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953

福莱新材再支持烟台富利发展,力争实现上下游联动

金色光2022-01-14 18:05:25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1年5月上市的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福莱新材,证券代码:605488.SH)在上市不久后的9月发起对外投资,收购烟台富利,向产业链上游进军。近日,公司公告披露,为支持烟台富利发展,将为烟台富利3亿元的银行授信提供担保。对于公司来说,支持烟台富利,或是1+1>2的机会。

{image=1}

1.4亿元投资烟台富利

2021年9月,福莱新材公告宣布,投资烟台富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富利)。

据悉,公司于2021年9月8日与烟台富利股东迟富轶、陈欣签订《关于烟台富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之投资协议》,福莱新材通过增资及受让股份的方式对烟台富利合计投资14000万元,其中以1元/股的价格向烟台富利增加注册资本10000万元。

同时,福莱新材通过股权转让方式以零元对价受让陈欣及迟富轶持有的烟台富利尚未实缴的合计20%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4000万元,并承担相应的实缴出资义务。本次投资完成后,福莱新材持有烟台富利70%的股权。

烟台富利总经理迟富轶先生,具有多年的薄膜生产、研发及销售经历,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及生产技术优势,在行业内有良好的口碑。同时,烟台富利拥有一支完整的、优秀的、具有多年行业经验的生产经营团队。

迟富轶先生通过轻资产运营5条原膜生产线,年销售额达10亿余元,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如农夫山泉、康师傅、娃哈哈、元气森林、可口可乐等,这些优势都为烟台富利顺利开展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开始,烟台富利已经让洛阳桑尼为其进行OEM代工,业务已经实现了更好的发展,烟台富利未来的业绩或可期待。

而在本次投资前,公司与迟富轶先生及其团队已有多年的合作历史,并且公司已聘请专业审计及法律团队对烟台富利进行了充分的尽职调查,双方已建立深厚的合作互信基础。

进军产业链上游,实现上下游联动

烟台富利所从事的原膜的研发和生产属于福莱新材主营业务的直接上游供应链。考虑到下游客户不断加强对原膜性能开发与利用的关注,为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公司决定进行原膜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是指利用涂布及其他复合工艺技术,将吸墨材料、压敏胶、导电材料等与高分子薄膜等复合而成,该材料具有吸墨、粘结、保护、导热、导电、绝缘等特定功能,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品打印、产品标签标识及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

公司的主要产品分为三大类:广告喷墨打印材料、标签标识印刷材料和电子级功能材料。其中:广告喷墨打印材料主要用于室内外实体广告宣传品打印;标签标识印刷材料主要用于日化产品、食品饮料、电子产品的标签标识印刷;电子级功能材料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汽车电子领域,以粘结、固定各元器件或模块,并起到保护、导热、导电、绝缘、抗静电、标识等作用。

而上游原材料供给状况对行业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影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次投资,有利于公司有效控制关键原材料等投入的成本、质量及供应可靠性,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步进行,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印刷包装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

烟台富利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第一条BOPP生产线投产,一条BOPP的产能5万吨,BOPP生产线投产可以保质保量的保障公司的产品供给。

就在不久前,公司进行了股权激励,但当时并没有安排烟台富利的相关管理层,富利富利激励计划待其正式投产后另行筹划,这种单独考核的安排,体现了公司对其重视。

公司此前IPO除了补充流动资金以外,仅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总部综合大楼建设项目,仅为扩张公司主业,并未进行产业链上的纵向扩张。本次收购烟台富利,或是产业链扩张的重要一步。

公司未来将在BOPP薄膜、PETG以及热收缩膜、应用于高端化妆品领域的BOPS膜等新型功能薄膜领域作出努力。

对于福莱新材来说,该对外投资进一步满足公司业务开展需要,有利于公司深耕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领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长远来看,对公司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

同时,烟台富利所涉新型功能薄膜项目是公司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公司未来其他应用领域拓展实施的重要支撑。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首先是对现有的涂布生产线、分切生产线和仓储等设备进行更新并加以补充,实现产能扩充,并不断优化提升广告喷墨打印材料、标签标识印刷材料产品的质量和持续进行生产工艺升级改造,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而在原有主业扩张的同时,对上游的相关需求也会水涨船高,势必增加成本,从上市公司层面看,适当的将公司产业上移,不仅是控制上游原材料、压缩成本,还能实现产业链联动,更好的抵御风险,并实现1+1>2的效果。

责任编辑:冯体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