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情况?有平台平均弃购数量暴增近500%!这类股,赚钱效应还在吗?
原标题:啥情况?有平台平均弃购数量暴增近500%!这类股,赚钱效应还在吗?
自从去年9月注册制下询价新规实施以来,近几个月投资者打新策略出现明显变化,中签后弃购情况明显增加。
新股弃购现象增加 投资者打新谨慎
祝小姐是一名资深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十余年,近期她中签了1000股禾迈股份,申购价为每股577元,需要缴纳577000元,由于担心新股破发的风险,最终她放弃了该股的申购。
{image=1}
2021年9月18日,注册制下新股询价新规实施以来,新股破发现象时有发生,打新博弈难度加大。记者从深圳几家证券公司了解到,网上投资者新股弃购量在询价新规实施前后差异较大。
据Wind数据统计,2021年以来至9月18日询价新规实施之前,125只科创板新股的平均弃购数量为2.83万股,新规实施之后,截至2021年底,这一数据升至16.75万股,增长492%;98只创业板新股平均弃购数量为2.51万股,新规后增加276%至9.43万股。
{image=2}
财通证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陈科:注册制的情况下,新股的定价更加市场化,市场化以后,也有一些新股可能相对来说定价会过高,有的投资者觉得,定价高了可能就主动放弃了。
陈科表示,新股破发的风险也影响投资者申购新股的情绪。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首日破发的新股达到20只,比往年大幅增加。
财通证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陈科:2021年破发了20只,这在往年几乎没有,就是首日破发,这也使得有些投资者相对会比较谨慎。
{image=3}
不少投资者表示,由于近期新股破发现象有所增加,以后打新会更理性一些。
深圳投资者 巫先生:现在如果新股有涨有跌,其实也是好现象,因为感觉这个市场更加成熟了。
业内人士:新股赚钱效应仍在 也需留意破发风险
随着新股破发风险的增加,现在参与新股打新是否还有赚钱效应?在新股申购方面投资者还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image=4}
吴刚是深圳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即使去年四季度新股破发现象时有发生,但投资者的打新热情依旧不减。
{image=5}
据了解,截至1月14日收盘,2021年上市的524只新股中,有257家股价翻倍,数量接近一半。打新的赚钱效应依旧还在。
{image=6}
深圳市恒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运管总监 黄超:去年的新股,数量创造了历史最高,我们按照新股上市且已经开板的标准统计,去年平均新股收益率大概在184%左右,也就是说一签的收益大概在1.78万元左右。
Wind数据显示,注册制下新股询价新规实施前后,询价发行的科创板新股网上打新平均规模约550万户,创业板新股的平均规模约1400万户,并未有明显变化。这说明投资者的打新热情依旧不减。不过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规的实施,新股打新赚钱概率有所降低,投资者需要注意相关风险。
{image=7}
深圳市世纪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业旺:实际上从概率上来说比原来要低,因为整个市场上,发行新股数量越来越多,不像原来可能90%以上的新股是赚钱的,注册制的推进,这个比例可能会越来越走向二八分化。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建议投资者不要经常弃购新股,因为根据相关规定,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后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6个月内不得参与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申购。
责任编辑:王珊珊
装上5G“智慧大脑”,老牌工业企业“老树发新芽”
5G与工业体系将如何深度融合?在炼钢、造车等传统工业领域,原本“脏、苦、险、累”的工作,因为搭上了5G“智慧大脑”,现在只需坐在办公室动动手指就能完成。19日上午,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展示现场,第一财经记者见到了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武钢有限”)的一键炼钢、东风汽车智能造车,5G正在让这些老牌工业企业“老树发新芽”。0001海天味业申请注册“打个酱油”商标 国际分类为方便食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企查查APP显示,海天味业(603288)于9月15日申请注册“打个酱油”商标,申请注册号为49780690,国际分类为“30-方便食品”,商标状态仍为“商标申请中”。责任编辑:张玫0001美国宣布对大疆“不会发布禁令” 技术硬实力让它不可替代
2018年,一家中企的美国子公司以大疆侵犯其专利权为由,请求ITC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两年后,这一指控最终被否决。大疆赢了!靠什么?技术硬实力创立于2006年的大疆,在过去12年里成为了全球无人机行业的“独角兽”。0000建设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继续实施从严的名单制管理
已经落地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影响有多大?如何看待今年净息差和资本充足率走势?建设银行管理层在3月29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一一作出了回应。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新规:存量超标部分会逐年消化建行副行长吕家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截至2020年末房地产开发贷余额4727亿元,不良率0.7%,个人住房贷款5.83万亿元,较上年增加5257.64亿元,增幅9.91%,不良率0.19%。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