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收益率,冲!私募巨头们打响“规模消化战”
来源: 资事堂
近三年,私募巨头机构成为A股“新生力量”,但扮演角色众说纷纭。
以高智商“玩家”众多的量化阵营为例,虽然新脑瓜、新品牌越来越多。但超额收益率似乎总是难以伴随管理规模同步扩张、
这使得阶段性“封盘”成为大型机构的常见选择。
如果“封盘”反而激发更多资金汹涌申购,该如何是好?
头部机构们日前搞出了“新花头”。
01
被动应对还是主动出击?
千亿私募幻方量化日前连续发出两份公告:
先是宣布全线暂停旗下产品线的募资,亦包括现有客户的追加投资;之后又宣布免除所有已发行人民币基金的赎回费用,并称此举降低投资者调整基金配置的成本。
幻方量化采取的策略,之前并没有出现过。
关于这家机构采取的这些措施,业内众说纷纭。
有些意见认为,这是私募龙头机构的“负责任”行为,让投资者的退出成本更低。
但也有人猜测,背后是否有其他持有人或渠道的推动?
毕竟,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在市场相对平静的档口,十天之内做出两次募资政策调整,颇为反常。
02
超额收益“进入深秋”
量化巨头降低赎回门槛的做法,某种程度与今年以来,量化策略收益逐渐面临挑战有关。
资事堂此前曾经撰文,截至前三个季度,幻方年内代表产品(指数增强策略)在百亿量化机构居于后排。
{image=1}
据私募排排网,截至11月19日,幻方的中证500代表产品年内超额收益为9.39%。绝对收益22%以上,与其他量化龙头机构相比有些尴尬。
03
收费比较可观
而且,上述超额数字是费前收益水平,即还未扣除申购费、管理费、超额业绩提成的收益数字。
由于私募机构收费较高,剔除费率后,相关产品的绝对收益会明显下降。
打个比方:如果投资者去年12月31日买入该产品,持有至今年11月19日,减去认购费(1.00%)、管理费(年费率为1.5%,实际费用约1.25%)、超额提成比例(约1.9%),投资者真正拿到手的超额收益为5.2%左右。
上述费后收益水平与公募利率债基金年内收益相当。(以某公募7-10年国开债指数型产品为例。)
回顾过去三年,幻方在2018-2020年中证500策略超额收益依次为25%、33%、55%,今年是过去四年最低的一年。
04
一场利润率的追逐
值得提出的是,其他大型量化机构,也有超额收益缩水的现象。
这表明幻方现象并非个案。
某家千亿规模量化管理人今年初也曾讲述了这个场景,以及应对之策。
当时,该位负责人表示:收益率不佳和规模有关,所以希望(规模)收缩一点,如果规模收的回来,收益率会恢复得会快一点。如果基金赎回比例达到30%,恢复速度会变更快一点。
可见,在策略失灵的情况下,投资者赎回则变相对私募管理人是“压力释放”。
此外,另一个重要方法是扩充投资范围和策略,但后者同样难以一朝而成。
这可能导致,在私募收益率的竞争下,“消化规模”还是成为一种私募战略的选择。
责任编辑:彭佳兵
曹名长爆款基金中欧恒利规模缩水94%:3年仅赚12% 收3.3亿管理费
近期,基金四季报披露,昔日爆款基金引起了投资者关注,中欧恒利三年定开的规模骤减至4.31亿元,较三年前发行规模缩水94.2%。中欧恒利3年赚12%,收3.3亿管理费。曹名长风格与市场不符,管理的另外3只产品规模也大缩水。展望后市,曹名长表示,未来1-2年估值极低的金融周期类的资产更具有吸引力。{image=1}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封闭三年仅赚11.58%输基准投资者用脚投票规模缩水94%0000黄伟:评价芯片需看应用效果 移动通信机遇挑战并存
12月18日,新浪财经与东方证券联合主办的“基石与超越——半导体产业闭门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黄伟教授,带来主题演讲《面向5G/卫星通信应用的化合物半导体射频芯片技术》,发表了对于5G和卫星通信毫米波及微博毫米波固态器件与半导体两种技术的看法。{image=1}0000中金衡益增强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来源:中国基金网截至2021年3月24日,本基金已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之一的,本基金应当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进入清算程序并终止,无须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0000华夏基金评市场异动:调整中布局军工、新能源
今天市场下跌,上证综指下跌2.00%,创业板指下跌2.34%,行业普遍收绿,其中消费、医药、科技制造等主线板块纷纷深度回调,航空运输、基建表现稍强,北向资金净流入超11亿,两市成交1.3万亿。下跌原因: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