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碳减排应启用市场机制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21-2022)今日在北京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验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出席并演讲。
谈及明年的经济运行,李稻葵分析认为,来自于国际上风险,第一个风险是美联储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有直接影响,这也会影响到国际市场的外部需求。
第二个风险是产业链重组的风险。因为现在发达国家反复在呼吁,要把部分产业拉回到自己国家,避免产业空心化。“因此产业链布局很大程度上在明年逐步凸显,很多的订单甚至于很多工厂会逐步的挪到其他国家去,这一定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他说。
第三个风险是低碳风险。李稻葵分析称,发达国家现在是“三产”为主,这些国家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远远比我们小,这些国家出于政治考虑和各种各样的压力,想方设法要减碳,减碳成本不成比例的压在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基础上。
那么如何应对这三大风险呢,李稻葵认为,必须要重启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他给出两个增长点。
第一,加快城镇化。李稻葵分析称,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4亿多人口进入到中等收入水平,10亿人口还没有迈入中等收入水平,这10亿人口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10亿人口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受了比较好的基础性的教育,很多都完成了九年的义务教育,而且总体上讲是非常健康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和其他新兴市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同龄人相比是干劲十足的,是有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为了更加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精神,这是非常难得的。
“这10亿人口中的大部分年轻人,要想方设法给他们创造一个增加收入,把他们纳入到现代经济生活的轨道中的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关键之关键还是城镇化”,李稻葵说,这件事如果不能在未来几年解决好的话,房地产的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等等,都难以解决。
第二个增长点是产业升级,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等,需要营造适当的环境。
怎么才能够把新的增长点打造出来呢?李稻葵认为,需要重新研究“政府与市场经济学”。“这是我最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努力和一流专家、包括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一起合作,我们要打造的一个经济学的新分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说必须把政府变成任何分析当代经济活动的中心,这就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初衷”。
他给出建议,在城镇化方面,政府的角色极其重要。“现在阻碍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张开双臂欢迎外来人口”,李稻葵分析称,地方政府是理性的,必须要解决他们的激励问题。
“地方政府必须要提供公共服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这么高,哪来资金提供公共服务呢?”,李稻葵说,“背了这么多的债务,地方政府难以为继,天天忙于应付还债,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兴奋点转到吸纳外来人口、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公共服务上呢?所以,这些激励都没有做到位”。
李稻葵认为,可以一次性的将地方债转换成国债,给地方政府减负,同时给地方政府新的激励,让他们专心致志打造新增长点。
“还有一个好处,我们的债务利率下降了,因为国债信用高,这时候也给地方政府减负了,暗债变成明债变成国债,人民币国际化也能推进了,因为国际上很多投资者是认我们的国债的,我们的国债水平仅占GDP20%左右”。
而在绿色低碳问题上,李稻葵认为,本质上讲就是要政府启动并培育绿色低碳市场。
“低碳的问题,无非是两个思路,目前我们是第一个思路,限制数量,我给每个部门算一个排碳的量,戴一个帽子,有了这个量以后你去做交易,这个碳市场就做起来了。这是以数量为主的。另一个量是价格,我不定各个部门的排碳量,但我给碳定一个价格,只要是用了煤就给你按照每一克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定一个价,只要用了汽油和天然气就给你定个价,然后让这个市场运转起来”。
李稻葵显然更倾向于后者,“如果把煤炭的价格定好了,很自然钢铁厂就会以比较高的价格,带着碳价的价格购进煤或者焦炭,钢的价格就会上涨,价格是传递的,税务的负担是传递的。在经营一段时间后会发现,钢铁的价格有可能下降,水泥的价格下不来,因为水泥不能回收。所以在水泥厂生产的过程中必须生产新鲜水泥,而钢厂不一样,一旦钢的价格上去了,二手钢的价格就会起来,很多钢厂就会回收二手钢,二手钢进来后炼钢过程中用的碳就少了,钢的价格就会下来,钢铁行业就会发展,钢铁产量就会上来,钢铁产品上来后就会逐步取代水泥。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我们现在一搞减碳就是运动式的,钢铁要减碳,水泥要减碳,电解铝要减碳,殊不知铜是应该增加的,因为电动汽车用铜,钢铁应该是增加的,水泥应该下降的,这个谁也算不清,一万个发改委也算不清。怎么办?启动市场机制,培育市场,发改委去匡正这个市场,这才是我个人认为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给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正确的指导”,他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