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买房,究竟是投资未来还是泡沫炒作?
财联社(上海 编辑 刘蕊)讯,如果在一年前,有人提出要在虚拟世界里花几百万买房,或许会被人认为是疯了。但在一年后,不仅是众多公司、明星,甚至普华永道这样的专业机构都加入了“元宇宙炒房”的大军中,这令不少人开始感到困惑——难道虚拟世界炒房真的有价值吗?
明星和专业机构先后入局“元宇宙炒房”
在过去几个月,众多公司和明星花成百上千万在虚拟世界购买房产的消息时不时地被报道,冲击着人们的神经:
数字资产投资集团Tokens.com的子公司Metaverse Group以243万美元(约合154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购买虚拟平台Decentraland的一块数字土地;
流行歌手林俊杰大约花了78万元人民币在Decentraland上买下了三块虚拟土地;
元宇宙房地产公司Republic Realm以约430万美元(约合2742万元人民币)购入了Sandbox虚拟世界里的一块土地——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贵的一笔虚拟土地交易。
在去年12月末,连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都在元宇宙中购买了一块数字土地,不过交易价格未公开。
{image=1}
在众多数字资产投资公司和名人的拥簇下,数字平台Decentraland上的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个月已经上涨了400%到500%。如果以单位面积价格计算,不少数字土地的价格已经可以媲美美国一线城市的平均地价——甚至更高。
在元宇宙世界中,买房通常会用到平台自身的代币——比如Sandbox平台的代币SAND和Decentraland平台的代币MANA。随着数字土地的价格被炒得越来越高,这些代币本身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在去年3月初,SAND的兑换价格还只有25美分,但到去年末时,SAND已经一度升高到8.51美元——这意味着,如果你在去年春天投资1000美元买入SAND,并在最高点卖出,那么将能够赚到大约85万美元。
“元宇宙炒房”的内在逻辑
如果我们仔细了解虚拟世界的这场“炒房热”,会发现这一热潮实际上也存在其内在逻辑。
首先,支撑虚拟房地产热潮最基础的逻辑,在于“元宇宙”的前景。
在Facebook改名Meta后,“元宇宙”概念的热度瞬间点燃,“元宇宙”被不少人看作继互联网、社交媒体之后,互联网世界的下一个形态,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比如,数字资产投资公司Tokens.com首席执行官Andrew Kiguel就坚定认为:“元宇宙是社交媒体的下一个迭代。”而加密资产管理公司Grayscale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世界的业务规模可能会增长到1万亿美元。
其他知名咨询企业也有类似的观点。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而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尽管在技术生产力的掣肘下,我们现在距离Meta所设想的那种360度沉浸式的数字世界还很遥远,但提前购买一块数字资产“占坑”“圈地”,或许可以被看作是“投资未来”的一种手段。
其次,和现实中的“炒房”相似,虚拟世界中的“炒房”也很大程度上基于房产供应的“稀缺性”,而“稀缺性”正是炒作活动最本质的根源。
在当下最火热的虚拟“炒房”平台中,数字土地的供应都是有上限的,这一设定本身也正是为了保证虚拟房产的价值不会疯狂贬值。
比如,在Sandbox平台中,一共166464个地块可供利用;而在Decentraland平台中,一共有90601块地块,而且其中只有约44000个被分配用于私人买卖。如果想要开放新的地块,就必须要由平台上所有货币拥有者和所有地产持有者投票通过才可以——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第三,虚拟世界中的房产也存在功能性价值。
尽管虚拟世界中的房产不能像现实中的房产一样供人居住,但它们也非毫无价值,投资者可以将其用于经商或租赁等。比如上文提到的普华永道购买的数字土地,就是为了建立相关专业服务咨询中心;此外,已经有不少知名企业在元宇宙平台中购买虚拟土地,用来给自己的品牌打广告。
鉴于虚拟平台上的地块都是有限的,所以在未来数字土地被全部售光后,如果还有企业想在虚拟世界内打广告,就不得不从现有的业主手中租赁土地——这带来的收益可能是超乎想象的。而且,这一情景似乎已经不算遥远:目前在Sandbox平台上,已经有七成数字土地被售出。
也正因此,通常靠近商区、人流量更大的数字土地,往往能被炒作出更高的价格——通常好的地块的价格可以比普通地块高1到2倍。
{image=2}
此外,在名人住所周边的数字土地价格也能被炒作得更高。比如,此前就有人花45万美元在说唱歌手Snoopverse的虚拟住宅旁边买地,只为了和明星做邻居。
虚拟炒房客们的生财之道
