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749

调查:56.1%受访青年虽想过回乡,但仍愿意留在异乡

中国青年报2022-01-14 07:20:450

原标题:异乡生活 74.0%受访青年会对家人“报喜不报忧”

{image=1}

临近春节了,对于不少离家在外生活的人而言,故乡一直是心头的牵挂。对于在异乡生活的年轻人来说,会和家人随时交流自己的真实情况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158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0%的受访青年会对家人“报喜不报忧”。提高收入(79.1%)和丰富兴趣爱好(57.0%)是受访青年认为可以让异乡生活更好的主要方式。

56.7%受访青年正在经历异乡生活

调查中,56.7%的受访青年正在经历异乡生活,40.9%的受访青年曾经有过。

“因为还在上学,经济上不用太担心。社交上,我适应能力比较强。”老家在河南的95后刘鑫堂,目前在北京读研。虽然在异乡生活还算顺利,但偶尔遇到不太开心的事情,也会让她情绪有些沮丧,“比如备考的时候,会想念父母做的好吃的,天冷了也会想家。心情不好时,给父母或朋友打电话哭哭鼻子就好了”。

来自新疆的沙沙(化名)在北京生活了近10年,她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不算太多,“可能主要是经济方面,想要买什么东西得靠兼职挣钱,不想问父母要钱。我想在北京读研,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生病的时候会格外想家。”家在河北的刘旭,是南京某高校2021届硕士毕业生,他感觉外出求学,没有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遇到生病不舒服的时候,心里会有些难受,“但也尽量不告诉家人,会在好了以后,才跟他们说我前几天病了”。

数据显示,在异乡生活遇到的主要困难上,56.3%的受访青年选择了经济压力大,52.9%的受访青年选择了生病或情绪低落时缺少陪伴,感到孤独。其他还有:担心父母的身体状况(43.5%),与当地人思维观念不一样,很难融入 (41.9%),不习惯当地的饮食习惯(37.0%),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34.5%)等。

家在山东的牟昊琨是武汉某高校2021届毕业生。牟昊琨说,离家在外生活,无论遇到开心还是不开心的事情,都会跟家人说,“比如在实习单位拿到奖励或荣誉,会跟家人分享,生病时也会跟家人发发牢骚”。

刘旭则表示,自己是一个只报喜不报忧的人。“像拿了奖学金这样开心的事,会马上跟家人说,让他们也高兴一下。但遇到让自己焦虑的事,比如毕业季面临论文和求职的双重压力,就只是自己去面对处理,不跟家人说”。

沙沙觉得,如果是一些比较麻烦的情况,瞒着父母并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像身体出了状况,不能等到要住院或者做大手术时,父母才得到消息。如果有什么情况得提前跟他们说,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负责”。

调查显示,74.0%的受访青年会对家人“报喜不报忧”,21.5%的受访青年会视具体情况而定。

56.1%受访青年虽想过回乡但仍愿意留在异乡

“如果能够为新疆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是最好的。” 沙沙想回家乡发展,当个老师。但她觉得眼下还需要提升专业素质、积累经验,“所以想在北京读研,提升能力再回家乡奋斗”。

刘鑫堂考虑过毕业后回家乡发展,“父母希望我能到离家近点的地方工作,安安稳稳。我也觉得自己更热爱家乡的文化”。

数据显示,14.9%的受访青年没有想过回家乡生活,非常愿意在他乡拼搏,56.1%的受访青年虽然想过,但仍想继续留在他乡,12.1%的受访青年已经在为回家乡做准备了,16.9%的受访青年表示还没想好。

“在他乡生活,社交方面可能会自由一些,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在家的话家长管束就比较多。”牟昊琨目前还没想过回家乡发展,他觉得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想在外面多打拼几年”。

牟昊琨期待自己可以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达到理想的薪资水平,提升在他乡生活的幸福感。

怎样可以在他乡过得更好一些?79.1%的受访青年认为需要提高收入,增加收入来源,57.0%的受访青年建议丰富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55.9%的受访青年建议多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其他还有在当地安家落户(49.3%)和保持与家人的联系(45.0%)等。

刘鑫堂认为,多了解当地文化,有助于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去接受、享受和家乡不一样的人和事,可以带来很好的感受。让生活充实起来,自然就会觉得幸福了”。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我觉得城市要对异乡青年多些包容,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推出一些惠民政策。”此外,刘旭觉得对于在外生活的年轻人来说,也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方面要想明白留在异乡生活的目的,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来收获幸福,同时也要有合理预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实习生 杨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1月14日 03 版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