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高层新年首会,“缓冲地带”局势能否缓和?
原标题:美俄高层新年首会,“缓冲地带”局势能否缓和?
双方最终还是要退回僵持状态的“战略稳定”
{image=1}
“我们需要铁打的、防水的、防弹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证,不是用‘应该、必须’等字眼作出的口头保证。这句话全部内容都要写进协议:‘(乌克兰)永远不得成为北约成员’。”
2022年1月10日,在美俄高级别官员新年的首次会晤中,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如此表达俄方对乌克兰意图加入北约的态度。当天,他和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在瑞士日内瓦展开拜登时代美俄第三次战略稳定对话。这也是2021年下半年乌克兰局势升级以来,美俄高层首次就该问题进行面对面磋商。
自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一直是北约势力范围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二十年来,乌克兰政府多次尝试加入北约,始终未能如愿。2014年该国港口城市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后,乌东部地区的军事冲突不断升级。2019年,乌克兰政府通过修宪,确立加入北约的战略方针。2021年底,随着美国政府指责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集结军队,双方围绕“俄罗斯不得入侵乌克兰”和“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的矛盾愈演愈烈。
这一次,乌克兰话题占据了里亚布科夫和舍曼8小时会晤的大多数时间。对于会谈效果,舍曼用“坦率且直接”形容,里亚布科夫称之为“困难但专业”。在所有关键问题上,双方都各执一词。
里亚布科夫重申俄方2021年12月提出的安全保障协议草案,要求北约停止东扩,不接纳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组织。对此,舍曼表示“永远不会答应”。同时,舍曼提出双方以中导条约为原则重新审议东欧地区的导弹部署问题,但未得到积极回应。此前,美方长期指责俄方不履行该条约的义务,威胁北约成员国安全。舍曼在会后表示,从会谈中还不清楚莫斯科是否会承诺缓和局势。
1月10日的会晤中,舍曼重申了拜登和普京对话时说过的话:“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其代价和后果将远远超过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的情况。”但会后答记者问时,舍曼表示,为了“让俄罗斯无法预料到”,自己不会详细说明反制措施。
分析认为,舍曼的托辞意味着拜登政府内部很可能尚未就反制方案达成共识。在最近一年外交成果匮乏、国内支持率降低的背景下,白宫可能担忧过激的举动会破坏来之不易的美俄战略稳定态势。此外,坚持与俄方对话、接触的欧盟主要大国,也不会坐视美国反制措施导致局势升级。
会后,在记者的追问下,舍曼提到了金融制裁、出口管制、北约增兵、增加对乌安全援助等手段,但均未超出美方惯常的措施范围。同一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与乌克兰副总理斯特凡尼希纳会晤时表示,任何对乌克兰进一步的侵略,都将付出“高昂的政治和经济代价”。这被解读为美方和北约并不考虑与俄方发生任何形式的军事冲突,是缓解紧张局势的一个积极信号。
此外,本次会谈中,里亚布科夫重申了普京关于“不会入侵乌克兰”的承诺,表示集结在靠近乌克兰边境的10万兵力是为了演习,美方没有理由担心局势升级。舍曼则表示美方愿意在导弹部署和控制双方军演规模等问题上,和俄方进一步对话。这都体现出双方在本轮密集对话的“开场”抱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1月12日和13日,北约和欧洲安全组织代表还将分别和俄罗斯代表举行会晤。分析指出,在第一次试探性对话中,双方都以乌克兰局势为由头,亮出自己的“理想牌”,即削弱对方在“缓冲地带”的实力存在。但事实上,任何一方都很难做出退让的决定,双方最终还是要退回僵持状态的“战略稳定”。
责任编辑:张玉
美国去年12月贸易逆差再创新高 或拖累GDP
当地时间1月26日,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12月商品贸易逆差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009.6亿美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960亿美元。进口继续大幅增长,是美国2021年12月商品贸易逆差大增的原因。12月进口增长2%,达到2583亿美元的新高,其中消费品进口创历史新高,是推动进口增长的重要动力,此外资本设备和机动车辆进口也有所回升。12月出口也有所增加,达到1573亿美元。0000以色列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低者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科技日报7月28日消息,以色列Leumit健康服务(LHS)机构和巴伊兰大学阿兹瑞利医学院合作近日完成的研究表明,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者可能更容易受新冠病毒的感染。研究成果发表在欧洲生物化学学会联盟杂志上。0000日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66例 累计确诊147568例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1月29日0:00至23:30,日本国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2066例,累计确诊病例达147568例。死亡新增16例,累计达2126例。(总台记者李卫兵)责任编辑:郑亚鹏SN2380000安理会拒绝恢复对伊制裁 伊朗喊话特朗普
{image=1}海外网8月16日电联合国安理会25日拒绝美国恢复对伊制裁的要求。对此,伊朗外长批评美国国务卿对伊朗的霸凌行为致使美国再度陷入孤立之中,并呼吁特朗普勿要再发起新的霸凌行为。0000当我们谈论英国脱欧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12月24日平安夜这天,英国和欧盟互赠了一份“圣诞礼物”:在距离“脱欧”过渡期结束仅一周之时,双方终于达成了“脱欧”贸易协议。历经4年半时间和3任首相,英国和欧盟的这场“离婚”大戏行将终结。当我们谈论英国“脱欧”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英国脱离欧盟是否是必然趋势?世界格局将如何演变?全球化进程是否受阻?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