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也能“躺赚”?保费9块9,日赔上百元的新冠隔离险值得投保吗
原标题:隔离也能“躺赚”?保费9块9,日赔上百元的新冠隔离险值得投保吗
“只要9.9块,新冠隔离一天发150(元)?”随着多地出现散发新冠病例,新冠隔离险也成了不少社交平台“种草帖”的推广产品。
所谓“新冠隔离险”即指部分保险公司推出的新型特色保险,投保人若在保期内因为新冠疫情而被隔离,则可在隔离期内享受津贴补助,金额在每天150元到上千元不等。
“woo!免费隔离后新冠隔离津贴到账了”,在这些“种草帖”里,有些“博主”会分享自己的理赔日记,手把手“教”用户怎么通过买保险“薅羊毛”。然而,贝壳财经记者深入了解后发现,消费者投保完新冠隔离险后,想要理赔成功并不容易。多位消费者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自己购买保险后申请理赔时遇到了一系列限制条件,最终理赔失败。
{image=1}
某款隔离险产品介绍界面截图。
那么,目前市面上的新冠隔离险都有哪些营销套路?网红隔离险理赔到底有多难?这种网红险是否也是一种智商税呢?
互联网营销套路下的网红保险
“多地疫情复发,赶紧入个隔离险护体”、“趁还在低风险区,这款保险不入可惜了”、“纯薅羊毛的产品,随着疫情加剧,随时可能停售”......去年12月中旬以来,在社交平台博主的“花式”推销下,小岳(化名)花费了59元购买了一款名为“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险”的保险,保期一年。
{image=2}
小红书App截图。
小岳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去年12月初浙江绍兴疫情较为严重,而自己当时恰好被平台推荐了新冠隔离险的相关帖子,各种购买攻略非常详细。由于担心疫情扩散,再加上互联网上各种“理赔成功帖”刷屏,小岳毫不犹豫下单投保了,然而事后打电话询问时才发现“想要理赔条条框框特别多”。
贝壳财经记者打开小红书App,以“隔离险”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发现笔记数多达2400+篇。此外,这类笔记的封面大多会放上保险理赔收款单、理赔通知书,或者干脆使用花式大字标注“隔离一天能领150-1000块”、“只要9.9块,新冠隔离一天发150(块)”等字样。
贝壳财经记者随机点进一条隔离险理赔经验帖后发现,发帖博主在正文中并未详细介绍自己的理赔经验,相反,简单重复完封面内容后,便开始介绍另外一款新冠隔离险产品,并在帖子结尾处特地强调自己推荐的产品属于“薅羊毛”类保险产品,“能买赶紧买”。在帖子下方的评论中,这名博主还宣称,自己推荐的这款保险仅在内部渠道销售,想要购买的网友可以私信购买。也就是说,所谓的理赔经验分享不过是博主吸引流量的方法,售卖保险才是其真正目的。
其实在社交媒体平台,打着理赔经验分享、保险测评的名义推销新冠隔离险的帖子不胜枚举。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小岳购买的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险在小红书、知乎、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上均有相关介绍文章,“最宽松新冠隔离险”、“最好的新冠隔离险”等称呼层出不穷。此外,还有不少博主打出“产品月底停售,再不抢就来不及了”等限时停售的旗号。目前,该款产品已经下架。
其实早在去年八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就曾发布《关于专项整治北京地区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停止在北京地区发布存在过度营销行为的互联网保险的广告,其中就包括“限时停售”等诱导性内容。
跨省不赔、次密接不赔、居家隔离不赔、居家检测不赔、免费隔离不赔......网红隔离险赔付限制多
“万一旅游回来被隔离,岂不是躺着也能赚钱?”即将出发去外地游玩的小勋看到“隔离险”顿时来了兴趣。
从产品介绍来看,小勋看中的这款“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险”不仅覆盖常见高发意外,还扩展赔付新冠肺炎身故和强制隔离津贴。产品介绍显示,新冠隔离津贴每天赔付200元,最高赔付30天,被保险人因途经地被确认为中、高风险地区、自身确诊或成为疑似患者密接者而被当地防疫部门要求强制隔离即可赔付。
在价格方面,43元1年的保费也让小勋很满意,一顿饭的价格就能买个安心在小勋看来颇为划算。
仅浏览了一遍产品介绍界面后,小勋就被这款看起来高性价比的保险所吸引,再加上最近几个月新闻中不断出现确诊病例,小勋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款隔离险。彼时,小勋目的地和居住地都属于低风险地区。
然而旅行回来后,因为旅行目的地出现疫情,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小勋与好友在居住地被隔离。申请保险理赔时,小勋却被保险公司告知,自己不在理赔范围内。保险公司解释称,小勋居住地并未升级为高风险地区,被居住地政府隔离并不在理赔范围。“本来是特地为了出去玩才买的,结果只有被目的地政府隔离才能理赔”,小勋告诉记者自己感到非常委屈。小勋认为,保险公司在产品介绍界面并未说清具体的理赔限制条件,自己被文字游戏“忽悠”了。
另一位购买了同款保险的王女士也表示,自己因为属于次密接人员也被保险公司拒赔,然而产品宣传界面中并未明确表示次密接人员无法进行理赔,保险的免责条款中也未明确出现该项。
除了上述热度较高的复星爱无忧意外险外,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还有蚂蚁和众安联合推出的“新冠隔离津贴险”、众惠相互全民疫保通、泰康防疫关爱保等。
