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跟投,该废止了吗?
原标题:地产跟投,该废止了吗?
2013年,十一长假期间,碧桂园总裁莫斌给内部员工发了条信息:今天认购金额已达到超千亿,达到1095亿,已超越620亿元的全年销售目标。
此消息一出,碧桂园股价被突然抽升,并引来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违规信批的问责调查。
显然,莫斌被十一长假的兴奋业绩刺激过度了,但让碧桂园业绩插上翅膀的其实是一次管理上的创新——成就共享计划。
后来,受到刺激的万科也推出了与之异曲同工之妙的“事业合伙人制度”。
再后来,行业将他们的管理创新统一称之为“地产跟投机制”。
“跟投“的本质其实是超额激励,其核心逻辑是通过跟投人出资和获得收益的机制设计,强化经营周期内的现金流管理和利润管理。
当时,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市场上行期,地产人的朴素观念里跟投就是跟着企业一起发财。
在碧桂园推出跟投的2012年,一个区域总就拿到了不止8000万的跟投收入,由此大大刺激了碧桂园的其他高管,并最终引发了2013年十一长假那一幕。
自此以后,“地产跟投机制”开始被全行业效仿,“跟投”在房地产行业蔚然成风。
据统计,TOP50房企里,45家都推出了跟投机制。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时间轴推移至2019-2020年,“地产跟投”遇到了7年之痒。
甚至,还有些痛!
01
市场下行与被绑架
老板和员工,在跟投这个问题上,出发点本身就南辕北辙。
的确,职业经理人和老板,角色不一样,收入不一样,承担的风险当然也不一样。
当市场遇冷,跟投似乎成了鸡肋。
于是,你要是抽样问100个地产职业经理人,“痛并快乐着”或许已是他们对于跟投,比较礼貌的观点。
也就是说,当整个地产行业的收益率下降时,跟投新项目的风险增高。跟投制度,带给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利润率低,风险大,员工积极性不高,更多的是被绑架。”这可能是每个老板和总裁,心里都明白的真相。
但当地产人都回归理性时,收益与风险并存,切身捆绑了利益与身家;这考验的就是定力、信心和操盘水平了。
冷静想,这或许也是好事。
于是,“精准跟投”就成了无法退出跟投时的智慧选择。但,这就更考验经理人的眼光和在公司的话语权、选择权了。
02
跟投杠杆之痛
说到杠杆,地产行业最“极致”的应该是:某企业曾经启用了1:20的杠杆;配资年利率利息也曾高达15%。
先不说项目的盈亏状况,就由这高比例的杠杆配资所带来的利息,就能让经理人年年欠款,年年还。于是,不禁仰天长叹,这何时是个头儿啊?
如果说“跟投”的本质是款金融产品,当然会具备“赌”的属性,使用杠杆和配资实属正常;
但是,1、双方选择权的对等性和自由度;2、杠杆比例的合理程度;就成了焦点。
一旦,员工或高管被强制,进一步说,就是被强制使用公司制定的杠杆及配资规则后;这本身就失去了“金融投资产品”赋予投资人的自由选择权。
于是,在市场遇冷后,“激励”变成了“被绑架”,一地鸡毛。
有人说,这就是杠杆的力量,赚和亏都会多,谁让你上了赌桌?
但我们冷静想想,一个经理人,面对老板,在市场温和时,他向公司表忠心的前提是,他有路可退,并能赢得收益。
而当市场冷了,“对赌”只是笑谈,经理人永远没有和老板对赌的资本;恐怕,赌进去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你说,这是痒?还是痛?
如果风险共担的成分大于收益共享,对公司的内部管理就会产生副作用。
这绝对值得敲一声警钟!
因此,“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最大的难题是“度”的把握,关键在于责、权等管理体系匹配的是否科学?是否顺应人性?
于是,我们慢慢看到,部分企业对于其跟投杠杆比例的调整。
目前,大部分实施跟投机制的企业,杠杆比例在1:2—1:4之间;配资年利率计息为8%-10%。这基本回归了一个相对理性的状态。
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在强制跟投人群中,强制要求使用公司按级别匹配的杠杆,即,这部分经理人仍没有选择权。这个问题也是值得被关注的!
03
“退出”及“兑现”迷局
本山大叔在春晚中有句经典台词:“来前的火车票,谁给报了?”。
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就是,很多经理人都想问问的:“我的本金,啥时候能退了?”
这幽默吗?不!
某企业,曾经启用了1:20的杠杆;配资年利率利息也曾高达15%;且“不允许退出”,无论你离职与否。
你一旦成为强制跟投对象,你所跟投的金额、杠杆比例都是按照你的级别被强制设定的,没有选择权。
这是行业中比较极端的例子了,但却是真实的。
所以就出现了,你白天还开着会,晚上在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张公司发来的还款清单的现象,这让经理人,或多或少,有些无奈!而这利滚利,钱滚钱,越滚越多,投进去越多,债务也就越来越多。
于是,经理人和公司之间,已经在利益问题上,剪不断,理还乱了!
