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集采来了!“牙茅”瑟瑟发抖?调查:未触及业务核心,真实杀伤力有限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金小莫)讯,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明确提到要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特别点名种植牙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
对于以通策医疗(600763.SH)为代表的民营口腔医院来说,种植牙集采始终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2021年初,有全国两会代表提出:平均一颗种植牙治疗费用在6千元至2万元不等,如果种全口牙,相当于在县城买套房。该言论一度冲上热搜。去年8月、11月,浙江省宁波市、四川省又分别发布相关文件,拟对齿科耗材进行集采。
此前,受利润增速下降、种植牙集采预期等因素影响,素有“牙茅”之称的通策医疗股价已“先跌为敬”——自去年高点跌去一半以上,市值缩水超700亿元。
{image=1}
一种观点认为,种植牙集采后,公立医院种植费用将大幅降低,从而压缩民营口腔在种植牙领域的市场份额;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种植体集采长期看利好民营专科医院。
对民营口腔医院而言,集采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科创板日报》记者从业内进一步获悉,耗材并未触及种植牙业务核心,种植牙集采对民营医院的影响其实有限。
耗材并未触及种植牙业务核心
种植牙集采的消息之所以对民营口腔有杀伤力,是因为种植业务系民营口腔的最大蛋糕之一。《科创板日报》记者在走访中得知,牙科诊所最大的两块营收即来源自正畸和种植。
以通策医疗为例,历年财报数据显示,种植、正畸、儿科三大口腔业务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50%以上,三者基本是“平分天下”;另据拟赴港IPO的牙博士招股书,截至2021年6月底,种植牙业务占其总收入的45.3%。
{image=2}
不过,从本质上来看,种植牙集采对民营口腔的实质影响或有限。一个原因是,虽然种植牙业务占据了民营口腔营收的大头,但其中,种植牙耗材所贡献的占比很小。
一位牙科供应商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种植牙的核心耗材即种植体,在民营医院,由于采购流程短,种植体的采购成本仅在300元至2000元之间,已经很便宜,“本就没什么水分好挤的,没有集采意义”。
通策医疗也已在去年10月的投资者调研报告中披露称,公司主要是负责提供医疗服务,根据医疗服务结果付费,而不是按照成本进行付费,因此耗材的价格变动对公司影响不明显。
集采后公立医院降价幅度也有限
种植牙集采后,种植牙治疗费用降低,是否会吸引更多人进入公立医院进行牙种植,进而导致民营口腔的种植业务缩水呢?这是市场对民营口腔的另一疑虑。《科创板日报》记者调查得知,从短期看,该疑虑尚缺少支撑。
一方面,公立医院的种植牙耗材确实存在水分,存在降价空间。前述供应商对《科创板日报》记者称,在公立医院,由于采购流程长等原因,种植体的采购成本约在5000元到6000元左右,存在降价空间。
但另一方面,就算集采把耗材费降下来,但恐难把治疗费一起“打下来”,对患者来说,总体降价幅度有限。这还是因为,种植牙耗材并非种植牙业务中的核心因素所致。
《科创板日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得知,造成收费贵的最主要因素在于人工。
种植牙费用由三项构成:种植体、修复基台和治疗费,其中前二者的费用约占20%至35%。在某公立医院,即使是最贵种植体与基台费用也就约三千多元,在全部种植费用中只占两成。有媒体报道称,种植牙医生是靠治疗费过活的。
前述供应商也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就算把种植体的采购成本降到3000元到4000元,对患者来说,种植费用也得1.5万,如果再低,可能都没医生愿意干了。”
因此,耗材降价可能并不会让公立医院种植牙业务“吸引力”大增。
还有牙科诊所采购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即便集采后达到了最理想的以价换量效果,也需要大量的牙科医生来满足增量需求,而目前,国内牙医稀缺。因此,仍需要民营口腔的介入。
有数据显示,2019年口腔类别的执业医师数量是19.5万,对应到需求上,立鼎产业研究预计至2022年全国口腔科诊疗人次将达到1.86亿人次,缺口巨大。若种植需求再进一步放量,缺口将被进一步拉开。
长期看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
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还注意到,政策上对降低种植牙治疗费用的态度已较为明显。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降低种植牙耗材费用只是开始,并不是终点,且大概率会推向国采,后续会有相关措施调整种植技术定价从而进一步降价。
彼时,对民营口腔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对此,《科创板日报》记者试图联系通策医疗,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同据前述投资者调研报告,通策医疗表示,公司将积极通过共同富裕的行动,推动通策高中低口腔超市的概念,增加低价种植项目,促进公司在低价种植市场的占有率。彼时,通策医疗还表示,公司现有种植医生500多人,预计到2021年底可达到600至700人,如果产能全部释放,可以满足20万颗种植量需求。
另据通策医疗2021年Q3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于2021年三季度大手笔增持该股441.17万股,张坤、归凯则在2021年三季度减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冯体炜
揭秘黄晓明Angelababy商业版图:两人曾合体代言上市公司,如今无直接商业关联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022年的首个娱乐瓜来了。1月28日,黄晓明、Angelababy(杨颖)发微博,官宣离婚。双方发表声明,表示两人经过认真考虑,决定结束婚姻关系,和平分开,未来将共同抚养孩子。天眼查显示,二人无直接商业关联。据悉,今年是两人结婚的第7年,就此,有网友评论称是不是七年之痒?{image=1}0000乐凯新材:“热敏磁票生产线”继续停产
新浪财经讯7月3日消息,乐凯新材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上海铁印恢复热敏磁票采购的通知,也未收到任何热敏磁票订单。鉴于上述情况,公司“热敏磁票生产线”继续处于停产状态。责任编辑:逯文云0000洛阳钼业:全资子公司与宁德时代间接控股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投资研报【机构调仓】朱少醒、劳杰男、袁芳等大佬调仓踪迹泄露!4大牛散聚集1股(名单)【硬核研报】一季度业绩暴增110%,全球市占率6%,超稀缺电子元件龙头走向全球【超级大单】妖股怒抓4连板!三大顶级游资激战(兼谈“面板双雄”股价为何大分化)【机构调研】林利军、王亚伟旗下公司出手调研(附剖析A股“气宗”与“剑宗”)0001高乐股份董事长收关注函:配偶短线获利4万元 内部人亲属交易监管待强化
投资研报8000亿市值的热门大牛股,机构高呼还能涨7000亿!看涨空间近80%!原因曝光氢燃料电池推广加速,“质子交换膜”百亿市场横空出世!“需求放量+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这些氟化工龙头有望实现高端突破(名单)前沿技术突破,千亿锂电池市场迎来大变局?安全性、成本优势显著,铜价上涨背景下,电镀铜/铝箔加速渗透可期,这些电池巨头正疯狂扩产0000拟与标致雪铁龙设合资公司:推进DT2变速箱项目 ST银亿
证券时报e公司讯,ST银亿(000981)6月2日晚间公告,标致雪铁龙集团以现金出资7000万欧元,公司全资子公司邦奇拟与标致雪铁龙集团签订合资协议,即双方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邦奇雪铁龙电动化变速箱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变速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合资公司初始注册资本拟定1.8亿欧元,占比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