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祭出大额减持计划 半导体板块连跌不止
  ?大基金祭出大额减持计划 半导体板块连跌不止
  作者: 魏中原
  [ 1月10日晚间,国科微、景嘉微均发布公告披露了大基金未来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根据公告,大基金将分别减持不超过364万股、602万股,减持比例均不超过总股本的2%。 ]
  [ 业绩增速下滑的预期下,开年以来,A股半导体板块连续回调,47只个股年内平均跌幅超10%,北京君正及北方华创领跌板块,均重挫超20%。1月11日,半导体再次领跌两市,截至收盘,半导体产业指数跌1.72%,报7114.2点。 ]
  2021年第一个月还未过半,被视为A股半导体板块投资风向标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基金”)再度抛出减持计划。
  1月10日晚间,国科微(300672.SZ)、景嘉微(300474.SZ)均发布公告披露了大基金未来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根据公告,大基金将分别减持不超过364万股、602万股,减持比例均不超过总股本的2%。
  近两年来,大基金一期频繁减持多只半导体芯片股,这只成立逾7年的基金已进入有序退出期。
  要看的是,全球半导体周期已经进入回落阶段,业内预计除了封测环节,半导体产业链其他环节企业都将在2022年一季度出现营收增速下滑。
  大基金一期减持2家半导体股
  尽管投资退出属于基金市场化运作的正常现象,大基金的减持动作仍然对资金的短期情绪有所影响。1月11日,景嘉微股价跳空低开,盘中震荡一度跌超9%。截至收盘,景嘉微股价报124.9元,收跌8.83%;国科微收报156.5元,跌2.78%。
  记者按照10日收盘价计算,本次大基金减持两只股合计金额约为14亿元。“国家大基金成立主要是通过财务投资扶持国内半导体产业,助力产业加速攻破‘卡脖子’环节。从这个大方向看,并不存在因为国家大基金减持就代表看空国内半导体市场的情况出现。”一位TMT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公开资料显示,大基金一期累计决策项目达到70个左右,制造、设计、封测、设备材料等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比重分别是63%、20%、10%、7%,撬动约5000亿元左右的产业和地方资金。目前,大基金二期已经成立满两年,二期注册资本为2041亿元,预计会带动5000亿~7000亿元地方和产业资金,投资对象更重视材料、设备和现金封测环节。
  2021年,国科微年涨幅达324.74%,区间最高涨幅超6倍,是半导体板块的一只大牛股。行业高景气之下,国科微的业绩表现大超预期成为股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根据财报,2021年前三季度,国科微实现营业收入18.76亿元,同比增长398.75%;实现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1918.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 1352.82%。
  另一边,景嘉微主要从事GPU芯片设计,主营业务为图形显控领域、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及芯片领域,产品可应用于军民市场。
  2021年景嘉微股价累计上涨118%,涨幅不及国科微,但发布减持公告后股价大幅下跌。10日晚间,景嘉微同时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20%~83.55%;归母净利润2.7亿元~3.2亿元,同比增长30.27%~54.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85%~54.38%。
  对比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景嘉微的营收净利双双同比增长70%,这意味着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增速有放缓的趋势,对股价形成了利空。
  半导体周期回落,大基金减持来得更早
  不同于一年前的是,当前全球半导体周期已经回落,或许导致各环节龙头股难以维持2021年的业绩高增速。
  业绩增速下滑的预期下,开年以来,A股半导体板块连续回调,47只个股年内平均跌幅超10%,北京君正(300223.SZ)及北方华创(002371.SZ)领跌板块,均重挫超20%。1月11日,半导体再次领跌两市,截至收盘,半导体产业指数跌1.72%,报7114.2点。
  不只是A股,美股半导体龙头也均开启回调。2022年以来,英伟达、安森美半导体、德州仪器分别下跌6.84%、4.12%、2.92%。其中,英伟达在最近两个月的市场中表现不佳,12月1日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跌近18%,较其11月触及的历史最高价回撤20%。
