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青年绿色行为报告:除了偷能量,这代人都是怎么环保的?
来源: DT财经
作 者 | 唐也钦、郑晓慧、陈海舟
数 据 | 董道力、周源颖
设 计 | 戚桐珲、郑舒雅
近一年最受多行业关注的词儿大概是——“绿色”。
从品牌到平台,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绿色消费。在消费的前端,服饰品牌开始更多使用回收材料和研发可持续材料,汽车市场上新能源的市占越来越大,连食品行业都推出了多种多样使用植物蛋白的产品……
而在后端,以包装回收为主的绿色行为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刚刚过去的双11购物狂欢节,不再强调总成交额,而更在意从生产、消费到物流体系的减碳能力,比如一个包裹经过绿色旅程后到底能减多少碳。
在“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这些动作的迅猛程度并不让人意外。
但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在这场越来越强的绿色风潮中,他们的角色、态度、行动到底是怎样的呢?
前些日子,我们和菜鸟共同发起“2021当代青年绿色成分大调查”,希望以快递包装回收为切入点延展至多个生活场景,去了解大家的绿色环保生活观,也从数据之中去探寻一些 “共同环保”新的方向和可能。根据调查回收的2001份有效问卷,DT财经和菜鸟共同发布《2021中国青年绿色行为报告》,以下是这份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几大看点:
#01
大背景下的“微环保”洪流
在我们的调研中,有随手减少浪费和循环使用的习惯的受访者超过了7成,会进行一些环保互动(捐步、捐积分等)和倾向购买绿色商品的受访者超过半数。
这是普通人的环保缩影,对他们来说,环保不是沙漠植树,也不是雨林防护,更多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去做出一些努力,我们称其为:微环保。
{image=1}
就在这些“微环保”行为中,依然有分明的行为特性,我们依此划分出了四大主流环保人格画像:“低调执念者” “野生循环家” “积分收割机” 和 “绿色买单人”。
低调执念者:
超7成受访者有微环保的“强迫症”,有些“处女座”附体,他们出门必须随手关灯、吃饭尽力干掉最后一粒米、空调严控26摄氏度……他们日复一日的节约行为不是刻意环保,而是DNA里的一段执念,是自己可能都没察觉的每日仪式感。这与贫穷或富有无关,他们什么时候都会关心灯关没关。
{image=2}
野生循环家:
有自己的生活经济学理念,看到塑料袋就要囤起来,虽然现在好像没有用,但他们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以后用得着;拿到快递会善待包装箱,箱子一定攒起来或者留在驿站,下一个来寄件的人还能再寄一次。他们致力于让每一样物品都能多次使用,无限循环,发挥物品的最大价值。这些行为曾被认为是上年纪人的标签,但现在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而且从个人的物质安全感向着环保价值感转移。
积分收割机:
是童心未泯的游戏玩家,又是一群很务实的家伙。即使是环保,他们也要在新鲜有趣间进行,不走寻常路——毕竟每走一小步,就能积分一大步,他山能量,也能给自己浇水;关键是在为环保做贡献的同时,又给自己谋到虚拟或者实体的奖励,完美双赢。
绿色买单人:
是真的会为绿色付出真金白银的人,是与众不同的新型“环保成分党”消费者。别人购物看款式、价格、计算性价比,他们购物的步骤里还会加入看环保标识,了解面料的环保含量,甚至买单背后的概念和故事。他们坚信:消费,也能做环保。
#02
普通人的环保理念:
不啻(chì)微芒,造炬成阳
在这些不同的环保人格画像背后,却有着非常趋同的环保认知。
人们将环保这件事定义为“普通人也能参与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方式(75%)”“低碳趋势对公民的基本要求(60%)”和“生活向善的小举动(58%)”。
{image=3}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环保不是为了他人的眼光,也不是给自己立人设,而是真切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变得更好。
提及这代年轻人,我们常常绕不开个体化浪潮,人人都要为自己而活,更关心自己的小世界,对于服从命令、迎合集体、牺牲自我的准备越来越低——这似乎跟为社会做贡献并不沾边。
但如今受到疫情的冲击,再加上越来越频繁的地缘与文化冲突,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更多人,强烈意识到自己与大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整体出现了更强的国家和文化认同,还有社会责任感。
当个体化浪潮跟集体的责任和认同思潮碰撞在一起,就出现了微环保。
人们想为大环境做贡献,因为明白这与自己紧密相连,却又十分在意个人生活,希望原本的品质和节奏不会被打破,于是将环保嵌入到自己正常的生活轨迹中,两边兼顾。
#03
电商时代的新痒点:
中国年人均59个快递,包装回收从谁做起?
