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958

多路资金扫货港股,反弹行情买什么?

市场资讯2022-01-12 11:45:020

来源:华盛通

华盛通资讯,12月来,港股恒生指数震荡下挫,并再次创下年内新低,最低为22665.25点,已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

但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开年首周,在A股、美股市场纷纷走弱的情况下,恒生指数却成为全球少数上涨的主要股指之一。数据统计,今年首周,近三成的ETF新增份额流向港股ETF,其中恒生互联网ETF和中概互联网ETF一周净申购资金均超10亿元,净值越跌,份额却越高,并不断刷新纪录。

展望新的一年,多家券商认为,港股已处于底部区域,消费、能源、互联网等行业机会值得关注。一键解锁港股交易权限,点此马上出发>>

新年伊始,發仔整理了1月券商港股策略及金股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平安证券:关注估值合理的消费领域以及低估的互联网龙头平台

平安证券认为,港股底部距离不远,近期仍存波动风险。恒生指数经历了2021年3-12月的弱势下跌后,其估值水平已经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当前恒指的PE(TTM)估值显著低于过去二十年的均值12.79与中位数水平12.44;PB估值1.08同样大幅低于过去二十年的均值1.59与中位数水平1.42,即使与历史最低值比较,当前PB估值距离历史最低位0.838也并不遥远。不过,港股当前的位置虽然距离底部不远,但是短期的波动风险仍有出现的潜在可能性。

平安证券建议,1月港股关注消费领域与互联网龙头平台。展望1月,该行认为港股虽然难以出现大幅上行,但面临的结构性机会并不会少。平安证券的月度策略主要关注“消费主线”,推荐关注估值合理的消费领域以及低估的互联网龙头平台。

光大证券:港股触底企稳,把握“春季躁动”布局时机

光大证券仍看好港股未来修复空间,稳增长政策有望催化港股“春季躁动”。政策方面,央行12月6日宣布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市场注入流动性。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2022年的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方向。整体上看,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12月6日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一脉相承,预计2022年稳经济的政策将增多,财政政策相对积极,基建发力适度超前,货币政策也将更为灵活。

行业配置方面该行建议关注:1)反垄断政策密集期已过,估值有望修复的互联网行业。2)受益于国内基建预期升温,景气度边际改善的机械和建筑行业。3)近期受益于涨价潮和各项消费政策的食品饮料板块。

东吴香港:2022年以合理股息为价值锚,积极做多港股

当前港股市场情绪极度悲观,甚至有较多观点认为港股大量破净估值是理所当然,东吴分析师认为,在当前市场底部区域应该更为乐观,以股价常年不涨情形下的能够接受的合理股息率为价值锚,积极做多港股。

展望2022年,该行给出2022五条布局主线,对应如下5大关键词:出海、能源、国潮、数字化和疫情受损。

出海——突破内需天花板,看好家居、五金工具、汽车及零部件、高端制造等逐步具备国际比较优势的板块,此外,伴随我国企业出海的物流、跨境电商等“卖水人”也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

能源——能源转型下“风光”之外的期待。建议关注核电、氢能产业,以及原油产业链和努力转型的煤炭和火电企业机会。

国潮——国货崛起正当时。东吴香港认为,我国的国货崛起的趋势也已在华为、安踏、波司登等品牌上体现,建议关注当前渗透率较低、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纺服、日化等板块中的优质国货标的。

数字化——数字经济大发展。该行建议关注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机会。

疫情受损——低景气低估值逢低吸纳,建议对疫情受损的酒店、航空、文旅等板块逢低布局。

兴业证券:1月建议围绕政策春风,布局均值回归

投资方向一:中短期聚焦“均值回归”行情。围绕1季度中国宽货币、宽信用及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布局,关注建筑、建材、券商以及部分类债券高息股的价值重估行情。此外,受益于欧美加息预期的香港本地金融股,价值重估将继续,如果1月份超预期宣布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通关,则将是锦上添花。

投资方向二:中长期,立足本轮朱格拉周期,淘金具有特色的港股科创公司、先进制造业龙头。

投资方向三:立足长期中国共同富裕和双循环发展战略,逢低增持消费龙头。

国信证券:预期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科技龙头将会逐渐迎来修复行情

国信证券表示港股通南下资金去年12月份累计实现了407亿元人民币的净流入,港股修复的力量正在凝聚,互联网板块也开始企稳。进入新年,国信证券对港股的走势乐观,预期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科技龙头将会逐渐迎来修复行情。

上调港股的评级至“超配”,建议关注恒生科技、绿电、电信运营商、金融、半导体、部分低估值消费股。

温馨提示:新浪集团旗下的华盛证券,持有香港证监会1/2/4/5/9号牌照,足不出户,新浪财经用户0成本开户入金,开通服务后就能同时交易港股,美股。一键解锁港股交易权限,点此马上出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责任编辑:张海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