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957

融创困窘,孙宏斌再施“变钱魔法”

市场资讯2022-01-28 15:57:220

原标题:财熵|融创困窘,孙宏斌再施“变钱魔法”

来源:财熵

导读:工商信息显示,2021年10月以来,融创中国(01918.HK)旗下不少项目公司出现了股权变动,法律诉讼通告也变得频繁。在这短短3个多月里,融创的股价跌去一半,如何“自救”?

以往在公司出现周转困难的时候,“财技高超”的融创掌门人孙宏斌总能施展“变钱魔法”,但这一次“魔法”也不好使了。随着房地产行业那袭华丽的袍子被撕下,孙宏斌“穷尽”筹措资金的方法:个人无息贷款、出售资产、拖延时间、低价配股等。但摆在眼前的,仍是一场难度极高的“大考”。

{image=1}

作者|林乐诗

2020年6月,融创中国(01918.HK)董事长孙宏斌一身正装,出席绍兴黄酒小镇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会。喜欢喝白酒的他笑容满面地说:“一段时间的频繁接触之后,我对绍兴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爱上了绍兴黄酒,现在出差都会随身带上。”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连马云都不愿吃下的黄酒小镇项目,对孙宏斌来说却有着无限的“钱景”——这一年他亲自跑了3次绍兴。按照规划,融创将在这块超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绍兴打造一个文旅地标,投资金额将是300亿元。

当然,文旅是面子,地产是里子。一年后,2021年9月19日,黄酒小镇会客厅率先对外开放,这是一座三层木质模数化设计的建筑,充满现代气息。小戴今年元旦假期带父母去过黄酒会客厅一次,用她的话来说,“这是全绍兴最高逼格的售楼处了”。

“人挺稀疏,打卡的人比看楼的人还多。”小戴说。但她可能不知道的是,在项目开放后不久,黄酒小镇和融创曾同时出现在多个媒体的新闻报道中。

2021年9月24日,一封疑似融创集团旗下的绍兴公司向当地政府“求助”的消息意外流出。按照信中说法,融创想借市领导督查黄酒小镇的机会,就解决公司在绍兴项目已售房源的网签问题寻求支持。

不少网友分析,这可能和融创绍兴公司的资金周转问题有关。彼时,地产圈已经被恒大(03333.HK)危机闹得人心惶惶,忽然间,融创也成为了“舆论靶子”。直到三日后,9月28日,融创官微发布澄清声明,表示网传的“求救信”系操作失误,“融创从未有过、也没有任何需求和意愿向政府提交类似报告”,该事件的热度才渐渐降下来。

但很少人留意到,在官方辟谣“求救信”之后的几个月里,融创部分在绍兴的项目,因工程款项拖欠等纠纷而吃上官司。例如,和苏宁置业合作开发的臻越院,企查查显示,其开发公司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和武汉地产合作开发的滨湖湾,其开发公司正在被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起诉。

与此同时,融创悄悄将在绍兴一个楼盘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了当地一家知名的民营房企——金昌集团。

企查查显示,融创和武汉地产合作开发的樾湖湾项目,其开发公司绍兴统建城市开发有限公司,原本由融创持股49%,但在2021年10月14日,融创已将其在这个项目的90%股权转让给金昌集团旗下的公司,而其手上仅有的10%股权也被质押。

在之后迄今为止的几个月里,类似的股权转让操作,在融创其他地区的项目里频繁出现。孙宏斌竭尽所能地施展资产腾挪之术,只是这一次,习惯充当白衣骑士、财技高超的他发现,眼前是一场难度极高的“大考”。

融创“钱紧”

在2021年融创的中报发布会上,孙宏斌曾说道:“下半年市场会十分惨烈,我不知道其他房企有没有问题、会不会暴雷,我只知道我们不会。”

这句话前半句的预言不幸应验,而后半句的承诺却差一点被打破。

自2021年10月以来,伴随着房企资金流动性危机的频繁爆发,资本市场对地产的信心受挫,融创的股价也惨遭血洗-——其最后一次冲上20港元大关是10月22日,随后3个月股价遭遇腰斩,并跌破10港元。

{image=3}

西南证券认为, 2022年一季度房企仍存在美元债高峰及工程款节前兑付的双重压力,房企存在较大债务违约风险,有较大资金压力:一是房企可能需要在春节前兑付数额较大的工程款(万亿规模);二是2022年一季度到期的离岸美元债券约160.5亿美元,远超2021年四季度。

