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纷纷“链上”锂电产业 锂盐供不应求价格再创新高
记者 李春莲
新年伊始,一家房企宣布跨界进入锂电产业。1月5日,宋都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设立浙江宋都锂业有限公司,根据测算,初期公司注册资本金拟定为5亿元。
宋都股份公告显示,目前尚未有锂业相关业务,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相关的资源及专业团队。本次对外投资仅是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明确具体投资项目,尚未签订相关投资协议。
即便如此,宋都股份开盘即涨停,所谓“沾锂”必涨。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一直处于爆发式发展态势,众多上市公司也追逐热点,向锂电产业链转型。
资本市场方面,在2021年,锂电概念股大涨,其中,湖北宜化大涨566%,江特电机大涨457%。据记者粗略统计,去年以来,有超20家上市公司跨界进入锂电产业链。
2021年以来,新进布局锂电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已经尝到了股价大涨的“甜头”。比如新力金融在宣布跨界“锂电池”后,股价出现多个涨停。
此外,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等多家化工企业也都在2021年大手笔向磷酸铁锂发力。
巨头定增扩产,外行跨界入局,锂电产业链在2021年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但隔行如隔山,跨界的风险不容忽视,新力金融就因为收购资产质地不佳遭到市场质疑和交易所的问询。
“跨界的第一个风险是比较优势和机会成本,如果上市公司并没有从事锂电池业务的专业经验和能力,虽然短期在二级市场对股价有一定刺激作用,但是业务本身可能会出现收益率较低甚至亏损的可能,不仅没能分享政策和发展红利,还将失去其他收益机会。”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记者表示,第二个风险是成长和竞争风险,锂电池产业在高投入下,势必导致产业成长速率有所减缓、市场竞争有所加剧,最终结果是项目实际情况不如预期。
一边是上市公司纷纷跨界锂电产业链,一边是相关产品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屡创新高。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在春节集中备货等因素的驱动下,锂盐价格再创新高,1月5日,市场电池级碳酸锂报盘价已突破31万元/吨,高达32.5万元/吨。但是商谈成交重心在29万元-30万元/吨。
“有电池企业因为碳酸锂暂时短缺不得不停产,整个产业链确实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分析师曲音飞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1年以来,碳酸锂市场整体维持上涨趋势,一季度因下游需求仍然旺盛,正极企业本着买涨不买跌的心态积极入市,对碳酸锂的采购量上涨,而碳酸锂现货库存有限,冶炼端检修致使产量下滑,市场供应紧张现象不减,锂盐企业纷纷提高报价,碳酸锂成交价格上涨持续。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火爆导致锂盐供不应求,随着新能源汽车总量的增加,锂电产业链更是加速狂奔。
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继续刷新纪录,产销量分别达到45.7万辆和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2倍;2021年1月份-11月份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预计2021年12月份的产销量有望延续增长势头,去年全年产销量有望超过340万辆。
高工锂电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550万辆。
新能源汽车赛道仍旧被看好,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火爆程度或不亚于2021年。曲音飞认为,供需面在2022年不会出现太大变化,碳酸锂冶炼端供给速度远远不及下游需求增长速度,供需矛盾将有效支撑碳酸锂价格上行。
责任编辑:王茂桦
剧本杀乱象丛生:一条街上三四十家店铺 刚开一两个月就倒闭
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杀”,正在成为创业新风口?剧本杀是时兴桌面游戏中的一种,称“百元买一段人生”。2020年,中国从事剧本杀的相关企业新增3100多家,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0001雷军的“超级惊喜”与小米的五年千亿研发投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北京报道2022年第一个工作日,小米在园区内举办了一个颁奖典礼,最高的奖项价值达100万美金。这是小米内部的“百万美金技术大奖”,也是小米公司分量最重的技术奖项,主要奖励10人以内的工程师团队。从2019年起,该奖项至今已经连续颁发三届。0001性犯罪类案件中,什么程度才能称之为“反转”?
通报只是初步调查结果山东济南警方最新调查通报的发布并没有让阿里女员工涉嫌被侵害事件的真相更加清晰。通报中的更多细节带来了更多疑问:签约当晚喝了350mL白酒的周某是否“同意”了王某文办理房卡的要求?王某文前后四次出入周某房间发生了什么?周某在第二天为何告知张某房间号,一个多小时里发生了什么?周某为何在第一次报警中没有指控张某?0001黄记煌创始人黄耕:餐饮业不能“拔苗助长” 品牌化不能速成
新京报讯(记者王萍)9月24日,首届中国餐饮品牌节暨2020中国餐饮品牌力峰会举办新闻发布会,黄记煌创始人黄耕在分享餐饮品牌化的探索和思考时表示,餐饮业不能“拔苗助长”,要么做匠心品牌,要么做产业化经营并最终走向上市品牌。{image=1}黄记煌创始人黄耕0000河北一企业倾倒3400余吨强酸废液 已被挂牌督办
每经记者李彪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之下,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情况虽大有好转,但仍未彻底禁绝。6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月度新闻发布会,近期备受关注的河北一企业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