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萎靡不振,它们开始疯狂追赶
记者 | 吴容
编辑 | 牙韩翔
火锅行业巨头海底捞早前关闭300家门店的消息,不免让人们对火锅这个品类未来发展持怀疑态度。但正在海底捞重新调整战略规划时,资本和市场关注度也同时在第二梯队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最新的一个案例是重庆火锅品牌“珮姐”。这个网红火锅品。在1月17日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由正心谷资本领投,壹叁资本、上海麟绮跟投。
据天眼查APP显示,“珮姐”所属公司重庆民贤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创建于2013年,总部位于重庆,目前在全国共有62家门店。本轮融资将用于佩姐线下门店的拓展、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与人才团队的扩充。按照珮姐创始人颜冬生的说法,2022年珮姐将走向珠三角,率先布局深圳、广州等城市,计划开设直营门店25-30家,未来5年计划直营门店增长到500家。
受到资本青睐的还包括“七欣天”。这个主打“一锅两吃”(以炒蟹、海鲜和火锅两种融合模式)的火锅品牌,正在冲刺港股IPO。截至2022年1月,七欣天在全国开出了256家餐厅,主要门店集中在江苏省及周边地区。
更早些时候,粤式火锅连锁品牌“捞王”也正筹划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立于2009年的捞王,凭借以煲汤锅、菌汤锅、海鲜锅等,在川渝火锅的一片红海中突出重围,在中国内地拥有135家连锁自营餐厅。目前,在港交所已经有2家已经上市的火锅连锁餐厅,分别是呷哺呷哺和海底捞。如进程顺利,捞王将成为继海底捞、呷浦呷浦后第三家在港上市的火锅连锁品牌。
{image=1}
资本持续进入与火锅市场发展潜力相关。
在整个中餐体系中,最受欢迎的一直都是火锅这一品类。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火锅收入在中餐市场收入中的占比为14.1%,在各大菜系中居首位。从营收方面看,火锅行业经营能力领先餐饮行业,其盈利能力及营业额增速在餐饮各细分赛道中领先。自2016年起,火锅持续占有超13%的中餐市场收入。
火锅行业具有入门门槛低,容易标准化、效率高,翻台率高以及易管理品控等优点,同时由于对厨师及烹饪等要求不高,人员成本相对偏低。随着冷链物流体系发展,孵化连锁品牌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这也是使得火锅成为投资热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服务过多家餐饮公司的李喜耀也对界面新闻表示,对于餐饮行业的投资,现在资本仍然在追求能够满足容易规模化、可复制性强、受众广及性价比高的项目,这样的项目从产业链上来说,体量也往往容易利于扩充,利于降低采购成本。
尽管如此,这些品牌像实现海底捞那样的规模,仍然有诸多短板需要弥补。
比如,这些品牌们的供应链管控能力需要继续加强,包括火锅原材料的产地和运输管控能力,更有效控制食材质量和供应效率;在中游,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及火锅调料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火锅企业可以借助成立火锅底料、调味品牌等上下游企业,方便进行标准化供应,也利于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火锅品牌也需要注重品牌化建设,包括推进火锅店布局场景,结合品牌内容进行线上线下的营销等。
以珮姐为例,按照珮姐创始人颜冬生的说法,为了让品牌和门店管理更为统一,2019年底珮姐决心逐渐收回加盟店,关闭加盟通道,全力投入直营模式,在一年多时间内开出十多家直营门店。同时,也开始采取更为年轻化的网红营销策略,包括在年轻人集中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投放,并联名别克进行快闪,此外,还在重庆“网红”轨道2号线包下一列车,打上“回家再晚,珮姐等你”的宣传语。
责任编辑:马婕
蓝光嘉宝遭遇人事地震 联席总裁、CFO双双辞职
投资研报【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1-2月新能源乘用车数据解读:分化是最大看点【碳中和动态分析】这家硅料企业2020年业绩暴涨3倍!复合材料龙头公司中复神鹰拟科创板IPO>>【硬核研报】“超级材料”成为真皮的最佳替代品!赛道冠军已切入百亿车用市场,机构高喊盈利能力及利润体量领跑行业的龙头可享受估值溢价0000被申请破产重整后 华晨汽车确认65亿债务违约
在被供应商申请破产重整后,华晨汽车确认数额债务违约。11月16日晚间,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晨汽车”)发布公告称,目前,华晨汽车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因企业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华晨汽车此次债务违约对华晨汽车本部生产经营产生造成影响,导致财务状况恶化,极大影响偿债能力。0004瑞银:维持联想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11.5港元
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联想集团(00992)“买入”评级,上调2022-23财年每股盈测10%及5%,目标价由11港元升至11.5港元,考虑到个人电脑需求向好将提振股价。0000三盛控股:拟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 涉公司禁止买卖期而终止
7月28日晚间三盛控股宣布,公司直接全资附属公司作为买方,向公司控股股东MegaRegal有条件收购目标公司RosyPathGroupLimited全部股权,代价约为3.39亿港元。由于无心之失而未有留意到涉及公司禁止买卖期,订立涉及建议向MegaRegal发行代价股份之协议可构成身为董事之林荣滨进行证券交易,因此不符合上市规则之规定,而要终止协议。{image=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