类城市了;而在中国,一些比较重要的文体设施、商圈中,甚至是在上海,我们的外语服务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

第二,支付手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短板。因为人民币本身还不是完全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所以对境外人士来华消费也造成了门槛。

第三,就是内容,尤其是在演艺和文化方面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国际上一些比较大的城市,首先可以看到文化的开放性,日常内容方面,比如街头演艺,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基本上是没有的,成都稍微会好一点;高端内容方面,比如演艺会展,即使是好一些的北京和上海,和纽约、伦敦这些城市的音乐会、音乐剧、歌剧等演出的场次与国际化水平相比,在吸引游客上还是差了一大截。当然,这与语言障碍以及文化差异方面也有一定的关系。

第四,在政策方面,疫情过后,我认为中国未来可以对国际游客,特别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游客,更多地放宽一些过境签证,从而让他们在国内比如中转的时候待一到三天,这样也可以更加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

界面新闻:您一直强调城市群和城市圈的概念,在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问题上,是否也需要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建立好协调机制?如果是,应该建立成怎样的协调机制?

陆铭: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与都市圈的关系其实并没有很重要。因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是依靠核心大城市的。比如国际游客到了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这样的城市,他们的主要的活动范围还是在中心城区。

但是我觉得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中转功能,可以再进一步的加强。以长三角为例,上海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时,它可以围绕浦东、虹桥两个机场附近的商圈建设发挥中转时的作用,并依次递推到整个长三角。也可以提供一些中转签证,更好地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作用。

界面新闻:商务部推出了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试点,为什么要选择这五个城市?能否简单点评一下这五个城市各有什么优势,又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陆铭:首先是因为这几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比较大,另外除了广州以外也都是直辖市,可以说它们的总量和级别都是比较高的。同时,还有区位优势,这几个城市分别在东西南北,占据着特定区位的中心城市位置。

在这五个城市中,北京和上海的优势是最为明显的,从国际化程度、区位、历史文化的积淀等各个方面,北京和上海的条件最为成熟。与北京相比,天津的区位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另外,天津的经济体量、人口体量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也还是有一点劣势。重庆占据着西部的区位优势,但是从消费中心城市来看,特别是服务消费中心城市的角度来讲,以及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来看,重庆的优势没有其他几个城市那么明显。

广州的优势是,华南中心城市的地位、国际化的程度、接近于香港,以及它的综合文化教育、医疗等特点;相对来讲,广州在文化产业方面,比如会展方面的指标,与别的几个直辖市相比,还是有些落后。

界面新闻:除了这五个城市之外,其他哪些城市也有潜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陆铭:我会首提成都和深圳。成都消费中心城市的潜力非常大,没有入选第一批建设试点略显意外。成都的优势是它本身就是消费型的城市啊,文化积淀也比较深厚,城市氛围也较为开放,尤其是前面提到的街头演艺,又是西部的中心城市。虽然它不是一个直辖市,在入围第一批名单的时候没有把它列入,但是成都的条件是非常好的,甚至在文化、历史方面的条件要比重庆更好。

而深圳从经济体量、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地理位置上更加接近于香港,同时年轻人的活跃程度、国际化程度,我觉得都不输给其他几个入围的第一批的试点名单城市。

至于深圳为什么没有被列入试点,第一,这毕竟只是一个试点,没有进入试点的名单,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我觉得成都、深圳虽然没有在第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中,但都具备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条件。第二,在华南地区,广州的中心城市的地位还是超过深圳的,因为广州的历史文化传统更加深厚,千年商都的特征更加明显,同时又是省会,这种节点型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第三,作为国际空港,广州机场国际空港的吞吐量也超过了深圳;第四,由于广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广州的岭南文化也比深圳这个移民城市更加雄厚,它的文化产业比深圳文化产业更加发达。

如果再往下排,类似于武汉、西安、杭州,可能是一批具备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潜力的城市,但是相较前面几个城市来讲,它们的体量、国际化的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还是有些欠缺的地方。

责任编辑:邓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