  不同于美股半导体持续性大涨行情。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半导体主要为阶段性行情,2021年下半年起半导体板块开始陆续回调,当前的估值水平已低于历史中值。
  从过往年份来看,大基金似乎都有开年就减持的习惯。2021年1月22日,兆易创新、晶方科技和安集科技3家半导体股发布了大基金减持计划,目前这些减持计划均实施完成。
  作为半导体产业投资的风向标,相比上年度,大基金2022年的首笔减持来得更早,这是否也预示了行业周期回落幅度的风险。
  “周期回落时任何环节企业都有无法抵抗的客观因素,但我们认为,回落期间产业也会有内部分化,这种结构性分化是由终端需求引起的。”前述TMT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
  要看到的是,尽管二级市场的半导体板块表现低迷,但半导体整体需求仍然高企,行业景气度并未明显衰退。对此,上述分析师表示,结构性的供需失衡会导致结构性的缺货和涨价。
  “我们了解到,很多2021年供不应求的产品的短期需求依然火爆,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快速发展行业的半导体需求。整体来看,2022年半导体的整体供应仍然偏紧,景气度尚在。”他说,“但半导体行业整体业绩增速会低于2021年,一方面是由于上年度的业绩高基数,另一方面,缺货导致的价格大幅涨价难以再现,意味着通过涨价实现业绩大增的企业或会出现明显下滑。”
  预期增速下滑是否意味着2022年的半导体板块不具备阶段性上涨的条件?“半导体板块的阶段上涨往往是估值推升的,以当前产业规模和盈利增速,整个板块量价齐飞的现象还难出现。年内,板块仍然具备估值上行的机会,各子板块间的分化是关键。”该分析师补充说。
  而在一位半导体企业相关负责人看来,近年来,伴随着国内智能汽车、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兴应用高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半导体需求,这类下游需求仍然较强的状况,需要重点关注跟踪需求端情况。
  “拉长时间维度看,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仍然是板块发展的核心逻辑。如电动车、新能源发电需求持续旺盛,细分产品的需求景气度有望延续。很多情况下,‘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是技术或是产能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本土厂商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上述半导体企业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陈程
蔚来汽车创四个月最大盘中跌幅 高盛喊“卖出”并指市场过于乐观
蔚来汽车周五在纽约证交所一度大跌17.5%,创下3月18日以来最大盘中跌幅,此前高盛将该股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高盛分析师FeiFang指,蔚来汽车估值“反映了过度乐观”,但销量或利润预期没有重大变化。高盛重申目标价在7美元,较今日盘中低点还要低34%。蔚来汽车今日在WilderHill全球新能源创新指数(NEX)中表现最差。责任编辑:覃肄灵0000沪指午后跳水 科技股发力、纳指再创历史新高
{tb}{trstyle="height:26.5px;"}{td}线索Clues|理性投资{/td}{/tr}{/tb}本页面动态更新,刷新可获得最新信息。点此关注官方微博@ETF投资线索。以下为《线索Clues》14:30综述:【市场焦点】0000“高风险实验”出现奇迹:英国解封后确诊数不增反降,背后有何玄机?
来源:财联社截止本周一(8月2日),距离英国7月19日启动全面解封的“自由日”,已过去了整整两周的时间。这一大胆的解封行动曾经被德国媒体形容为“高风险实验”,而如今,这场实验进行的如何了呢?0000贝莱德:疫情期间全球债务重组规模或超金融危机时
{image=1}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周二表示,新冠疫情期间全球需要进行的债务重组规模可能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前高峰。贝莱德投资研究部在10月19日一份报告中表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次投资级债务的大幅增长。”根据该公司的数据,自2007年以来,包括贷款和私人信贷在内的评级低于投资等级的未偿债务规模已增加一倍以上,达到5.3万亿美元。0000富途控股Q3总营收同比增长83%,有资产用户数同比增近180%
11月24日(周三)美股盘前,富途控股(FUTU.US)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Q3总营收为2.224亿美元(17.311亿港元),同比增长83.0%;总毛利为1.88亿美元(14.638亿港元),同比增长91.6%。净利润为7900万美元(6.152亿港元),同比增长53.1%;Non-GAAP净利润为8300万美元(6.461亿港元),同比增长5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