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金合信基金宏观策略会举行 招商证券谢亚轩:2022年出口形势较乐观
创金合信基金2021-2022跨年投资策略会之宏观策略专场于2021年12月30日晚8点到9点举行,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与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华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何宁、创金合信基金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苏彦祝、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婧一起把脉2022。据悉,创金合信基金策略会以圆桌的形式交流,由王婧主持。
2021年12月30日晚8点到9点,创金合信基金2022年宏观策略会举行,图为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
以下为策略会上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的对话实录。
预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是2022年中国经济最主要矛盾
问:请对即将过去的2021年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回顾。
答:通胀是2021年的关键词,也是2021年市场给我留下最深的一个印象。通胀意外的到来,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过去很多年都没有见到,而且从数据来看,今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涨幅历史少有。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2022年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请问,明年中国经济最主要的矛盾是这三重压力中的哪一个?
答:我觉得和这三重压力并列的还有一条,就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把它作为第4个选项,我就选这个。
有长短期因素支撑 明年出口形势较乐观
问:2021年的出口一直超预期,站在2021年的年底,2022年的出口到底会怎么样?
答:我对明年出口形势比较乐观。2021年有个很典型的现象,就是每个月出口数据出来之前大家都说出口不行,但是总是超预期,所以9月份的时候我就说,与其老等着数据超预期,不如把自己的预期改改,换句话说分析出口超预期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可能大家忽视了两个很重要的支撑——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
中国出口超预期,短期的原因是现在全球仍存在防疫鸿沟,发达国家对疫情处理得更好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处理得稍差一点,比如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从全球看,发达国家是中国出口的最终目的地, 所以发达国家疫情调控得好,对中国的产品购买就会不断增加,这叫收入效应。新兴市场国家疫情处理得不好,又是中国出口的竞争对手,所以新兴市场国家跟中国之间是个替代效应。而这个因素在2022年短期还不会消失,它会继续给出口带来支撑。
长期的因素看,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进入了一轮新的信用扩张阶段。当然有很多人质疑说信用扩张在哪里?通常信用扩张初期一般不容易被大家捕捉到,但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更多的迹象,如果信用扩张,预计会沿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词,那就是它会继续把蛋糕做大,这就使得明年的出口会有更强的支撑。
此外,我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的出口不乐观,意味着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和支持出口,这些都是我对明年出口形势比较乐观的原因。
需关注美国流动性收紧引发的交易风险
问:流动性收紧是明年一个可能的风险点,请问全球流动性收紧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答:今年尤其是三季度后期到现在,大家都谈滞胀,甚至去思考上世纪70年代的经验,但是大家的结论是当前不像上世纪70年代,因为现在是假的滞胀,就是货币政策收紧得不够。而明年上半年会不会由于联储的收缩演变成真的滞胀局面,我觉得这个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
我之前也做过一个研究,2003-2004年的时候联储是怎么看待那一轮比较大的商品价格上升的?事后来看,尽管大家当时认为通胀可能要来了,但是美联储仍然慢市场半拍。现在以美债利率1.4%左右的水平来衡量,我觉得市场有一点太过依赖联储再犯错了,所以美国流动性收紧确实是明年一个很重要的交易风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常靖蕾
暂停销售:多家基金销售机构被监管“拉黑” 还有主管被暂停履职
来源:财联社财联社(上海,记者韩理)讯,继对私募机构出重拳监管之后,深圳证监局开始加强对基金销售公司的监管。8月10日晚间,深圳证监局发布了全面规范基金销售行为的文件指出,基金销售机构是连接投资者与资管产品的中间渠道,其销售行为的规范性直接关系投资者权益保护,是资本市场防控金融风险的前端防线。{image=1}0000新三板公募基金投资比例限制不超过20%将取消 风险等级调降
新三板公募基金将迎来两项重大变化。第一财经记者从监管部门了解到,首批新三板基金较高风险等级(R5)设定,以及较低的投资比例限制,在后续基金产品设立中将很快改变。0000招商基金侯昊:白酒板块仍具备投资价值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3月16日,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侯昊发表市场观点指出,近期以来白酒板块跑输市场,但白酒企业基本面没有出现问题。经过较大幅度回调后,白酒板块的估值有所回落,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0000即将跨越18万亿大关 公募规模年内第5次创历史新高
即将跨越18万亿大关,公募规模年内第5次创历史新高,“股债跷跷板”特征显现,权益类基金强者恒强来源:财联社财联社(北京,记者黎旅嘉)讯,时隔四个月,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0000超10000亿!激增49%!这类基金火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秦薇伊万近年来,全球经历诸多环境气候事件,加上疫情这只“黑天鹅”,让ESG(环境、社会及管冶)基金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产品之一。即便在以往发展相对滞后的亚太区,ESG基金也逐渐成为市场热点,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在过去1年增幅高达95%。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在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特区,ESG基金去年逆市获得追捧,规模突破1万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