人们普遍过上微环保生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越来越集中地体验到现代生活另一面的困扰。
以消费为例。蓬勃的线上消费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体验,它让消费者感受极致的丰富和便捷。但另一面,这也给生活带来新的负担。比如说随着下单而到来的、越来越多的快递包装,囤着占地方,普通生活中纸箱使用场景又没那么多,很难在自己家内循环利用,于是只能不断地取、堆、拆、扔。
从数据里,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到快递包装高速增加。2011年,我国总快递量是36.7亿件,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膨胀到833.6亿,年人均59个包裹。
而具体到个人生活,90后是整体收取快递最多的群体,近半数90后每周要收4个及以上快递,更有10%的90后一周收快递超过7个。
{image=4}
快递数量越来越庞大,对普通人来说感觉有点“痒”,包装物源源不断,没有严重影响生活,只是处理起来有些麻烦。
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已经有点“痛”了。依照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CEC)的调研,目前快递行业每年产生废弃物超900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
如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最紧要的时代命题之一,普通人逐渐意识到,现代生活中让我们有些“痒”的细节,积少成多,都变为环境沉重的负担。而这些对环境会产生影响的问题,未来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于是开始有更多人采取更主动的方式来改变这些细节。
#04
从动嘴、动手,到动钱了:
90后是绿色消费意识最强的群体
前面我们提到“绿色买单人”,这样的人已经不算小众。
在我们的调研中,超7成受访者在日常消费中有主动关注产品/品牌的绿色属性的行为。更具体来看,3成已经是比较坚定的绿色消费者,日常消费基本都会主动看产品是否环保;4成不执著于追逐绿色,但也开始展现出环保消费的意向,偶尔会主动关注。
{image=5}
从选择主动关注商品绿色属性的比例来看,90后是绿色消费意识最强的群体。
#05
快递包装回收的一个真相:
70、80后回收意识更强
与绿色消费意识的觉醒程度相比,大家在处理快递包装环节的环保意识明显更强。
在我们的调研中,近8成受访者有回收意识,平时处理快递纸箱的方式包含“放到可回收垃圾分类区或菜鸟驿站回收点”。
{image=6}
具体来说,与90后和Z世代相比,85后、80后和75后中有更高比例的人会考虑将快递纸箱送到回收点,跟年龄对应,已经工作的受访者,会考虑回收纸箱比例略高于还在学校的朋友。
这也可以理解,年轻人流行“微环保”,希望在正常的生活轨迹中加绿色来实践社会责任,比如消费时考虑绿色标识。如果环保会额外增加环节,大家就会犹豫;一旦开始犹豫,离放弃也不远了。
放在回收这件事上来看,对于忙碌一天回来只想躺倒的年轻人,回收点如果离家太远,需要拆完快递后特地出门,就很容易被劝退。从这个角度来看,倘若能够在取快递时解决回收问题,减少多余环节,年轻人会更愿意参加。
分城市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受访者整体将回收纳入快递纸箱处理备选项的比例更高。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一线城市的“环保循环症状”都不明显。平均值低是因为城市之间也有参差。得益于整个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大力推进,上海受访者的快递纸箱回收选择比,就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
{image=7}
不同人群有些差别,但整体来说,在快递包装处理这样的日常活动中,人们的环保意识已经很高。
这得益于国家垃圾分类的宣传和试点工作落地,再加上企业积极参与推广和实践,比如菜鸟自2017年就在菜鸟驿站推广“回箱计划”,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只是,我们也注意到,还是有超过3成的人,会将“扔到垃圾堆,直接丢掉”作为处理快递纸箱的一种方案。同时,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把“回收”作为处理快递纸箱的唯一选择。
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鼓励或帮助更多人参与到日常环保循环活动中来?阻碍大家真正践行回收的点在哪里?这是我们和菜鸟等希望持续推进绿色环保的商业力量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06
吸引更多人环保
这3种姿势更有效
所以,本次调研最后部分的重点是:从个人感知的角度出发,什么样的环保活动能让人们更愿意投入?
近7成受访者表示更愿意参加“方便的”环保活动/行动,其次则是“有趣的”和“能够看到反馈的”。
{image=8}
如果将环保活动进一步具化到“快递包装回收”,再将要素进一步细化,结论也相似。
能促使大家更愿意参加活动的第一要素仍然是“方便”,要求“距离更近,出门时顺手可以投递”。第二具有吸引力的要素是“提醒:取快递时需要有明确指引”,也指向回收活动更加容易和顺畅。
对于不同的人群,各个要素的吸引力会略有不同。按照大家的答案,我们总结出三类快递包装回收选手。
{image=9}
第一类是“效率型回收选手”,这类选手在快递包装回收大业中“势力”最强,他们看重快递回收活动的方便程度和明确指引,追求不费力气、不走弯路的回收体验。相对于其他群体,女性以及更年轻的朋友中“效率型回收选手”比例更高。
第二类是“激励型回收选手”。随着年龄上涨、所处城市线级下降,就更加“实在”。日常当然也愿意环保,但如果能获得实物奖励,那么积极性会变得更高。
第三类是“仪式型回收选手”。在快递回收包装的大潮中,这个群体不是主流。但是我们注意到,随着受访者的收入增加,会因为打卡这种仪式感而提升活动积极性的比例就越高。
#07
环保动员新实践:
快递包装换鸡蛋
如果一项环保活动能强化以上要素,是否就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呢?
