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郭晓林展望2022中国新能源投资:对新能源充分的乐观 去找最有竞争力的企业
中国新能源投资展望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基金经理 郭晓林
郭晓林: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博时基金的基金经理郭晓林。今天由我来跟大家讲一讲中国新能源的一些投资机会展望。
提到新能源,我们都不得不提一个词,就是碳中和。相信开年以来,很多朋友们也都听到了关于碳中和的一些不同的看法。很多人会讲,今年国内是不是要稳经济、稳增长,不要搞碳中和了?大家会突然间对这个方向充满了怀疑。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东西拉长来看的话,我给大家看这么一张图,大家可能就很清楚了,为什么我们要去搞碳中和。碳中和并不是我们国家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它其实是全球的一个共识。我们列的这个表里面,全球主要的国家都已经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从2050年甚至早一点在2030年要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这个目标之下,未来全球将会用碳中和成为一个全球新的约束,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约束的国家,它在全球贸易体系会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的话,未来中国的商品出口到海外的去,很可能会面临非常巨额的关税,这也是中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在以前,我们国家是非常反对讲碳排放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接受这个问题?核心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刚刚我讲的问题,第二点,是因为我们这个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应的阶段,后面我会继续讲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之前我们国家是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这个目标,但是到去年习大大开始来提这个问题,用一张图同样也可以很清晰的呈现出来,也就是新能源的发电成本。在三五年前,比如2012、2013年的时候,那时候新能源发电的成本,无论是太阳能还是风电,还是比较高的,远远高于传统的火电。我们国家的基础能源禀赋是煤,所以我们国家发电的大头主要是煤电、火电,另外是水电。但是这几年,随着整个光伏和风力发电成立的不断下降,整个新能源的发电成本跟传统能源变得非常接近了。因此我们国家看到一个契机,在这个时候,用新能源来替代旧能源,对我们国家来讲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因为我们知道发达国家电价是比较高的,本来就可以承受更高的电价,所以他们可以更早的接受新能源。我们国家需要发展,发展就需要有更低廉的能源成本,如果在非常早期的阶段我们就大规模纳入新能源,这将会使我们的制造业背上非常沉重的成本负担。所以在今时今日,当新能源已经完全跟火电接近平价的时候,对我们来讲,这方面已经不再是负担的时候,我们国家也就非常积极的踏出了这么一步。
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关注到,从去年开始,海外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能源价格快速上涨。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里看到,比如欧洲很多国家居民在抢购石油,或者会看到一些新闻说,欧洲冬季的供暖很成问题,因为他们的天然气供应很不足。我们会看到,欧洲整个天然气价格在去年12月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上涨。与此对应的就是,欧洲光伏、峰巅发电的电价在不断上涨。我们知道,一个电站怎么去评价它的收益率,一个电站要投新能源还是要投火电,很大一个决定因素是看它的收益率是什么样的。过往光伏发电的价格是比较低的,因为它的发电不太稳定,但是欧洲那边我们看到,随着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你会发现,新能源发电的价格也在上涨。所以对一些电站运营商来讲,他们的收益率就提升了,因为他们的收益大概是等于每年发的电量再乘以电价,当电价上涨的时候,他们每年的总收益也就在上涨,所以他们就越来越愿意投新能源。这也是我们看到欧洲去年新能源装机在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
在这背后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刚才提到,新能源的成本在过去5-10年经历了非常大幅的下降,在未来这个成本还有没有办法继续下降?这个答案是非常肯定的。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看一下光伏,光伏的成本是怎么降下来的。光伏发电可以拆分为组件、电池,到上游的硅片、硅料,其实在每个环节技术都有很多方式让成本降下来。比如在过去几年里面,在光伏电池里面出现了PERC技术,在更高的硅片里面出现了从多晶到单晶技术的迁移,每一轮技术的迁移,最后都是成本下降,用新的技术去替代旧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光伏的成本是大幅下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2021年就看到,整个光伏成本能够与火电接近平价的原因。
