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SUV市场:增速放缓,多元竞争取代神车独大
导读:随着国内车市总量的下滑,存量时代下,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拘泥于单个细分市场。在市场的淘汰赛尚未结束之前,差异化竞争态势,或将决定未来SUV市场的走向。
(文/张家栋 编辑/娄兵)2021年疫情、缺芯等“黑天鹅”事件的突发,以及新能源市场的爆发,为国内车市带来了巨变。
从销量数据来看,SUV结束了近年对于中国车市的统治态势,尽管全年922.1万辆的总销量依旧带来了3%的同比增长,不过市场品类的引领者,最终还是交还给了984.5万辆,同比增长6.4%的轿车。
{image=1}
细分市场方面,2021年在SUV品类中占比最大的A级SUV市场的同比下滑成为致使SUV市场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全年A级SUV市场共售出561.8万辆,同比下滑2.6%,市场占比达到27.9%。而A0级SUV同样以142.7万辆,5%的同比下跌“拖了后腿”。
不同于轿车品类拥有A00级新能源市场的全新增量市场。SUV市场的主要增量源于B级SUV市场的出色表现,全年共售出200.4万辆,同比增长26.1%,市场份额上升至9.9%,一跃成为SUV品类的第二大细分市场。
造成SUV市场突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尽管整体市场相较2020年有所上升,但在消费需求无法被产能满足时,国内车市依旧处于2018年以来的存量阶段。马太效应下的常态化竞争并未出现本质性的转变,致使身处市场末端的SUV车型表现愈发无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流价格区间的SUV产品中,车身尺寸已经不再是影响消费者的唯一因素。虽然在销量排行榜前列,A级SUV依旧占据着大量席位,但一线集团的下滑与二线梯队的全面开花,都展现出存量市场下产品差异化对于市场的重要激励作用。
马太效应加剧
对于整体市场而言,SUV市场马太效应仍在加剧。从全年销量来看,总销量在3万辆以上(月均销量超过2500辆)的车型共计72款,其中共28款出现同比下滑,平均跌幅为24%。低于该销量数值的车型共100款,其中58款出现同比下滑,平均跌幅为47%。
纵然从2018年开始的车市下滑,已经帮助车市淘汰了众多中国市场10年黄金发展期所诞生的低产品力SUV车型,但从目前的市场在售车型来看,SUV市场的拖尾现象依旧十分严重。除去十余款年内上市车型,月销不足2500辆的SUV产品中,有近65%都出现了大幅的同比下跌。
{image=2}
其中,诸如风神AX7、风光S560、野马博骏等产品,均表现出车企在SUV市场增量时期研发的不明确性,一味从产品线角度进行细分市场的拓充与进驻,却忽略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致使这些产品从诞生至今,在产品力方面变化甚微,最终形成难以在市场红海中立足的局面。
同时,身处末尾的SUV产品,多数缺乏品牌体系力加持,北汽、雪佛兰、一汽吉林、JEEP等品牌自身研发能力不足,成为了其市场销量下滑的罪魁祸首。当SUV市场红利期退却,企业又无法快速用新技术迎接消费者需求变革与市场转型,其现有的产品线与低下的销量,反而将成为这些品牌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自主份额持续上升
在国别划分层面,自主品牌在淘汰赛下,市场份额提升明显,尽管合资品牌在2021年持续受到缺芯等因素干扰,但一线自主品牌在技术层面与口碑的提升,实则是自主SUV销量快速提升的关键。
通过2019年和2020年两年的市场与品牌沉淀,自主品牌份额从2020年35.7%的谷底,回升至2021年一季度的38.5%。尽管3月份哈弗H6的单月销量被本田CR-V反超,但受制于下半年开始的缺芯影响,合资品牌最终的销量表现并未能延续上半年的势头。
在第三季度缺芯严重影响合资品牌销量时,自主品牌良好的供应链体系不仅为其提供了补足市场的机遇,也为自主品牌的持续产品推新提供了可能。回顾整个2021年,合资品牌在SUV市场仅推出6款新车,而自主品牌则高达18款。
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对于SUV市场的多年探索,赋予了头部车企充分的研发经验与消费需求反馈。面对下半年全球车市的严重受挫,以及海外市场对SUV车型的愈发认可,自主SUV在出口端成功打开市场。目前,奇瑞旗下的瑞虎5x;名爵旗下ZS、HS;哈弗旗下H6、H9、领克旗下01等车型,均在海外市场有着不错的认可度。
而合资品牌内部则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除美系SUV销量上涨32.8%外,在合资品牌中占比较高的日系SUV与德系SUV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
整体而言,合资车企是2021年缺芯与疫情的最直接受害者,从12月销量不难看出,德系与日系的下滑仍未得到明显缓解。而且,截至目前,除丰田表示从12月开始将逐步提升产能外,合资品牌普遍对2022年的缺芯状况继续持以悲观态度,这也意味着包括大众、本田等在内的主流合资车企仍将陷入长期销量不振的状况。
相较之下,拥有更加充足芯片供应的美系品牌,在市场中表现则相对稳定,但在乘联会数据中,美系SUV的73万销量中,特斯拉Model Y成为增量的主要贡献者。对于通用系的雪佛兰和别克而言,集团研发能力的匮乏,使其SUV产品在近年已经愈发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全年对比下,仅法系的标致与雪铁龙品牌在销量端呈现出触底反弹之势,不过,目前两个品牌均未针对SUV产品制定全新战略规划,随着2022年竞品车企在电动化方向上的投放加速,合资SUV市场或许也将再度生变。
SUV迎多元化时代
同时,正由于电动化与智能化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加剧,SUV市场的“神车”时代也即将迎来终结。
