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母校三落三起 我的路同样充满曲折和困难
11月14日,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大会在石牌校区邵逸夫体育馆举行。作为教师代表,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苏炳添在会上发言时称,很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校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
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成为第一个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也打破了亚洲纪录。
“暨南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苏炳添坦言,2009年,他考入暨南大学,先后获得了本科和硕士学位。2018年,他正式成为暨南大学的一名教师。从赛场到课堂,从起跑线到讲台,他在暨南园完成了人生许多的转折,实现了许许多多的梦想。
“我也很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校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苏炳添说,暨南大学是一所饱经风雨沧桑的大学,从南京到福建,从上海到广州,历经三落三起。“我跑进9秒83的路,也如母校走过的路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困难。我的身高只有1.72米,100米要比博尔特(牙买加运动员)多跑7步。我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和别人站到同一起跑线。”
苏炳添2014年时决定更改起跑脚,“连睡觉都在想着跑步的节奏”,到2019年遭遇腰伤和骨裂困扰,“年过30岁的我像一只漏了气的气球。”苏炳添说,每次经历困难时期,暨大都给予他巨大支持。
在发言中,苏炳添感谢学校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培养。他表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世界其他选手可以做到的,亚洲选手一定可以做到,中国选手一定可以做到。如今作为一名暨南大学的教师,苏炳添希望能涌现出更多能够继续挑战亚洲极限的中国短跑运动员。“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亚洲选手、中国选手可以站在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起跑线上,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暨南人在世界舞台上跑出‘中国速度’、跑出‘中国风采’!”(转自11月18日《中国体育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