站在今时今日这个时点,我们的光伏成本还能不能下降?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看看过去一年发生了什么,发现在过去一年里面,虽然光伏的成本已经非常接近火电,甚至在一些中国的西部区域,在一些中部资源禀赋比较好的、光照条件很好的区域,发电成本甚至低于传统的火电,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光伏的成本在进一步下降。在过去一年看到光伏在电池技术上有非常多的突破,这个突破速度是大大超乎我自己的预期的。我们有个大致的数据,就是发电效率每提升1%,它的成本将会下降10%。所以随着这些发电电池的成本效率不断提升,光伏的成本还能不断下降。这个过程,我觉得在未来的2-3年还在持续进行中。
对于风电来讲,道理跟光伏是类似的。风电降本的路径跟刚刚讲的光伏可能就不太一样了,光伏主要是靠发电技术效率的提升,也就是说太阳光照到电池板上面,如何发出更多的电。风电是不一样的,因为风电它是一个机械式结构,它更多追求的是如何在单个机组里面做出更大的功率,这样单瓦的成本将会不断下降,发出来的每度电的成本也会不断下降。所以风电也是遵循这样一个通过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成本的过程。我们看到这两个行业都用自己的技术进步,使得过去的成本有了很大的下降。
所以我们预期,到今时今日,在当前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下面,我们可以预期,未来5年,整个行业将会迎来一波装机的比较快速的成长期。因为在这个时候,制约整个新能源装机的已经不再是它的成本,刚才讲了,成本的很多方面都低于传统的能源成本,甚至于随着天然气价格上涨,随着煤价的上涨,这种优势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唯一可能制约的因素就是,电网能不能接纳,因为新能源发电是波动比较大的,所以传统电网需要做一些改造,来适应新能源的装机。这个因素会逐渐被缓解。在海外这个东西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海外电价更高,电价更高的好处是什么呢?在海外你会看到储能是非常普及的,虽然说新能源发电波动比较大,但是通过加上储能,来使得电能够很容易的被电网或家庭消纳掉。国外的电价高,使得增加储能这部分的成本就变得可行。国内主要是靠电网的不断改造来进行支撑。
因此,在我前面讲到的这些条件之下,新能源装机未来5年年均实现20%的增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回过头,最早讲到的问题,为什么国家过去没有谈碳中和,而在现在要谈碳中和,第一个原因刚才讲了,是因为全球都要实现碳中和,我们不去做,就要收关税。第二个问题刚才也讲了,因为成本已经降下来了,我们去替代没有劣势。第三个也很重要,就是因为全球的新能源发电行业的龙头,无论是光伏的龙头,还是风电行业的龙头,都是中国企业。如果我们去看一个光伏企业的出货量,你会发现,几乎前十里面,大部分全都是中国企业,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几乎垄断了光伏行业,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决定了全球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我其实也看到,在这里面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份额不断向龙头在集中。这个过程中,对行业是非常有利的。第一,对中国投资人来讲,投资中国企业,是一定能吃到这波全球增长的红利的。第二,随着这种集中度的提升,行业的竞争格局也会比以往有所改善,光伏可以看到这两年整体的行业波动虽然还是有的,但是比起5年前、10年前会好得多,因为这些企业都成长为比较大型的企业,他们的收入利润规模、体量比较大,所以他们有更好的抗风险性。所以我们讲,在今时今日,我们去投这个方向,从国家的角度讲会发现,不仅是可行,而且有必要,因为投这个方向下去,受益的最终是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产业。所以我们从整个大的格局、大的方向来看,我相信站在今时今日这个时刻,我们对新能源发电还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个要讲的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我们要讲一个概念,就是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相比究竟是一个什么状态,其实我们很早就做过一个研究,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跟燃油车做了一个对比,我们发现在2021-2022年这个阶段,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总使用成本,基本上就跟燃油车没有太大区别了,考虑它有一点购置税的优惠,不需要任何补贴,基本上就能够跟传统燃油车有很相近的性价比。所以我觉得这是首先这个行业能够进入爆发期的最基础的条件。
另外一个原因,我们讲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能够发展。首先从国内的角度讲,国内前几年的发展主要还是靠补贴推动的,一直到2020年,行业的补贴退坡之后,整个行业才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海外,我们看到整个政策支持还是非常强的,尤其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推出了很多新的补贴政策。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在过去几年也经历了非常大的技术进步。我们看到电池成本也在不断下降,这个过程中是电池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果有研究的观众朋友也会知道,比如我们的电池,过往普通的NCM电池,发展到现在的高密度电池,它的能量密度在不断提升。能量密度不断提升就意味着,同样的带电量里面,成本是可以不断下降的,同时也意味着单车能够带的电量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两大瓶颈,一个是成本,一个是续航数,这两个问题都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不断解决的。我们相信在今时今日,跟光伏一样,我们同样也能看到大量的技术进步。比如我们看到某个大型企业在推新的4680电池技术,这个技术出来之后,我们相信电池的能量密度又有一步新的提升,成本又会有进一步的下降。