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恩:碳中和对金融提出了新要求
1月16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年“全球共同复苏下的经济金融新图景”峰会举行。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执委会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并演讲。
白重恩认为,“十四五”期间,总体来说我们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尽管面临各方面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管理好这些机会和挑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
白重恩提出了几个需要大家关心的问题,他表示,疫情对各个国家的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各个国家的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特别值得讨论的问题。他提到,碳对金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碳中和转型中有一些很长期的投资需要金融的支持,有一些过去投资的退出,特别像煤电这样企业的退出,也会给金融带来新的挑战
全文如下:
主持人 钟蓉萨: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上海苏河湾峰会。我是大会主持人--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特邀研究员钟蓉萨。
首先有请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执委会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先生为本次大会致辞。
白院长作为一名资深经济学者,他凭借扎实的经济学功底与学者的社会担当,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鼓与呼;他多次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出谋划策,为高层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有请白院长!
白重恩: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个周末的早上来参加今天的峰会,我们今年峰会的主题是全球共同复苏下的经济金融新图景,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是一个特别好的主题,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尽管疫情还面对着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主要的经济体都已经开始复苏,这个复苏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希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另外中国经济的一些新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全球经济的新的变化,也有同样的情况。在这我想跟大家讲几个方面,我们都应该会关注的问题。
一是疫情还有不确定性,过去疫情的对经济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比较复杂的形势,一方面全球经济面临着不确定性,但是看到了复苏的曙光。但同时我们还面临着通胀的压力,过去当我们有危机的时候,通常都是需求不足,供给又过剩,不会有通胀,但是这次我们有通胀,在主要的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有比较严重的通胀,通胀率在7%,从1982年到现在,这是最高的通胀率。
在通胀的同时,就业参与率还不高,美国的就业人数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种情况不是那么多见的。但是它也要求各个国家的货币当局,特别是美联储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全球的疫情发展也不平衡,发达国家应该说疫苗的接种率比较高,尽管有奥秘克戎的影响,但是人们仍然是觉得有希望在近期看到有转机,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一些比较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疫苗接种率还比较低,所以发达经济、发展中经济,还有中国不同的发展周期也给全球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带来的影响,带来挑战。
这样的挑战对各个国家的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各个国家的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觉得这都是我们特别值得讨论的问题。
尤其是注意到,在过去当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候,比如2008年,我们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中美和其他的国家的货币政策当局和财政当局能够紧密的合作,来协调宏观经过政策的设置,这个对于控制经济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在如果说我们面临类似的情况,我们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是不是还能够继续有效,这也是我们大家都会关心的问题。
另外一些全球和中国变化的趋势,包括全球碳中和的目标,碳对金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碳中和转型中有一些很长期的投资需要金融的支持,有一些过去投资的退出,特别像煤电这样企业的退出,也会给金融带来新的挑战,我们怎么共同应对这样的挑战。数字经济的转型也是给我们带来了机会和挑战,尤其是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金融能够更好的利用各种数据来识别、分析风险,这都是一些机会,但同时当数字经济如此发达的时候,有一些平台的企业在经济中占到很大份额的时候,系统性的风险也是一个需要关心的问题。
最后一方面,在全球这么复杂的形势之下,中国还继续保持改革和开放,尤其是在金融开放方面,我们过去两年采取了很多的步骤,让全球的金融企业更容易进入中国,这给我们在座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我们怎么来更好的应对这样的机会。这都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来自业界的金融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可以互相沟通,通过这个平台,业界可以了解政策的走向,政策的考虑,对政策后面的一些驱动力有更清楚的认识。
同时政策制定者也了解企业的情况,大家都面临着一些共同问题,我们怎么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这是全球财富管理论坛这个平台希望起到的作用。
今天的峰会就是我们为这个平台起到这样的作用所做的努力,所有的努力没有在座的参与都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特别感谢大家积极的参与,期待今天的峰会成果卓著,给大家带来对经济和金融新的形势更深刻的理解。
谢谢大家的参与。再见。
责任编辑:张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