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日报: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将新增6700亿电网投资 爱旭股份与江苏美科签订约110亿单晶硅片采购合同
导语:投资的关键在于选对了赛道,好赛道的应该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在时代背景下,产业方有产业周期,企业才有企业发展周期。目前“碳中和”的大势已不可抵挡,顺应时代趋势,梳理重要讯息,剖解投资机会,《碳中和日报》做您“碳投资”路上的小秘书。
本产品由优品投顾提供,机构编号ZX0111。
风险提示:本产品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旨在提供信息资讯服务。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重大事件梳理:
南方电网:十四五新增6700亿电网投资、115GW风光
日前,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支撑公司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助力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和港澳地区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南方五省区和港澳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划》紧紧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展开,明确了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总体架构,围绕支撑绿色低碳的清洁发电、建设安全高效的智能输电、建设灵活可靠的智能配电、建设开放互动的智能用电、推动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全面提升电网数字水平、建设安全贯通的通信网络、建设统一协同的调控体系、创新技术保障和市场机制等9大领域提出了38项重点任务。
据预测,到2025年,南方五省区全社会最大负荷将达到29500万千瓦,较2020年增加7960万千瓦。根据“十四五”负荷增长情况,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提出,“十四五”及中长期网架规划为:着力深化西电东送、拓展北电南送、接续藏东南、融合粤港澳、联通东南亚,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大平台。推动柔性互联主网架技术路线,新建直流受端以柔性直流为主,存量直流逐步实施柔性直流改造,逐步构建“合理分区、柔性互联、安全可控、开放互济”的主网架形态。南方电网将配电网建设列入“十四五”工作重点,规划投资达到3200亿元,几乎占到了总投资的一半。
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南方五省区将新增风电、光伏规模1.15亿千瓦,抽水蓄能600万千瓦,推动新能源配套储能2000万千瓦,到2025年,南方五省区电源装机总规模达到6.1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分别提升至60%、57%。
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投资近3万亿元
11月12日,《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总体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9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披露,“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这意味着, “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预计近3万亿元,高于“十三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2.5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的2万亿元。
国家能源局:推进2021年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
11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进2021年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推进本省(区、市)的“一体化”项目电源开发地点与消纳市场,按照“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的原则,优先实施存量燃煤自备电厂电量替代、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量入而出”适度就近打捆新能源。优先推进乡村振兴项目。优先考虑并重点推进相关脱贫地区“一体化”项目。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应充分挖掘和释放生产侧、消费侧调节潜力,重点通过引导用户积极性,最大化调动(或发挥)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加强源网荷储多向互动;可通过组织虚拟电厂等一体化聚合模式参与电网运行和市场交易,力求物理界面与调控关系清晰,划出与大电网的物理分界面;电力多能互补项目:应强化电源侧灵活调节作用,在不降低存量电源参与系统调节能力的前提下,重点通过挖掘配套电源的调峰潜力,激发存量电源调节积极性与潜力,优化配置增量调 节性电源或储能,进而实现各类电源互济互补。
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开展“一体化”项目评估工作,与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充分衔接,逐项论证明确“一体化”项目立项条件、消纳 条件、建设规模、接入系统方案、配套电网工程等,在充分 征求相关电力企业意见基础上,于 12 月底前择优纳入本省(区、市)电力规划。“一体化”项目接受相应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一体化”项目应根据系统运行需要和自身情况,响应电力调度机构调节指令,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并获得相应补偿,在紧急情况下可作为地区应急电源,为地区电网提供必要支持。
国家能源局发布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1%
11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0月份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达到66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较2019年同期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第二产业用电量45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
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8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较2019年同期增长15.2%,两年平均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第二产业用电量454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第三产业用电量11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9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
国家能源局:自备电厂应开尽开、保障电力供应
11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特急文件《关于强化市场监管 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今冬明春电力供应保障的通知》,文件强调,要督促自备电厂应开尽开。文件指出,各派出机构要督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强自备电厂监督管理,能源保供期间,电力调度机构和电网企业应督促燃煤自备电厂机组开机时间不得低于前三年平均利用小时数,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从电网购电量不得超过前三年平均购电量,购电价格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
上海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作正式启动
11月11日,上海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创新港顺利召开(这里简称为“1+6”)。苏州、南通、嘉兴、淄博、鄂尔多斯、宁东,以及上海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委、市交通委、市住建委等有关领导参加会议。其中,“1”是指上海相关政府部门;“6”是指:苏州、南通、嘉兴、淄博、鄂尔多斯、宁东六个城市。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表示,上海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上海城市群示范工作的正式启动,全国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项目真正拉开了帷幕。
《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发布
近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京唐港货物吞吐量逐年递增,车辆进港逐年增多,每 24 小时不少于 3 万辆重卡,利用氢能重卡在港口的示范推广是交通领域脱碳的重要抓手。《规划》同时从产业链建设、氢能示范应用、载体平台建设和节能减排发展四个方面提出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氢能产业体系,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装备制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三大优势产业板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趋于完善。到 2025 年,全市氢气产能达到 60000 吨/年,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厂达到 4个以上,电解水制氢总功率>480 兆瓦,制氢能力达到 30000 吨/年,基本培育成陆运和海外多元化的氢能供给市场。建成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重卡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形成制氢、储氢和氢能利用一体化特色氢能产业和上下游的涉氢综合服务产业,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10 家以上,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 500 亿元。
《濮阳市支持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发布