往前展望,我们依然相信,新能源汽车的降本仍然没有到尽头,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另外一个,我再讲第二点,我前面提到,中国的发展最早是通过补贴驱动的,但是进入到2020年之后,整个行业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来源于什么呢?我给大家看一张图,你会发现,北美某个爆款电动汽车品牌的销量就已经超过了所有其他的北美B级车销量的总和。这意味着什么?我把这个阶段比喻为类似于智能手机时代iPhone4这个产品是带动了智能手机行业整个的大爆发,它是驱动整个行业发现,智能手机已经完全是一个比功能手机更好的产品,从而驱动了像安卓手机这样的厂商不断的进入。而特斯拉的成功也是类似的,它带动了很多不懂国家的新势力开始进入,因为大家发现,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已经不再是因为简单的节能环保的原因,它更多意味的是,新能源汽车能够做出比传统能源车更好的产品。所以这些爆款的平民价位的产品,其实是整个行业爆发的最关键原因。
进入到2021年之后,整个行业已经基本上不是靠补贴驱动了,尤其是在国内,去年如果大家注意去看的话,整个国内的补贴已经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但是整个国内的销量依然出现了很高的增长。这背后是什么?主要原因是是因为国内包括新势力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确实是带来了很多新的不一样的很好体验的电动汽车产品,这种产品被消费者所认可、所接受。因为这些电动汽车,背后往往对应的是更好的智能化体验,更好的驾驶体验。所以这种体验使得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它成为一个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产品,不再是过往的有补贴驱动的产品。
进入2022年,我们怎么看这个行业?首先讲一点,从海外来看,我相信这个趋势没有变,为什么呢?因为海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碳减排这个政策。我前面讲到欧洲是最早提出要碳达峰、碳中和的,欧洲在提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空喊口号,他们会把这个目标具体细化拆解,变成具体碳减排的目标,分解到每个企业去。比如传统燃油车是产生碳排放的,它会领到一些指标,说你每年要减少多少碳排放。减少碳排放本身就意味着他们要减少多少燃油车的生产,转而去生产新能源汽车。如果他们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他们会受到比较高的惩罚。按这个目标拆解,我们发现,欧洲要实现它自己声称的目标,未来5年行业也是有非常高速的成长速度。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国内尤其在全球范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整个行业会变成由爆款车型来驱动,我们看到国内去年已经没有补贴了,卖得很好。到2022年又是什么状态?很多的传统汽车厂商也进入这个战局,而且他们也看得很清楚,他们发现传统的方式不一定能做得好新能源汽车,于是他们纷纷采用新的更接近于新势力的方式去做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成立合资公司,然后用更激进、更积极的方式去推动电动汽车产品的发布以及销售。这个过程中带来的越来越多市面上有好的电动汽车的出现,这些好的产品会进一步驱动整个今年的销量往上增长。所以我其实一点都不担心有人会讲今年如果会有进一步退坡怎么样,首先,去年补贴已经很少了,这么一点补贴的下降,其实对消费者的决策并不构成很大的影响。第二,你去看,今年会有进一步的价格下探,更多的平民价格带的很好的产品出现,这将驱动行业的量进入到一个新的台阶。第三点,传统中国在整车时代有一个问题,中国完全没有品牌能够走到海外去,但是在这一轮,因为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大家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所以我们的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品,其实与海外企业相比并不逊色。所以我相信这一轮还会有一个好的因素在于,中国整车品牌企业有可能能够走出国门,走到海外去,就像智能手机品牌,中国品牌厂商走到海外去,实现了非常高的成长,在全球占据了比较高的份额一样,我觉得中国汽车企业在这一轮也面临这样的机会。
展望未来的4-5年,基本上趋势已经很明确了,在年初的时候我同样做过这样一个对中国的预测,当时预测的是中国今年是500多万辆的销量,事实上这个数字去年确实是大超预期的,全年最后中国会达到300多辆,全球达到600多万辆,比我预期的中国只有200多万辆,全球有500多万是超过很多的,2313,这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我刚才讲的爆款车型的出现。第二,我觉得到今年,大家可能会担心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都会谈论,锂是不是不够的问题。但是今时今日这个时点,我做过一个研究,我们认为,当前的锂的增量,支撑行业实现我们预测的40%-50%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再往上确实会有些压力,因为整个全球锂的供应确实是比较有限的。但是这个问题拉长看又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当前的锂价已经处在非常高的水平,高锂价足以刺激很多新的供应商来扩产,所以我们觉得,拉长来看,因为全球锂资源从长期来看,它并不是一个非常紧缺的资源,但是它在阶段性可能会紧缺,在今年这个时点,如果能够实现50%的增长,这还是在横向比较里面非常优质的赛道。所以我还是非常看好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机会。
