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孙芳:政策底部基本探明,结构性机会仍突出
上投摩根孙芳:政策底部基本探明,结构性机会仍突出
一、市场展望
1、明年国内经济面临增长的压力,所以政策托底的目标比较明确。短期虽然已经出台一些刺激经济政策,但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当前各方对于经济状况还处于观察阶段。若2022年开年以来,经济增长仍不景气,预计后续还有持续的正面积极政策出台。譬如国家部委已有表示:财政支出前置;重视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政策等;对于地产行业也有所放松。所以基本上政策底部已经探明,之后我们更应关注经济数据本身和企业盈利的变化。
2、站在当下来观察明年企业的盈利状况,可能会有较大挑战。一方面来自今年的较高基数;二是来自于宏观和行业本身的下滑影响。但如果政策如期托底,企业盈利状况有望好于预期。
3、最为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看到疲弱经济中的亮点;特别是在资金充裕的市场中,稀缺的优质资产极易形成吸金漩涡,并不断正循环加强,最后形成溢价。这个过程对于投资来说,或许是难得的良机。
明年我们会阶段性看到稳增长的政策对于一些底部行业的带动;也能看到上游原料成本下行对制造业中下游和消费品的利润增厚;还有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过程中,涌现出的持续成长的领域。比如清洁能源产业链足够长,既有我们熟悉的新能源的玩家,也不乏销声匿迹很久的传统能源公司重磅参与。而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几大央企的鼎力支持与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不仅要关注纯粹的新能源企业,也要关注低估值的老树开新花的相关企业。我们也观察到汽车全方位升级对产业链形成的重构。中国的整车正试图走向世界,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一方面跟随出海扩大了市场,一方面同步替代进口供应商,提升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新能源车时代,过去显得无竞争门槛的内外饰、锻造加工等低附加值的零部件企业,成为新能源车品牌非常重视的合作伙伴,单车价值量也开始有增长的潜力;还有军工、半导体、电气电子、新材料……看似有压力的总量经济中,依然有很多颇具亮点的投资机会的涌现。
4、因为过去数年权益市场持续的较好表现。2022年的权益市场,在大赛道上都比较拥挤,热门品种的估值也并不便宜。我们需要找的机会基本只能来自于经营面的改善,真正需要通过靠业绩增长来获得收益。但是我们认为2022年大概率多点开花,各个行业里都有机会,所以选结构重要,但对企业(股票)内在价格的评估更重要,相比2021年,“躺赢”在2022年更加不可能。
二、个别板块看法分享
除我们此前交流提到的今年受损、明年可能受益的制造类板块,以及确定性依然强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以及低估值等品种外,我们认为以下两个方向也可以多多关注。
1、电力公用事业。因为前期缺电之后带来电力涨价预期,大多数投资者把其当成一次性事件驱动上涨机会,故而短线参与者众,导致下半年以来波动较大。但实际上电力行业已经出现了本质的变化:1)电力价格正走在逐步放松的路上;未来对于成本的传导具有更大的可能,扭曲的利益机制正在理顺。2)主要的电力企业都有宏大的新能源投资计划。以稳定著称的行业现如今有新的增长曲线,这是关键性的变化。特别是央企,获取资金和项目的能力超越行业,可以叠加阿尔法收益。3)2022年盈利改善弹性很大。火电2022年环比盈利大幅改善,新能源资产的盈利保持增长。4)整体估值低。
在公用事业板块中,还有一个细分行业是环保,里面有不少公司同样受益于碳减排、绿色能源的目标。财政投放提前,应该不少都在新基建上,而新基建就包含了清洁能源项目、水利生态及所需的各方面改造。
食品饮料。过去两年受疫情冲击, 今年又有成本上升等压制,不论是销售还是利润率都存在巨大压力。但明年可以看到成本的下行,例如啤酒和一些食品的包装成本下降,而成本下降带来毛利率上升的弹性相当大,此外,销售端的改善也可以期待。除了经营层面的提升,疫情的缓和也会带来量的改善,有些公司将迎来销量及利润率的正面双击。
三、关于成长投资
我们更偏爱成长的投资,因为成长会带来更高的回报。但我们看重的不是绝对意义的成长,而是相对意义的成长;组合中选择的个股也不是只要最高增速的成长品种。即便是中等增速的成长性公司,我们也会根据市场环境或者是组合平衡需要,在估值匹配或者有低估的条件下都会纳入组合,并且有意识将不同成长水平的标的进行搭配,以稳定组合的表现。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增速减缓,但在结构上还是有很多快速发展的领域,存在诸多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所以我们除会抓住市场带来的整体性机会之外,也会努力去争取通过主动管理为投资人带来对应的更好回报。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工银瑞信刘伟琳:投资者很难找到绝对低点抄底 建议定投指数基金
刘伟琳:根据我们对市场风格的研究,市值因子切换后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比如说市场从小盘股行情切换到大盘股行情,或者大盘股行情切换到小盘股行情后,一般会有较长时间的风格延续性。因此,在风格切换后,选择相应市值属性的指数基金,获利概率会相应增加。0000券商资管加快公募化改造发行 首批已有产品业绩比肩公募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朱琳娜)上海证券报获悉,中信证券资管年内的最后一只大集合公募化产品——中信证券稳健回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近日开放了外部渠道的二次发售。据悉,在前期中信证券自有渠道的基础上,该产品募集很快就接近规模上限。此外,中信建投证券首只大集合改造产品也在日前获批,产品二次发行工作进入倒计时。0000都买啥了?老牌私募证研投资旗下产品今年全线亏损
{image=1}记者穆玥今年以来,A股渐渐走出了牛市的味道,然而作为专业投资机构的证研投资却“完美”踏空行情,旗下产品今年以来全线亏损。据朝阳永续截至8月18日更新的数据,证研投资共有8只产品近期净值有更新,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全部为负,并且其中7只产品年内的亏损率都超过了10%,最惨的“证研春暖花开”在今年以来净值再度回撤12.96%之后,最新累计净值仅为0.793。00033潜伏数月大举建仓 回购公告揭示刘格菘新动向
财联社4月7日讯,上市公司年报仍在陆续披露中,但一些上市公司日常公告却在不经意间将公募基金经理最新持仓情况曝光。3月18日,沪市上市公司宝丰能源发布关于回购股份事项情况的公告,相比较回购事项本身,该公告中所公告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更具看点:该公司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中,由2019年权益类公募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两只基金在列。{image=1}{image=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