为了促动更多消费者在菜鸟驿站参与快递包装回收和循环使用,菜鸟早在2017年双11就发起“回箱计划”,号召消费者在菜鸟驿站取快递的时候,将快递包装留在驿站,以便再次寄件使用。
在我们开启这次大调查的同时,菜鸟联合天猫共同发起了2021年双11“回收快递包装,全民领鸡蛋”的活动,只要在取快递时将包装留在菜鸟驿站并扫码参与活动,就能领取鸡蛋。
{image=10}
在这次活动中,共发放750万枚鸡蛋激励快递包装回收,还有1万菜鸟驿站试点旧包装循环寄件送券活动,此外,菜鸟还上线“个人减碳账单”、最大范围鼓励和推动快递包装回收,让个人的绿色物流贡献得以量化体现和可被分享。
回过头看,这次活动同时具备了吸引三类回收选手的要素:更多驿站网点提供回收服务,提升大家的回收“效率”,送鸡蛋是一种“激励”,“个人减碳账单”则代表“仪式感”和“公益感”。
用结果来验证,也确实有效吸引了更广泛的参与:在今年双11期间,有480万消费者线上线下参与绿色回收,基于菜鸟绿色物流全链路,共发生超18亿次绿色行为,菜鸟和商家、消费者,一同为社会减碳5.3万吨。
写在最后
在报告的结尾,我们想尝试对当前个人的环保趋势做一些总结。
在回答“你参加菜鸟驿站快递包装回收活动的动力是什么?”时,大多数人选择“能够支持环保,为美好社会做一点小贡献”。在年轻人中,还有3成左右参与回收单纯是因为“随手”,不需要特别的动力。
{image=11}
而那些没有参加快递包装回收活动的人,被问及原因,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或周围没有方便的场所(比如说菜鸟驿站)——不是不愿意,而是没有便利行动的路径。
看完大家的答案,我们更能确定年轻朋友们对绿色环保生活的现实期待。
总地来说,普通人愿意积极环保,但并没有为自己的环保行为赋予崇高的意义,再加上时间与精力又常常被纠缠在繁琐的现代生活中,更倾向于微环保:“方便”和“随手”最为重要;如果没有那么方便,但环保活动中的“有趣”、“激励”等能平衡掉被打破的日常,很多人也愿意参加。
从这个角度来看,推动更广泛的环保并没有那么难。拥有更大力量的平台、品牌或机构,只需要设置更明确的指引和更顺畅的流程,就能让人们愿意主动在生活中加入更多“绿色成分”。
毕竟,平凡人,也期待做英雄事。
责任编辑:李墨轩
高峰期4成游客会购买文创雪糕 商家:现在40一支不算贵
来源:电商杂志五环视频【#高峰期4成游客会购买文创雪糕#商家:现在40一支不算贵】近日,各大景区先后推出文创雪糕,“全国文创雪糕大赛”在持续上新。目前有景区最高已实现40%的转换率,“每3个游客就有一个买的”。山东模具厂家表示:已制作包括故宫、三星堆等文创雪糕模具,最高开模费达2万多元。“有商家一个雪糕卖40多元很正常,工料各半,各种附加包装都是成本。”责任编辑:张玫0001蛋壳“漂流记”:从高光上市到市值归零的455天
来源:镁刻地产4月6日晚,纽交所宣布已决定启动程序,将蛋壳公寓摘牌。蛋壳公寓市值归零了,这个曾经的长租公寓头部企业终究没能等来发布第二份年报的时刻。在资本市场的455天里,蛋壳以仅有的一份年报和连带着“爆雷、跑路、限消、还钱、破产”等字眼的特有“战绩”终了局。长租公寓行业已然变了天,从最初的扩张时代到理性发展,蛋壳公寓走完的这一程,无疑是行业轨迹的绝佳探索样本。{image=1}100012021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20% “新政”强调产品安全性
2021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20%“新政”强调产品安全性作者:祝嫣然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除了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额度进行调整,2021年新政将更多从市场秩序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进行约束和指导,比如: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违规建设等乱象,加大僵尸企业退出力度,强调安全生产等。0000杭州史上最大“摇号潮”:10万人抢房 冻结资金千亿元
2月5日一大早,王女士紧盯着微信小程序“杭州国立公证处官方摇号查询”平台。当天早上8点,滨江“观品”率先摇号,拉开了杭州楼市史上最大开盘潮的摇号序幕。9万“分母”“观品”某置业顾问在380多人的微信群里,发出了现场摇号的照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