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德基金闫永正:着眼长期视角 将坚守医药创新赛道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笼罩全球,据Worldometers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6月24日01时43分,全球新冠患者累计确诊927万例,累计死亡人数47.5万人,肆虐的疫情给人民的健康、生活、就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金融市场也呈现出了相当程度的波动性。
国内在经过2020年2月-3月全民抗疫斗争之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在此过程中,医药产业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企业围绕抗疫及预防领域的生产及研发能力,为全球疫情控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此背景下,上半年二级市场医药板块表现亮眼,走出了独立行情。截至2020年6月23日,申万医药指数涨幅37.5%,领涨全部28个一级子行业。同时一些跟疫情控制密切相关的板块如:防护用品(口罩、手套、医用消毒耗材)、诊断类产品(新冠肺炎试剂盒)、治疗类产品(抗病毒药品、干扰素、呼吸机、制氧机)、预防性疫苗等细分领域,表现更加出色。
经过持续大涨,目前整个医药板块无论是估值水平(申万医药指数TTM市盈率51倍,对比过去10年,整体估值仅次于2015年牛市末期),还是机构资金配置比例,都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对于整个医药板块过热的市场情绪,我们也需要保有足够的警醒。
展望长期,我们认为随着疫苗的成功研发,疫情终将结束。板块过热的情绪及可能偏离的估值也终将回归,但不变的是刚性的医疗需求及不断迭代的创新研发供给。从长远角度来看,建议持续关注具备研发创新能力的优秀公司,主要包括:1、针对抗肿瘤、糖尿病、高血压、免疫系统等大病种领域,持续投入研发,且在研管线产品临床数据方面表现优异的公司,未来随着产品的逐步上市,相关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成长;2、高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生产技术依然掌握在外企手中,如核磁、CT、内镜等高端影像设备,牙科、骨科高值耗材等领域。因此,无论是需求的迫切性,还是支付能力的局限性,都为国产产品进口替代留下了足够的市场空间,一旦实现产品突破,该领域将进入蓝海市场;3、创新赛道“卖水人”,如CRO/CMO/CDMO企业、高端包材及辅料生产企业,随着医药研发及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相关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除去创新赛道以外,我们也建议积极关注板块内具备长期成长逻辑的其它主线,如医药消费升级、连锁医疗服务等领域龙头公司的逢低布局机会。疫情终将过去,而拥有未来的企业,必将是站在时代趋势前沿的公司。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陶然
汇泉基金获批设立仅10天 就开始自爆家丑
{image=2}当年力挑王亚伟的梁永强(图片来源于网络)2018年7月,一板砖砸到的10个人,梁永强是否一边任职华商基金总经理,一边在参与设立新基金公司?如果梁永强最初即参与申请设立汇泉基金,有9个是经理,汇泉基金获批设立仅10天就开始自爆家丑0005又有百亿爆款基金诞生:1月公私募发行已创多个历史纪录
尽管上周市场出现调整,投资者“借基入市”的热情依旧高涨。刚刚,二月首日又诞生两只百亿爆款基金,南方基金旗下新发产品首募超150亿元,东方红旗下产品更是大卖逾200亿元。0000上投摩根杜猛谈赛道股调整:短期深调带来长线布局良机
高景气、高成长赛道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调整态势,开年第一周即出现了大幅波动,背后原因是什么?板块今年还有没有大的投资机会和价值?针对投资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上投摩根投资总监杜猛的主要观点如下:0000集体出手护盘!10家基金公司拟自购金额不低于7亿元!还有张坤、朱少醒等明星基金经理也调高申购限额
今日,华夏、易方达、广发、富国、嘉实、南方、汇添富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公告将运用自有资金自购旗下基金,且每家的预计自购金额均不低于5000万元。如果加上此前已披露将自购的中欧基金、华安基金等,目前累计金额已超6亿元,不排除还有更多的基金公司也将自购旗下产品。00006家基金公司拔得头筹 首批新三板公募基金产品获批
责任编辑:陈志杰业内人士表示,标志着新三板改革措施中“引入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正式落地实施。一方面,将为公募基金拓宽投资范围,相信未来随着新三板基金产品在市场的稳定表现,对于提高市场交易活跃度、稳定市场发展预期、确保新三板公开发行成功落地发挥积极作用。据悉,充分体现了监管层对新三板改革的支持与呵护。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