近日,濮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濮阳市支持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政策》从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搭建科研创新载体、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加氢站建设、加大应用试点示范和聚力引优做强产业链6达方面对氢能产业进行补贴。
本地企业转型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设备投资额度超过3000万元的,给予设备投资额的10%补助。对企业新研发的氢燃料特种车辆车型进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一年内实现上市推广的,按照销售金额的2%进行奖励,单个企业本年度内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涉及氢能产业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2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100万元;对从外地搬迁至濮阳的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给予搬迁费30%的补助和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开办费补贴。对新认定的国家、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30万元。
文山电力修订资产重组预案:拟置入调峰调频公司资产预估130~160亿
11月10日,文山电力发布公告修改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告显示,本次交易置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资产预估值130亿元至160亿元。文山电力主要业务将转变为抽水蓄能、调峰水电和电网侧独立储能业务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
爱旭股份:与江苏美科签订约110亿单晶硅片采购合同
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公司拟向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美科”)采购单晶硅片160,000 万片(上下浮动不超过20%)。本合同为长单采购框架合同,合同的签订有利于公司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保障公司原材料单晶硅片的长期稳定供应,符合公司未来经营需要。公司主要业务不会因本合同的履行而对交易对方形成重大依赖,不影响公司的业务独立性。
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下属子公司”)拟与江苏美科签订《硅片采购框架合同》(以下简称“合同”或“本合同”),计划于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向江苏美科采购单晶硅片160,000万片(上下浮动不超过20%),其中2022 年采购40,000万片,2023年采购60,000万片,2024年采购60,000万片。双方约定每月月底前签订次月硅片采购订单,约定次月采购/交付数量、采购单价及具体交付日期,故最终实现的采购金额可能随市场价格产生波动,实际以签订的月度补充协议为准。参考 PVInfoLink 最新公布的单晶硅片均价,预计该框架合同采购金额约为110 亿元(含税)。
协鑫2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投产
11月11日,保利协鑫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的FBR颗粒硅新增2万吨产能已于2021年10月底完成基建,经过严密的设备测试及相关系统调试,于2021年11月10日正式投产。这是保利协鑫首个2万吨模块化颗粒硅项目,对于保利协鑫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国能锦界公司14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开工
11月12日,随着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陕西省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的举行,国能锦界公司14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项目拉开开工序幕。国能锦界公司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目前拥有372万火电机组装机和1800万吨/年的配套煤矿。锦界公司依托“神府—河北南网”特高压通道,配套建设100万千瓦光伏项目、40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约95亿,计划2023年全容量建成投产。作为国家第一批以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锦界公司140万千瓦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利用现有输电通道,发挥火电项目深度调峰能力,依托电厂周边煤矿采空区、荒漠化土地资源开发新能源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输送清洁电源32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97.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93万吨,可有效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助力“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平高集团昆山储能电站首次调峰模式运行圆满成功
11月11日上午,从平高集团传出喜讯,由国家电网苏州电力公司组织的昆山储能电站电网调峰模式首次运行获得圆满成功,在运行当天便充分发挥了电网调峰的重要作用,仅4个小时便支援电网电力4.4万千瓦。
昆山储能电站由平高集团投资兴建,是国内最大的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整个电站相当于一座装机容量110.88兆瓦的小型发电厂。设计蓄电和供电容量超过19万千瓦时,相当于260万个普通充电宝的容量总和,可同时满足超过18万户居民家庭2个小时的可靠用电。对电网平衡起到负荷调节、频率调节作用。目前,该电站已纳入江苏电网源网荷储智能友好互动系统,用于电网调频、调峰和备用。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该站可实现10万千瓦负荷毫秒级响应,为大电网安全运行增添一道“防火墙”,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海优新材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0.04亿加码光伏胶膜项目
11月10日,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优新材”)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公告显示,海优新材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0.04亿元,用于年产2亿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项目(一期)、上饶海优威应用薄膜有限公司年产1.5亿平米光伏封装材料项目(一期)、年产1亿平米高分子特种膜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这是海优新材在今年下半年第二次宣布扩产项目。9月10日,海优新材连续发布扩产公告。一是与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关于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光伏胶膜倍增项目合同书》,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二是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签署《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20GW光伏封装胶膜项目投资协议书》,并在盐城经开区光电产业园(具体地址待定)设立项目公司盐城海优威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计划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东方日升:新增产能均为210产线
11月10日,东方日升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新增产能均为210产线,如遇客户特殊需求,相关产线可向下兼容生产,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对于上下游做全产业链布局,东方日升表示,公司去年年底收购聚光硅业是作为公司补齐产业链短板的重要举措,目前其年化硅料产能1.2万吨。未来,公司将继续通过聚焦电池组件主业,提升组件产能和销售规模,补足上游硅料及电池供应不足的短板,通过规模化、一体化、差异化提升主营业务利润率,改善经营业绩。
申能能创与亿华通战略签约
11月11日,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能创)与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就开展氢能领域长期合作,共促燃料电池发动机自主化和商业化进程签订合约,申能能创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叶褚华、新业务投资部负责人周怡、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副总经理宋海英等出席战略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申能能创与亿华通将在氢能生态项目建设、氢能产品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开展合作。依托双方资源及研发优势不断突破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瓶颈,全面培育可配适不同应用场景的氢能产品。双方将以北京、上海为突破口,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京津冀蒙、长三角地区商业化运营,并以市场为导向,带动全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健康发展。
申能能创在氢能储运设备及燃料电池开发等方面优势明显,公司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全面布局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完整的技术储备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亿华通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应用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双方将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全面深化氢能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创新协作,共建氢能产业新生态,共享氢能产业新机遇,共启氢能产业新时代。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