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1786

小微企业在上海“德必外滩WE”创业园遭遇“容身难” 租约没到就装修断电关厕所

中国青年报2021-11-22 08:45:321

租约没到就装修断电关厕所 小微企业在创业园遭遇“容身难”

90后创业者小薛开办的茕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4月底入驻位于上海南京东路外滩的“德必外滩WE”创业园,然而不满4个月,他就收到了一份由园区运营方德必经典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出具的解除租约的通知,告知将在9月3日解除租赁合同。可租约明明签到了2022年5月。

小薛不愿搬家,但他的公司随后遭遇了尴尬——创业园开始装修他所在的楼层,公共使用空间出现了停电、临时停水、卫生间锁门等情况,地毯被拆走,吧台和公共会议室被拆除,办公室门外也堆着建筑垃圾。创业园还发函要求其签署“承诺书”,以防其在媒体公开报道纠纷折损园区名誉,违反承诺要罚款10万元。

“现在搞文创、搞实体,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直在搬家。”小薛对记者说。

遭遇类似尴尬的,还有同样位于“德必外滩WE”创业园9层的芈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一个原创文化项目入选了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是上海入选项目中为数不多的小微文创企业项目。

每次开灯,还要用微信通知物业

“德必外滩WE”创业园,是2021-2022年度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楼宇,隶属于德必集团。11月16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靠近外滩段的这个创业园的9层。与装修精致的其他楼层不同,根据走廊上张贴的、落款时间为9月3日的告知函内容,“9层公区”(即公共使用空间——记者注)正在“维护改造”。

正在改造的区域,目前只有芈知和茕旌两家公司尚在办公。原有的公共前台空间,经拆除后只剩下一张旧桌子,地毯已全部拆除,供休憩用的沙发、桌椅也全都没有了。公共会议室已全部拆除,长长的电线从屋顶掉落悬在楼层中间。公共卫生间门上贴着“正在维修”的告示。

芈知公司创始人朱瑞晓告诉记者,9月15日至10月20日,这里的公共空间遭遇了停电。她曾向上海市市长信箱投诉过物业停电、关闭公厕等问题,得到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办事处的重视。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在10月20日左右得以恢复公共区域的供电。

对此,具体办理此事的外滩街道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便接受媒体采访。

就在芈知公司大门旁约两米处,两块装修用板材,挡住了这家公司与公共空间用电开关之间的去路。“每次开灯,都是我用微信通知物业‘麻烦开下灯’。”

朱瑞晓向记者出示的公共区域监控记录显示,11月15日,走廊灯从18时24分至18时26分,仅亮了两分钟,就又暗了。

但德必园区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共区域仅有3盏灯停电,停电时间为9月3日至10月22日。停电原因是防止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

朱瑞晓告诉记者,9月12日下午,除了公共区域,公司的办公区域也出现了停电。整栋楼都有电,只有这两家拒绝搬走的小企业办公区没电。她多次向物业反映无果,第二天报了警,随后,上午10时左右恢复了办公室供电。

朱瑞晓说,因用电、如厕、用水不便等问题,她的公司从9月15日起,放假了半个月。

茕旌公司的小薛向记者出示了建筑垃圾堆放在办公室门口及隔壁会议室的照片。他称,恰逢公司拟引入投资人阶段,“人家要来尽职调查了,我们办公室门口就是一堆垃圾”,对公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园区方面向记者介绍,该园区给过芈知、茕旌解决方案。简而言之,就是为两家企业提供位于6层的办公空间。根据9月6日提供的最新一套方案,芈知、茕旌可以整租6层一处面积为274.02平方米的办公室,整租价格为每月70731元;也可以将该区域按照66平方米和128平方米进行分割租赁,分割租赁后,合计月租为50076元。同时,6层办公空间直到明年5月原租约期满前,都按照原价4.7万元收取。

根据此前的租赁协议,两家公司合计月租约为4.7万元,且均按照要求每两个月支付一次,至今未断。

朱瑞晓和小薛告诉记者,他们都去看过6层的空间。如果整租续租,价格要比原先高出近50%;如果还按照原面积原价分割租赁,他们没法设计大型玻璃橱窗以展示自己的文创产品。因此,两家公司都要求继续原租约,直到明年5月31日,且在8月23日便回函给园区方面明确“要求按照原合同继续执行”。

德必园区告诉记者,园区已与两家创业公司先后沟通过10个版本的解决方案。至于9层装修、公共区断电的问题,装修前曾告知两家公司负责人,且“获得对方允许”。至于公共卫生间停用、建筑垃圾堆放等问题,均为装修期间出于安全和施工考虑的必要措施,后期都给予了解决。

