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502

集度汽车完成近4亿美元A轮融资 预计2023年量产

第一财经2022-01-27 02:00:440

集度汽车完成近4亿美元A轮融资 预计2023年量产

作者: 刘佳

[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高的领域就是汽车交通,招聘平均年薪为24.57万,薪资涨幅约25%。 ]

[ 集度汽车是由百度发起、联合吉利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去年3月正式成立并获得超3亿美元启动资金。 ]

百度造车靴子落地10个月后,1月26日,百度旗下智能汽车品牌集度宣布已完成近4亿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百度和战略合作伙伴吉利共同增持。融资完成后,集度将持续加快研发与量产进程,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将于今年4月在北京车展发布,量产车型将于2023年上市。

集度汽车是由百度发起、联合吉利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去年3月正式成立并获得超3亿美元启动资金。本轮融资方均来自集度汽车的原有股东,尚未有外部独立新增股东。一位接近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两个原有的股东方增持,意在表达对集度汽车产品、开发速度的认可。

集度并未透露此轮融资后各方持股的比例情况。根据企查查信息,集度汽车注册资本20亿元。从股权架构来看,集度汽车的股东包括由百度100%持股的西藏自治区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吉利控股集团下属企业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二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5%和45%。此前一位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透露,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共设置5个董事会席位,除了集度汽车CEO夏一平外,另外有3位董事来自百度、1位董事来自吉利。

2023年量产交付首款汽车机器人

汽车机器人是百度对汽车发展的未来判断。去年年底时,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曾提出:未来的汽车机器人可能没有方向盘、踏板,无需人类驾驶,拥有智能控制台等智能配置。当时他还公布了集度汽车机器人最新进展:2022年上半年集度将公布首款概念车,并在2023年量产交付首款汽车机器人。

根据规划,集度汽车基于吉利汽车SEA架构开发纯电动汽车,在该电动汽车上装载百度公司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功能系统。夏一平将吉利汽车的SEA架构称为开放性的硬件平台,通过该平台和集度汽车“去搭载或者落地整个百度Apollo核心的技术”。

夏一平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称,百度在集度汽车中处于主导地位。集度汽车在整体上负责端到端的服务,无论是软硬件都由集度汽车主导进行,吉利汽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会在硬件方面,配合集度汽车对产品的设计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他还透露李彦宏也对造车非常重视,不论是战略、车辆工程还是产品设计等关键节点,都会一起参与其中。

一位百度方面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两家公司的合作模式,是从一开始想到了传统合资公司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出来的。这样的合作模式能够避免传统合资公司效率比较低、决策推诿、理念冲突等问题。

从进度来看,集度汽车在成立的第128天完成造型设计方案并进入工程开发阶段,第180天完成首款车型的油泥模型风洞实验,第207天启动智能化软件相关开发、智能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功能开发。该公司拥有汽车相关专利3472件。

目前集度汽车的最新进展是,集度自研的电子电气架构JET1.0,以及SOA、自动驾驶系统、核心算力平台、相关传感器正在向量产状态迭代。此外,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量产车的内外饰,以及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已逐渐进入量产模具开发阶段。

融资完成后,集度称将加大对于高级别自动驾驶、智慧座舱、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尖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确保2023年量产首款汽车机器人产品。

造车没有400亿干不了?

融资的背后,是新势力造车门槛的不断抬升。

去年蔚来汽车CEO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几年前我说的是200亿,现在没有400亿可能都干不了了。”在他看来,汽车行业的高投入不仅是固定资产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研发和服务体系上,尤其是造车研发、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门槛其实变得更高了。

此前,宣布赌上全部声誉造车的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首期打算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预计投资额为100亿美元,并先后投资、收购多家新能源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相关公司,布局相关产业链。而从已经上市的造车新势力来看,蔚来、小鹏、理想单季度研发费用约在10亿元。夏一平此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预计未来5年集度会投入500亿元人民币左右,除了百度的持续支持之外,集度同时也在寻求外部独立融资。

造车人才的薪水也水涨船高。根据不久前猎聘发布的《2021年度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数据报告》,2021年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高的领域就是汽车交通,招聘平均年薪为24.57万,薪资涨幅约25%。在人工智能领域,新发职位增长最多的是自动驾驶,同比增长为136.39%,其招聘平均年薪为36.81万元,位居第一。

全球汽车产业的市场格局也正因科技公司的涌入而剧烈改变。除了原有的“蔚小理”造车新势力外,在最新的造车潮中,小米汽车总部已经于去年11月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选择自建工厂。按照计划,小米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分两期建设年产量为30万辆的整车工厂,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哪吒汽车在去年获得360集团30亿元投资后,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多次为其站台发声,交付量上涨;不久前有消息称石头科技创始人兼CEO昌敬的造车项目洛轲汽车已于去年年末完成1亿美元融资,腾讯集团领投。此外,包括以北汽极狐、东风岚图、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等为代表的国有车企也已开始通过体制外孵化的方式来打造智能电动车。

对于这一波造车热潮,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未来的无人驾驶时代,终极之战还是生态的竞争。这就像手机行业从功能机时代到智能机时代发展至今,最后只剩下五六个玩家占据了80%的市场,这些玩家都可以说是“生态玩家”。如果没有很强的硬件能力、OS 能力和足够强的开发者生态,现在没有办法再去做一款智能手机和它们竞争。未来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它将是对高精地图、无人驾驶、云端算力等核心能力的要求。

华兴新经济基金资深董事总经理朱奕在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电动化确实显著降低了造车门槛,这是科技巨头跨界造车的前提条件。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它们可能会颠覆大家对一辆好车的定义,操控、动力等传统指标的权重可能会下降,智能化配置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当高级别自动驾驶实现后,驾驶者在车内的时间价值将被释放,届时可能会有很多人们现在想不到的需求被释放出来,而这些科技巨头善于挖掘其中的消费潜力。

责任编辑:陈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