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错了?还是市场对了?
作者:张锐
无论是市场还是美联储,对于通胀的判断都在主观上打上了不少“猜”的成分,但二者一定不会都对。
张锐
10月份美国的通胀率同比劲涨6.2%,连续5个月超过5%,且破了过往30年的最高历史纪录,同时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4.6%,同样创下30年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对此,美联储将提前加息的市场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有关美联储误判通胀走势的推断也不绝于耳。
从今年3月开始,美国的通胀就开始拐头向上,一举突破美联储眼中2%的政策底线,至5月份,通胀突破5%,至今依然没有放慢脚步。对此,美联储11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作出减码缩债的决议,也算是对物价过热的一个态度回应。不过,鲍威尔在这次会议上也明确告诉市场,减码购债的时机对加息没有直接信号意义。看得出,尽管有10月通胀数据的施压,但要想让美联储放弃“初心”来个180度的政策大转弯而提前加息似乎并不容易,但由此也可进一步看到市场与美联储之间的博弈与分歧。
首先,市场反映的是短期现象,美联储需要观察的则是长期走势。不错,已经连续七个月走高的通货膨胀让很多市场分析人士绷紧神经,并给出继续看高通胀的预期,但美联储认为物价上涨只是一个短期表现,并不具有长期效应,而且去年确立的“平均通胀目标制”已经明示短期内对物价超出2%是可以容忍的。何为长期?经济学界定是一年以上。就此市场也一定会发问,长期是否意味着时间上无节制的永远?对此,鲍威尔的最新解读是,高通胀将“持续到明年”,而且到2022年第二或第三季度价格上涨会放缓。对比之下,现在物价仅上涨了大半年时间,自然就没有到美联储该出手的时候。
其次,市场盯住的是单一目标,美联储侧重的是关键目标。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将通货膨胀作为调控的第一目标,只要出现了物价的过快上涨,往往就会从资金价格与货币流量上进行干预,这种政策目标导向也让市场对物价显得十分敏感。不过作为一种政策视角矫正,美联储的目光如今却没有全部聚焦到物价上面,更多的却是在意就业与经济增长两个指标的实质性改善。对于美联储来说,除了看到失业率下降之外,更要发现劳动参与率回复至疫情的63%以上的事实,同时经济至少出现两个季度以上的环比增长。而在这些目标出现之前,即便是通胀还在制造压力,也并不足以令它断然踩下货币政策“刹车”。
再次,市场评价的是物价结果,美联储关注的是事实归因。不仅通胀指数刷出阶段性历史新高,而且从汽油到新车和二手车以及家具、房屋租金等都出现全面性上涨,同时,因许多工作岗位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工资上涨也在推动相关产品与服务价格的加快上涨,由此,成本推动式与需求拉上式成为了许多市场分析人士眼中的美国通胀镜像。但是,美联储认为物价上涨最终是由产业链与供应链的不畅所引起,比如新冠疫情使得本土产能被抑制,芯片短缺导致汽车价格上涨,国际海运受阻导致海外消费品供给的中途或者在港滞留等,而且美联储相信所有这些都是短期现象,长期看都会得到恢复和改善,进而也可以令物价回落到货币政策的范围之内。
最后,市场担忧的是未来物价曲线还会变陡,美联储不能忘记的是过去教训之痛。美国即将进入假日季,11月的感恩节和12月的圣诞节很可能从需求端进一步拉动物价走高,而且基于目前通胀情势,有人甚至担心美国说不定会重蹈上世纪70年代恶性通胀的覆辙。作为货币政策的中枢,美联储当然看到了这些,只是美联储做决策同样也会检视一下走过的路程。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2013年开始缩表,标普500指数一个月之内发生下挫5%的“缩减恐慌”,不仅如此,2016-2017年美联储三次高频加息,随后2018年第二季度经济出现快速回落,并最终迫使美联储在次年重启降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回过头去看,无论是市场还是美联储,对于通胀的判断都在主观上打上了不少“猜”的成分,但二者一定不会都对。如果市场一方猜错了,法不责众,到时谁都会寻找另一种理由为自己当初的判断“证伪”,可若美联储错了,白纸黑字与权威官宣怎么也抵赖不了,至少因此难逃一个无能与失职的道德骂名,甚至美联储的金字招牌也不得不为此蒙羞。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