对于融创来说,目前并没有太多公开债压力:2022年仅有两笔存量美元债,分别在6月和8月,合计12亿美元;境内债方面,6月有一笔14.4亿元的票据到期;至于原本在2月到期、余额为9.2亿元的一笔ABS,融创也在1月提早偿还。

然而,融创工程款的偿还压力却不容小觑。

此前网络上已陆续出现“有图有真相”的实锤发帖,直指融创到期商业承兑汇票多个地区不分金额大小大批量拒付的问题,一些工人不得不在项目公司附近拉横幅讨薪。接近融创的知情人士透露,融创正积极与商户协商,寻找展期空间。

另外,据财熵从企查查的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10月以来,融创旗下多家项目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涉及工程合同、金融借款的诉讼也不断增多。不难发现,这些公司集中在融创“重仓”的青岛、武汉、天津、成都等城市,其中成都融创文旅2022年以来就收到18宗立案。

融创更大的隐患在表外负债层面。一向以“财务稳健”面目示人的世茂集团(600823.SH),就是因为不能偿还款项,触发了提前到期条款的3.02亿表外负债,而遭遇股债双杀。

至于这几年一直通过并购方式低成本拿地的融创,虽然在拿地成本上有一定优势,但并购方式拿地的资金来源,大多是通过并购贷款等债务形式实现,在财报上表现为“少数股东权益”,但其对公司有实实在在的还本付息压力。

截至2021年6月底,融创的少数股东权益达到799.44亿元,应付账款及票据达到2482.82亿元,应付关联公司款项465.21亿元,这三项加在一起合计有3747.47亿元。根据官方说法,融创账面有1600亿现金,但当中到底有多少是受限资金尚不得知。

融创要如何守住那句“不会暴雷”的安全底线呢?

孙宏斌的“变钱魔法”

办法之一是:拖。这主要针对的是融创的商票。毕竟,相比起有息债务,拖欠无息的商票带来的代价更小。

一位地产圈资深人士对财熵说,以往房企会将工程商票年底前结清,以免影响财报核算,然而2021年以来,商票拒绝兑付的情况变得普遍。

最近有报道指出,融创以“系统故障”为由,在2021年年底要求供应商将商票“线上支付”更改成“线下支付”。即类似于从流程上先确认收款,融创随后再补上金额,然而到了双方的约定期,商票款项并未结清。融创对此曾回应称,“线下清算”已经过持票人同意,并就商票逾期未能兑付一事予以否认。

{image=6}

事实上,以往在公司出现周转困难的时候,筹措资金对于孙宏斌来说并不是难题。在地产圈,孙宏斌是一个公认的资产腾挪高手,他的“并购魔法”能让资产“点石成金”,也能巧妙调度资金,让“钱生钱”的游戏无间断地玩下去。

如今,随着房地产行业那袭华丽的袍子被撕下,孙宏斌也开始了他的“表演”。

很多人将2021年11月14日孙老板那笔“仗义”的个人贷款,视为融创自救的开始。当日孙宏斌宣布以无息借款的形式,将自有资金4.5亿美元(约28.57亿人民币)提供给融创使用;此外,还“夹带”一则重磅消息——融创中国和融创服务(01516.HK)通过配售股份合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9.52亿美元(约60.44亿人民币),配售价格较前一交易日折让约10.93%,为14.75港元/股。

原本享受着平静周末的地产圈,当时被两个爆炸消息炸开了锅。次日开盘,融创股价急跌超10%。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究竟融创是面临多大的债务压力,才如此“饥不择食”,选择低价配股?这个问题,到融创中国2022年1月13日第二次低价配股时,依然无解。

事实上,孙宏斌在11月14日那次配售里偷偷“炫”了一次财技——在融创服务配售的六日前,公司有意或无意地放出“收购融创文旅旗下的商管业务”的利好,令其股价出现暴涨。结果是,配售时尽管股价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折让,但仍较收购商管业务公告当天收盘价13.92港元/股高出5.96%。

这是一次“以小博大”的操作,和那些急于将旗下物业或商管公司贱卖套现的同行相比,像融创这样让子公司配股、为母公司输血的操作方式很少见。而且孙宏斌“自掏钱包”为公司输血的行为,让投资者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

按照计划,孙宏斌还指望从分拆上市筹资。例如剥离滑雪场业务使之赴港上市,或者像很多业内人士所揣测的,将“瘦身成功”的融创文旅推上市。但他很快就发现,这样的变钱“魔法”不再好使了——随着2022年1月1日港交所对上市企业基础盈利门槛提高60%的新规正式施行,赴港上市难度无疑将加大。