搜集相关资料后,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上述不同类型的隔离险均价在百元以内,隔离期每日赔付津贴在150元到上千元不等,参保门槛不高,理赔限制条件却多种多样。例如众安新冠隔离津贴险赔付前提是理赔者乘坐交通工具、与疑似感染者密接、政府强制集中隔离、投保人需自费隔离。也就是说,投保人在与新冠患者非乘车环境下直接接触、次密接、居家隔离、居家检测、非自费隔离等情况下均无法理赔。
贝壳财经记者查阅上述隔离险产品介绍界面后发现,部分保险公司并未详细列明免责条款,更多是将其放入“更多请查看”部分下的《保险条款及告知》中,消费者若不细心查看,很容易忽视这部分内容。
{image=3}
某款隔离险投保须知界面截图。
网红隔离险是智商税吗?专家:政策层面打擦边球,建议购买时多关注免责条款
贝壳财经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早在2020年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就曾表示,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专属新冠肺炎保险此类单一责任产品,防止出现以疫情为营销噱头炒作保险产品。发布会过后,市面上下架了不少针对新冠肺炎的专属保险。而上述提到的“新冠隔离险”则是在去年初左右问世,将新冠隔离津贴纳入健康险或者意外险产品之中宣传售卖。
对此,保险业内专家杨帆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新冠隔离险借助低价意外险打包售卖属于打擦边球的行为,有借助疫情噱头炒作的嫌疑。而所谓的“投保门槛低,理赔限制多”实则是多数网上保险的“通病”,只是严重程度各有不同。杨帆建议,消费者在投保前应仔细查看各家公司投保条件和保险免责条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则认为,新冠隔离险是保险行业应对新冠疫情的产品创新之举。保险公司将新冠隔离津贴险和意外险相结合,相当于为意外险增加了新的保险责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至于消费者反映的隔离险理赔难这点,朱俊生表示,隔离险理赔限制条件多主要与保单价低有关,“保险公司想要把保费降下来,保险(产品)承担的责任就不可能太宽,产品责任范围的界定自然会更加严格”。同时,朱俊生提醒,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与免责条款紧密相关,消费者在选购保险产品时应注意阅读保单条款,弄清楚保险的免责条款后再做判断。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在宣传保险产品时也有义务告知消费者产品的保障范围与免责范围,也就是“不仅要把保什么讲清楚,也要把不保什么讲清楚”。
责任编辑:王珊珊
年底了供应商这头肥羊:拖欠供应商的钱 开发商有一万种手段
来源:微信公众号“地产大爆炸”转眼,2020年就要收官了,也到了地产人最为忙碌的时刻。而在虹桥商务区许多咖啡馆里,也挤满了各色西装革履的地产男女。在咖啡的氤氲中,他们津津有味地交换着上市、并表、美元债、ABS等高深的金融词汇。在他们口中,房子就是一个个抽象的金融资产包,既不能炒、也不用住,甚至不用造。0000金嗓子女老板江佩珍被限制消费后 又被加上一道锁:限制出境
按理说金嗓子不差钱,日后因此闹得沸沸扬扬。4年后的2007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罗纳尔多将起诉金嗓子,因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索赔1000万欧元。{image=4}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今日(6月3日)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到的最新信息显示,后者的法定代表人为江佩珍。原因是金嗓子发布的罗纳尔多代言广告并未签订代言合同,甚至未得到本人同意。这让金嗓子一度陷入侵权纠纷。0000特斯拉狂降16万门店被挤爆 蔚来董事长、小鹏CEO发声反击
这个元旦假期被特斯拉刷屏了!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砸下一颗新年“炸弹”:宣布正式开售国产ModelY,价格最高狂降16.51万元!特斯拉给车主送的这份“大礼包”直接引爆销售市场,特斯拉遭疯抢,其官网被挤“崩了”,全国各地门店也被挤爆了。0000人均5000元红包,方大在海航堆起现金墙
此时距离方大入主海航刚刚满月,不少海航人也已经加了一个月的班。今日上午,在海航旗下的金鹏航空的办公楼里,不少员工戴上了大红花,走进周末已准备好的红包发放现场,领取了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给每人发放的5000元红包。年末给旗下企业的员工发红包,并将一叠叠现金堆成墙,是方大集团的传统,不过在民航界,这样的发红包方式还是首次。0000百度申请“百度智能云”商标 国际分类为9-科学仪器
证券时报e公司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申请“百度智能云”商标,申请/注册号为52721790,申请日期为2021年1月4日,国际分类为9-科学仪器,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责任编辑:王翔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