通常在数字世界,数字资产都是以NFT的形式被买卖——这意味着相比于现实中的房地产交易,购买虚拟土地显得非常简单——直接从平台或通过开发商购买即可。
而在买到土地后,虚拟资产投资公司的处理方式也和现实世界类似:有的地块会被直接闲置,等到价格飙升后再卖出;而有的地块,炒房公司会请设计师和游戏开发公司来设计建造住宅或购物中心,然后零售卖出或是收取租金——和现实中的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区别。
事实上,部分虚拟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花费2742万元天价购买元宇宙土地的数字资产投资公司Republic Realm,就已经在19个不同的元宇宙平台上拥有大约2500块数字土地,并且其中一部分已着手进行开发。公司目前重点开发的项目,包括一个主要租赁给虚拟时装零售商的购物中心,以及一个大型豪宅社区,该社区主要由约100个别墅组成,公司准备将其零售出售给个人玩家。
{image=3}
而另一个数字资产投资公司Tokens.com目前正在Decentraland中开发一座18层的商务大楼,公司准备将其租给加密货币交易所。而他们购买的另一块位于时尚区的数字土地,则准备用来出租给时尚公司——按照该公司CEO的说法,现在购买这块时尚街区土地“就像在19世纪购买第五大道”。
“元宇宙炒房”的炒高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上述种种听起来很诱人,但也不得不注意,这一切都是建立“元宇宙”平台不断壮大的理想情况上的。这意味着,如果单一“元宇宙”平台失去流量和关注度,或是虚拟货币出现大幅波动,都可能影响到投资者手中“虚拟房产”的价值,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此外,缺乏监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与拥有成熟监管体系的现实房地产交易不同,元宇宙世界房产交易仍面临诸多监管空白。比如,如何界定元宇宙房产的性质,法律如何对元宇宙房产进行保护,一旦出现交易纠纷时如何调解……在这些问题尚无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投资风险可想而知。
就连专注元宇宙炒房的Republic Realm联合创始人约里奥(Janine Yorio)也承认,投资数字房地产是有高风险的。
″(这)非常非常危险。你应该只投入那些你准备好了全部损失的资金,”约里奥说,“这是高度投机的,也是基于区块链的。我们都知道,加密货币非常不稳定,尽管它也可以带来巨大的回报。”
责任编辑:李园
疫情还在继续 曾经的海誓山盟却已破碎 华尔街大行相继启动裁员
由于纽约当时大规模爆发新冠疫情,大多数美国大型银行逐一承诺会避免裁员。而如今,那些誓言一一消失了。周四有消息称美国银行将在全球银行和市场部门裁掉一些员工,这标志着不裁员保证的结束,与此同时国际上控制疫情的运动仍在继续。在美国六大银行业巨头中,富国银行首先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时打破寂静,在降低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实施了裁员。高盛集团和花旗集团紧随其后。0000新冠死亡病例超百万 欧洲抗疫阻力重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网站9日数据,截至欧洲中部时间9日10时,该区域累计新冠死亡病例达1001313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700万例。分析人士认为,新一波疫情威胁、疫苗接种推进缓慢、变异病毒肆虐以及民众对反复的社会管制措施产生疲劳和抵制,都是造成欧洲各国抗疫效果大打折扣,疫情持续蔓延的因素。疫情数据持续高位0000赛富时在公布创纪录的营收后计划裁员1000人
{image=1}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在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Benioff)保证90天之内不会裁员的5个月后,赛富时公司计划裁员1000人。赛富时拥有约54000名员工。报道称,员工被告知他们有60天的时间在公司内找到新职位。0000美联储货币事务主管劳巴赫患癌去世
美联储经济学家、货币事务部门主管托马斯-劳巴赫(ThomasLaubach)周三因胰腺癌去世,享年55岁,此前几天美联储刚刚发布了新的货币政策战略,劳巴克帮助制定了该战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将怀念托马斯,作为一名同事和朋友。他是一位世界级的经济学家,致力于公共服务,并因他对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而受到普遍尊重。他的专业知识、智慧和良好的判断力是无与伦比的。”0000天风国际:上半年中概股美股上市38家 后续至少20家排队中
一、38家在美国IPO上市(1-6月){image=1}{image=2}这IPO上市的38家,共募资139.26亿美元,平均每家募资3.66亿美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