于是,融创还是不得不沿用那个老办法:壮士断臂。

断臂自救

销售回款、发债原是房企内外部融资回血的重要途径,但在公开债遇冷、房贷额度紧缺、预售资金监管趋严的情况下,这些路径受到阻碍。这时,资产出售成了一个快速回流现金的优先选项。

{image=7}

肉眼可见,2021年10月以来,融创资产腾挪的动作明显增多。2021年中报业绩会上,孙宏斌强调“长期看好”的贝壳股票(NYSE: BEKE),转眼被公司抛售——融创在2021年6月到10月29日的5个月时间里,累计出售1863.9万份贝壳美国存托股份,套现5.54亿美元(约35.24亿人民币)。彼时贝壳股价已经跌至上市以来的低位。

而融创第二次出售公告则显得更为仓促。2021年10月29日至12月7日不到2个月时间,融创累计出售2671.3万股贝壳美国存托股票。期间贝壳仍然在低位震荡,但孙宏斌亏了钱也要卖。最终,这次仅套现了5.3亿美元(约33.71亿人民币)。

经过这两次出售后,孙宏斌手头的贝壳股票不到一年前的1/10。

{image=8}

除了贝壳股票,一些地产项目也被摆上货架,或者成为短期的融资抵押品。财熵在《地产圈的弹药库还是火药桶?深扒中融信托的危险游戏》一文中提到,2021年,中融信托曾为融创在中山、广州、绍兴等地产项目输过血。

自2021年11月以来,融创进行过数笔广为人知的股权交易,但这些买卖的接盘方,频频闪现国资身影。

在东南区域和上海区域,2021年11月初,融创将位于杭州的两宗地块权益以16.7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合作方滨江集团(002244.SZ)。12月,融创还把上海虹桥商务区写字楼、杭州核心地段酒店及写字楼等三个项目出售,卖了26.8亿元。2022年1月19日,上海融创退出了常州融誉置业有限公司的股权,后者主要开发的是融创2021年初拿下的江苏如皋“地王”。

在华中区域,融创重点削减了对武汉的投资。2022年1月17日,融创将甘露山文创城项目35%的股权转让给了武越置业公司,后者是武汉市国资委旗下的公司。这个项目曾承载着孙宏斌打造“世界级文旅”的野心,原预计投资700亿元,被定位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冰雪娱乐综合单体和水主题综合娱乐度假区,如今却难逃被卖的命运。

另外,融创曾在武汉用70亿元拿下硚口区地王,打算开发“一江源”项目,但如今却将其部分股权转让给了首创置业(02868.HK)。

至于孙宏斌重仓的西南区域,也意外成为了这次融创“减仓”的主要阵地之一。2021年12月31日,融创将昆明文旅城二期40%股权转让予华发集团,转让价格为14亿元,包括现金代价12亿元、债权2亿元。

不难发现,被融创摆上货架的,一般是一些初始投入大、回血慢的项目。例如极为烧钱的文旅资产:根据2020年财报,融创中国文旅城项目的建设及运营资产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250亿元,占总资产的14%;然而,其建设及运营收入为38.8亿元,仅占集团收入的1.7%。

界面新闻指出,融创西南区域仍在市场上为其持有资产寻找买家。一位与之有过接触的人士表示:“主要以之前收购的万达文旅板块的资产为主、包括乐园、酒店、购物中心等。”

“壮士断臂”不仅指卖出项目,还包括对那些已进入但前景存疑的合作,孙宏斌也果断“撕毁合约”。继2021年9月融创与万达提前终止酒店管理协议,1月3日晚间,融创服务与第一服务控股(02107.HK)均发布公告称,第一服务控股股东股份转让框架协议自动终止,融创服务终止收购第一服务控股约32.22%股权。

回血300亿

有人说,和许家印比起来,孙宏斌可能更像王健林,起码在遇到生存危机的时候,更有勇气“壮士断臂”。

1月20日融创官方透露,2021年10月以来,公司积极通过股权配售、大股东借款、资产处置等途径持续回血,总计回笼资金约300亿元。尽管这个数字仅能覆盖超3000亿元债务的冰山一角,但已经比一些早早“躺平”的房企强很多。

{image=9}

距离融创那封“真假难辨”的求救信传出已经过去126天,期间融创系股价暴挫,因两份配股公告、密集的诉讼通告和资产贱卖的小道消息引起过市场恐慌。但自从决定掏出真金白银的28亿元为公司纾困那一刻起,孙宏斌或许已经放弃“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幻想。

先尽人事,再听天命,这句话对于“栽”过两次的孙宏斌来说尤其受用。正如融创在太原地铁投放的广告语:“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责任编辑:李墨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