再拉长看,很多人会说,今年渗透率会不会到很高的水平?给大家看一个数据,按我们的比较保守的预测,假设到2025年,中国能够达到900万台的销量,全球到1800万量的销量。大概是什么水平呢?大概对应国内是40%的渗透率,全球也就是在20%多的渗透率,这个渗透率水平,坦白讲,在所有科技产品的历史上看,都还是处在比较中早期的阶段,也就是说这个阶段整个行业还会有非常持续的成长速度,因此这个行业的估值水平,一直会维持在相对比较高的状态。所以我们到那个位置,都一直不用担心整个行业的估值会有下杀的问题。这里面还有一些超预期的因素,比如海外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国家超预期的增长,因为我们在这里面仅仅是考虑了主要的发达国家,比如欧洲,比如美国,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增长,我们没有去做一些其他的新兴市场,比如日本、澳大利亚、中东这些地方,是不是会有超预期的增长因素,所以在海外这块,随着刚才讲的爆款产品出现之后,本身就是很有产品竞争力的东西,它们会带动这个行业超预期的往上走。所以我们预期,整个行业在未来三四年都是高增长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对整个行业的成长性是不担忧的。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行业有这么高的增长,我们能不能享受到这个行业的增长。这里还有一张图,给大家看一下,就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布局。同样回到最初的这点,为什么中国既要发展新能源发电,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两个理由是类似的,中国同样在这两个领域里面都是全球领先的。我们在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里面,刨除掉下游的整车,整个中游领域,比如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基本上中国企业占据的全球市场份额都是接近50%,甚至超50%的。在上游一些领域,因为中国传统是一个资源没有那么丰富的国家,但是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企业是大举跑到海外去布局,也拿了很多海外的资源,所以在资源侧我们也是有很好的储备的。下游整车,我觉得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使整个整车行业有一个机会,就是中国品牌的出海。所以我们发现,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每个环节,中国且都有相应的比较重要的位置,因此当这个行业以这么快的速度在成长的时候,我相信整个链条有很大一部分利润会留在中国的产业链里面。剩下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每个阶段,根据相应的行业景气度,根据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选出当下阶段最受益的细分板块。
最后讲一点,我相信这个行业,因为拉长来看,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赛道,短期大家可能会因为一些波动性的因素,产生怀疑或质疑,但是我们要相信一点,新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一波三折的,包括我们看整个智能手机的成长过程中,早期也伴随着大量的质疑,但是当一个行业的渗透率走到20%-30%的阶段,整个产业趋势就非常明确了。所以我们认为,在当下这个时点,我们对这个行业要充分的乐观,剩下的就是把时间交给产业链去验证,然后我们去找这里面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我相信只要能这样做,我们一定能在这个产业里获得很好的收益。
以上就是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新能源发电行业的情况。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华安基金王斌:中国制造展现全新面貌 投资布局恰逢其时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持续回暖。今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已连续7个月位于51%及以上,国内制造业增速明显,经济仍保持较快上升势头。华安聚嘉精选拟任基金经理王斌表示,经过这次疫情考验,中国制造业显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未来中国制造也有望迎来全新面貌,进口替代加速,产品持续全球化,可积极把握相关企业的成长性机会。0000中欧基金周应波:中国的科技进展 现在处在1-N的爆发起点
【今日直播】2020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黄红元、王建军等大咖齐聚中融基金甘传琦:现在是借基上车好时机吗?四季度行情如何演绎?嘉实基金陈正宪&嘉实基金滕抒含:节后投资早规划,四季度买什么?恒指的前世今生如何?是什么倒逼恒指改革?恒指迈入新经济带来港股大变局时代?港股的未来走势和四季度策略如何?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为您带来恒指大变局时代粉圈文化日盛 基金投资娱乐化不可取
一种类似粉圈社交的模式,正在植入基金投资圈。基金登上微博热搜已是家常便饭,超话(超级话题)和后援会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标配,部分粉丝还为自己的偶像制作海报、做数据打赏。除了微博,豆瓣、知乎、小红书、B站也被不少投资者“攻占”,他们除了聊经验、晒操作,还为自己的偶像“盖楼”。最近连娱乐节目都跃跃欲试,试图邀请基金经理组团“出道”。0001易方达基金范冰:港股受益大趋势 新经济板块可期
2021年开局的投资市场,可谓无限风光在港股。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止1月26日,恒生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7.93%,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18.30%,港股通南向资金今年以来更是净流入超过2640亿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