尽管从销量榜单前列来看,SUV市场的排名变化并不明显,哈弗、长安、吉利组成的自主品牌“御三家”依旧牢牢霸占着领奖台。本田、丰田、大众等品牌旗下的A级SUV也同样是榜单常客。不过,头部SUV产品中,哈弗H6、博越、CR-V、途观的下滑,正展现出“神车们”在市场中的头部效应正在下降。
类似于MPV市场中五菱宏光S的跌落神坛,面对消费升级的需求以及消费群体的转变,众多长期占据榜单前列且深入人心的产品,在日趋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下正显得愈发无力。
在车企多品牌战略、产品谱系转型的思路下,月销5000辆以上的产品正逐渐形成混战局面。这一现象在近年大量推出新品的自主品牌中展现得尤为明显。鲜明的产品特色,正在将原本拥挤的A级SUV市场愈发细化,存量竞争时代下的全新SUV市场格局已经悄然呈现。
以主攻SUV市场的长城集团为例,两年时间,通过复古风格的哈弗大狗、精于越野市场的坦克300以及独具营销卖点的哈弗初恋、哈弗赤兔等产品,长城成功走出了由哈弗H6独自领衔的“神车”时代。同时,伴随着产品的推新,长城旗下的各个品牌还按照其产品调性,进行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营销革新。
而诸如主打性价比的五菱星辰、瑞虎8;倾向运动化设计的长安UNI-T;打造“旅行+”的捷途X70等同样具备鲜明产品标签的产品,也各自在其所处的细分市场或价格区间,实现了销量上的突破。
同时,随着新能源市场的暴增,SUV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车企在主流市场电动化布局的对象。从众多车企发布的未来产品战略规划来看,近年主流SUV市场的电动化即将全面展开,这也意味着在动力形式从燃油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SUV或将持续引领市场的风潮。
目前,比亚迪与大众在电动化SUV上已经先行一步,不同技术路线所延伸出的市场也在先行者的探索中被逐步打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自主品牌中哈弗、吉利、奇瑞等品牌均已加速混动技术在SUV产品上的应用,而合资品牌中福特、本田、丰田等车企也纷纷做好了引入纯电SUV的准备。
总体而言,身处市场变革的大环境当中,SUV市场潜力犹存,但这份潜力,更多源自存量市场下末位淘汰制所留下的少量蛋糕。对于有能力分食的头部车企而言,究竟选择在电动化赛道上转向?还是留守燃油产品,在主流价格市场进一步巩固销量基盘?或将成为SUV市场的电动化完全到来之前,车企们全新的课题。
附:2021年SUV销量排行榜
责任编辑:张亚楠
互联网财险经营主体持续扩容 六年新增40家
疫情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投保习惯,同时也倒逼机构提升线上展业水平和数字化能力。3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保险业协会”)发布《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突破,为保险业数字化线上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呈现出经营主体持续扩张、业务规模同比有所收缩、非车险业务发展优于车险业务等特点。0002泰禾集团债务观察:逾期约270亿 年内到期555亿
泰禾集团债务观察:逾期约270亿年内到期555亿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闽系房企泰禾集团债务风波备受关注。7月6日,上海清算所公告泰禾集团中期票据“17泰禾MTN001”(发行规模17亿元)违约,引发市场关注。0000网贷平台清退 两国资股东对簿公堂
网贷平台清退两国资股东对簿公堂本报记者/郭建杭/北京报道近日公布的判例内容显示,湖南平台“湖湘贷”的两位国资股东湖南中安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资源”)和张家界市华瑞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瑞资产”)在平台被立案后,因此前签订的回购协议而对簿公堂,华瑞资产主张中安资源在平台未如约实现备案,需履约支付1400万元股权回购款。0001海尔周云杰:中国工业互联网抓住引领全球机遇的窗口期只有2到3年
{image=1}周云杰代表认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处于爆发期,中国已有超过50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但要大规模应用、落地并产生引领效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抓住引领全球机遇的窗口期只有2到3年。“中国的工业互联网抓住引领全球机遇的窗口期只有2到3年!”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很着急。0001首个没有“二选一”的双11,品质消费成关注焦点!一大波商家都流去哪儿了
---------------第048期-----------------又是一年购物盛宴。11月1日,各大电商平台“双11”大促全面开启,两大传统电商巨头战绩显著。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开售4小时,京东139个品牌下单金额破亿,超4万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开售首小时,天猫超2600个品牌的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天。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