再比如某企业,被收购。
收购方在尽调中,对于被收购方“员工债务问题”或许没有做到位。而被收购方,在此前,曾向全员开展跟投计划,但这家企业的跟投,其实是“假跟投”。
简单说,就是,被收购方其实是向员工借钱,项目盈亏不影响员工的收益,当时承诺是保本金的,被收购方更没有使用过杠杆。
这样,当企业收购行为发生后,问题出现了,这种“假跟投”没有用金融杠杆平衡投资人盈亏,只是借贷关系,当时的人性化,在此时,就变成了企业的“员工债务”。
收购方接盘之后,就必须去处理这些遗留的“跟投问题”。被收购方员工,自然会向企业提出要求:退还本金。
从各方角度来看,好像都没有错,但各方却都陷入了泥潭。
当然,以上两个例子,一个是机制设定时,就很强势,无论公司现金流如何,都不允许退出;或退出时不予兑现。
另一个是,当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申请破产失败后,在被收并购中,跟投的本金兑现出现危机。
还有很多关于“退出”和“兑现”带来的问题案例,有的是:使用了金融杠杆后,投资人的本金需要被扣除配资利息、项目亏损折算金额后,剩余金额,方可返还。
还有的是: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原因,跟投项目多年尚未开盘,导致投资人只能等待,无论他在职与否。
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和千家万户的幸福有关,谁参与,谁关心!
04
不透明的跟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了老板和总裁级高管,很少有一个部门负责人能很清晰的描述清楚“地产跟投机制”的全貌。
原因是什么呢?
“跟投”的设计,关乎公司大运营体系、财务体系;说到底,它是个金融产品。
因此,跟投机制往往是由公司大运营、财务、人力资源部门分工、合作推动的。
尤其,机制的实施,是通过公司人力资源部落地的;机制的金融杠杆调整,又是受到公司财务、投融资现状等综合因素影响的。
而有些公司,例如万科,会采用“类基金公司”的第三方管理方式,设立“跟投项目池”,供公司员工选择性投资;这种方式,会相对规范和透明。
还有一种,是由公司一方作为“配资方”和员工签署跟投协议,公司会定期:例如一个季度,向员工邮件公布一次其所跟投项目的运营情况。
但即便是这样,员工依然认为自己处于信息的末梢,与公司高层、或项目管理层信息不对等;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跟投判断,比较被动和弱势。
这种来自于信息面的不安全感,是种共性,值得公司管理层重视和改善。
05
真假跟投与政治跟投
“真假跟投” 只是一种叫法,实际上,它是跟投的两种形式。
所谓“真跟投”,即:基本上同股同权,盈亏对等。代表企业为碧桂园。
所谓“假跟投”,即:明股实债。投资会有固定收益,和项目赚不赚钱没关系,实质上,投资人和公司是借贷关系。
其实,这两种形式,没有所谓对与错,能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就是好办法。
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你并没有选择权。
还是那句话,一个经理人,面对老板,在市场温和时,他向公司表忠心可以,但前提是,他有路可退。
而当市场冷了,经理人永远没有和老板对赌的资本;恐怕,赌进去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此时,这个经理人内心的真实独白,只有他自己知道。
06
该不该废止?
今年的开端,与往年有些不一样。因为疫情,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节奏被打乱,“跟投”自然也被打乱在列。
许多“跟投者”更成为了维权的弱势群体,想必出乎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料,包括当初制度的设计者。
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呼吁还是回到跟投机制设计的初衷吧。
“跟投”的本质是“超额激励”。如果起不到这个作用时,请果断的废除它。
又或者,设计出更先进的管理制度替代它。
本文来源:地产组织研究,作者贾春辉,原文内容有部分调整与删减,特此说明。
责任编辑:赵慧芳
重新定义超豪华内饰!恒驰1内饰来了!
恒驰继路跑视频刷屏后,再次因内饰曝光引爆话题热度。近日,随着许家印审查恒驰1内饰照片曝光,恒驰1内饰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从目前曝光的视频和图片来看,作为全球首款纯电旗舰D级轿车,豪华感和未来感构成了恒驰1内饰两大关键词。关键词1:超豪华顶配0000ST昌鱼股价异动逼出重大事项:控股股东股权将被拍卖
每经记者陈晴每经编辑吴永久明明主业不振,股价却接连上涨并创出近一年新高,如此情况下,7月16日晚间,ST昌鱼(600275,SH;前收盘价3.06元)不得不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经核查,ST昌鱼还真的发现了重大事项,即公司控股股东北京华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华普)持有的公司17.39%股权将被司法拍卖,拍卖结果可能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0000华为回应造车传闻:重申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
作者:李丹证券时报网26日讯,就市场再次盛传的造车传闻,华为第一时间回应证券时报表示,公司策略不变: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责任编辑:邓健0000董昕:中国移动5G基站已超过56万个,规模全球最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许诺)11月2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移动2021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在致辞中指出,截至目前,中国移动5G基站已经超过56万个,规模全球最大。此外,中国移动还发展了5G套餐客户3.6亿户、终端客户2.5亿户,落地5G行业应用“商品房”超过5000个。0001受疫情冲击留学市场降温 留学机构多措施寻找新的增长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让不少学生的留学计划被迫改变。这样的变化,给留学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留学市场降温中介机构受冲击今年刚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李文俐,早在去年就申请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表演教育专业硕士,希望继续深造一番。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留学突然成了一件进退两难的事。{image=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