园区方面表示,目前两家租户仍享有与园区其他客户一致的服务保障。而如果两家公司愿意搬迁至6层,园区愿意承担搬迁费用。

但朱瑞晓告诉记者,园区在装修开始前并未给出前述方案,也并未提及临时解除租约的搬迁补偿相关内容。记者查询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发现,对于德必园区进行公共区域装修或单方面提出解除租约的行为,并没有相关条款提及赔偿或进行约束。这也正是两家小微企业的维权难点——共享办公空间提供者并未承诺标准的共享空间服务,公共区域怎么弄,全由园区说了算。装修期间,德必也多次告知两家公司,对公共区域进行装修、改造,是园区的权利。

朱瑞晓告诉记者,自己处于“有苦说不出”的境地,“其实就是在按时付房租的情况下,遭到了园区的变相驱赶。”

奇怪的承诺函

10月12日,芈知、茕旌还收到过德必公司工作人员的电子邮件。大致意思是要求两家公司签署“承诺函”,如接受媒体采访,“内容涉及德必,需签署承诺函”。

这份“承诺函”中要求,两家公司在媒体采访日前3个工作日,协调德必公司与相关媒体对接,获取采访内容提纲;两家公司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得侵害园区品牌方的合法权益。此外,这份承诺应为“不可撤销承诺”,两家小微企业如违反承诺,须向德必公司支付违约金10万元。

对此,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海钦向记者指出,提供符合法定要求及租赁合同约定条件的适租房屋,是出租人应尽的义务,若“装修”等行为对承租人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实质性构成对房屋租赁合同的违约,承租人可选择通过法律途径依法主张权利。而“承诺函”是否在双方间发生法律效力尚有待商榷,“组织和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边界内,求助于媒体对有关争议据实报道,是实现社会监督的应有之义,依法不得予以不当限制。”

小微文创企业之困:为他人做嫁衣?

朱瑞晓介绍,自己创业大约3年时间,经历了多次搬家。

最开始,她在位于上海杨浦区的一家共享办公空间办公,租金约为每月2.76万元,因听说该办公园区可能会倒闭,迅速搬离;2020年4月8日,她又在一通紧锣密鼓的装修后,搬进了位于黄浦区宁波路1号的共享办公空间,但两周后该空间就宣布关门,她的租约被转至“德必外滩WE”。没想到,刚刚搬过去没多久,她就又要面临再次搬迁。

“特别不稳定。在这种毛坯房环境下办公,一来有员工流失,二来又没法面试招人。”朱瑞晓说。

无独有偶,总部位于上海市中心长乐路的一家文创企业创始人小李,这两天也面临着公司搬迁的问题。他所在的一栋颇具上海特色的老洋房,将被整体转租给一家医美公司,老洋房内原有的几家小公司都面临着搬迁。小李说:“近几年,政府层面大力扶持文创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很多政策给到文创类的创业园区,而这些园区通常刚开始希望小微企业入驻,到后来,就想转租给其他门类、税收贡献更大的大公司。”

小李告诉记者,近年来对文创行业进行扶持的氛围越来越浓。特别是上海市区一些颇有情调的老楼,所有权人很多为国企,而这些国企也从服务大局的角度,把地段位置绝佳的老楼租赁给“文创创业园区”,以扶持文创行业的发展。以“德必外滩WE”创业园为例,这栋楼的业主就是国企王宝和大酒店。

但在“二房东”们的实际操作中,小微文创企业很有可能“为他人做嫁衣”。“一开始要做文创园,都让我们这些小微公司进驻。有时我们还要配合园区接待各级部门的检查。时间长了,如果有大公司要来,肯定得让位。”小李告诉记者,文创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像一个IP的孵化一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园区“忍不住、不想等”是正常现象,“尤其在市中心,一栋楼小小的,其实确实更加适合一个稍微大些的公司整租下来。”他介绍,近年来不少小微文创企业搬去了场地更大、更便宜、更不容易被整租的郊区办公。但实际上,他认为上海市区的文化软环境,远比郊区更适合文创企业的发展。

上海某连锁创业园区品牌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创业园区也有自己的苦衷。就拿新冠肺炎疫情来说,不少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业务暂停,没能挺过来,导致创业园区出现了空置情况。“从运维成本和风险控制角度来讲,创业园也都更倾向于把办公室租给稍大一些的公司。既方便管理,风险系数又低。”

但这位负责人指出,在与小微企业的租赁合同仍然存续且在对方协商后仍要求继续办公的情况下,创业园应履行原有合约。“一般合同里会规定,如果我们园区单方面解约,会有一个对租户的补偿方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视频 周冠伶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