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644

拜登基建法案对美经济正向效应尚待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11-18 03:34:390

原标题:拜登基建法案对美经济正向效应尚待观察

肖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在经历了近乎漫长的博弈后,当地时间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终于在白宫将“基础设施改造法案”法律化。考虑到两党博弈对施政者的掣肘,法案正式签署被美国媒体称之为拜登的巨大胜利。

基建法案核心是更新美国陈旧的基础设施。就披露内容来看,这项高达1.2万亿美元的投资将主要集中于维修美国日显破旧的公路桥梁、市政供水设施、充电基础网络,以及提供更快速的互联网宽带。

事实上,在瑞士某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基础设施排名中,美国排在第6位,中国排在18位。美国先进的基础设施主要源于美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如19世纪40年代纵贯东西大铁路的修建,二战之后全国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以及上世纪末为人所熟知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可以说,美国经济的腾飞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密切相关。

虽然美国的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排在世界前列,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则是,在“财政联邦主义”(Fiscal Federalism)制度设计下,居民完全能够通过迁徙,寻找到最大化其本人效用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这使得美国政府缺乏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换代的能力,导致了美国基础设施的相对陈旧。但对于财政捉襟见肘的美联邦政府来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很容易招致来自多方的质疑。

宽松货币可能将逐渐让位于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美国联邦政府财政统计显示,2020财年赤字高达3.1万亿美元,而2021财年上半年(2020年10月-2021年3月)赤字已达1.7万亿美元。为应对疫情的经济刺激计划,又加剧了美国财政危机。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1年美国全年赤字可能高达GDP的15%,占全球总赤字40%,为全球最严重国家。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财长耶伦自上任以来一直呼吁两党投票解决债务上限问题。毕竟,债务危机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历史上并不罕见。

如果梳理此次新冠疫情发生后美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路径,很容易发现一个熟知的规律,那就是美国经济政策的工具箱,基本遵循了IS-LM的分析框架,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在经历了持续数月宽松之后,美国货币政策似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路口,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0月末CPI自30年以来首次破“6”,达到了1990年以来最高值。在远超预期的通胀面前,宽松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已是大概率事件。

但美国经济是否就此再次进入上升通道仍有待观察。美国政府经济干预的工具箱,无外乎财政和货币。虽然持自由放任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具有高度稳定性,政府应该尽量不干预或少干预经济。但从货币主义学派的发源地美国来看,在围绕财政政策总供给曲线是水平还是陡峭的漫长争论中,凯恩斯主义者显然占据了上风。在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再度让位于凯恩斯的需求管理主张。

在不断飙升的通胀面前,一向以独立著称的美联储也不得不调整政策以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但此时继续推出积极财政政策就一定有效也并不是铁打的共识。财政政策一向被视为各国政府在应对经济不景气时的工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提出的有效需求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可以自短期内形成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实际上,得益于强有力的一系列经济刺激,今年二季度美国GDP已经超过了疫前水平,此时推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对美国经济正向效应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但一个确定数据是,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粗略估计,随着这份基建法案推动实施,未来十年美国的联邦预算赤字有可能将推高至2560亿美元。

这给了乐观者们一盆冷水,毕竟,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在悄无声息中发生。对于高悬债务上限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美国政府来说,如何确保实现更美好的明天,还有很多未知变量。

但有意思的是,现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既是一个在美国拥有良好声誉的经济学者,更是美联储前任主席。从其多次就债务上限问题的发声来看,这位美联储出身的财长还是保持了学者一贯的冷静与理性。在经济全球化已是不争之事实的今天,这位美国经济的舵手,也多少给了我们一些期待。

(编辑:洪晓文)

责任编辑:李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