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546

硅片新老兵业绩正面交手,有千亿巨头去年营收超4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1-28 20:55:500

原标题:硅片新老兵业绩正面交手,有千亿巨头去年营收超4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实习生费心懿 上海报道 混改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处于“李东生时代”的中环股份(002129.SZ)完成了业绩目标。

“中环半导体超额达成业绩倍增计划。”作为间接控股股东,TCL科技(000100.SZ)在2021年度业绩公告中这样评价中环股份。

公告显示,中环股份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到42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9.90%到120.39%;预计实现净利润38亿元到42亿元,同比增长248.95%到285.68%。

对此,中环股份表示,受益于210产品产能的加速提升,“利用210产品差异化及成本优势,缓解下游客户成本压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量价齐升的影响下,去年硅片企业普遍取得高增长的业绩。

硅片赛道竞争激烈

随着中环股份披露年度业绩预告,硅片新老将首次在完整财年中展开业绩的正面较量。

2021年以来,光伏硅片赛道火热,投资潮、扩产潮接踵而至。然而,就硅片的产能而言,未来几年产能过剩的情况不可避免。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此前的统计,按2021年全年国内装机量46.8GW和组件出口96GW预计,硅片及下游全年过剩25.8GW,主要源于终端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的阶段性产能过剩。

除隆基股份(601012.SH)、中环股份两位“老将”外,硅片领域近年来又新增了上机数控(603185.SH)、京运通(601908.SH)、双良节能(600481.SH)等硅片“新贵”。

近期,随着后三者陆续公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改道硅片为业绩提升带来显著成效呈现。

“整体销售金额增长”,双良节能在年报预告中表示,其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2.85至3.25亿元,同比增长107.40%至136.50%。值得一提的是,该在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占到了全年成绩的近四成的比重。

京运通则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7.7亿元到9.24亿元,同比增加75%到110%。该公司认为,得益于公司新材料业务的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而上机数控则可以用“大丰收”来形容,其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6.3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加207%至239%。根据业绩预告,这是因为其在去年保持了较好的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同时单晶硅业务销售规模持续扩大。

今年以来,硅片赛道的竞争依旧火热。随着硅料供应相对紧缺的现状还将持续,硅片价格受到牵动。

1月27日,隆基股份紧跟上调单晶硅片价格,距离上次调价仅隔11天。以160μm厚度为例,最新价格信息显示,M10硅片报价6.38元,上调3.7%;M6硅片报价5.35元,上调3.9%;G1硅片报价5.15元,上调4.0%。

就在前一天,中环也调高了硅片价格。以160μm厚度为例,G1硅片报价5.4元/片,涨幅8%;M6硅片报价5.3元/片,涨幅8.1%;M10硅片报价6.4元/片,涨幅高达12.3%;G12硅片报价8.55元/片,涨幅高达11%。

最高涨幅超12%的硅片最新价格让下游的采购市场一片哗然。此后,公司方面向投资者回应涨价原因,“上游硅料涨价了。”

新老将各展所长

2021年年内硅料的价格接连攀升给硅片厂商在采购成本上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此前,市场普遍判断,在硅料供应紧张及价格高企的背景下,硅片厂商利润承压。

不过,处在相对上游的硅片厂商仍有价格主动权。

中环股份的净利润超过了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三家的总和,其也成为目前公布的涉足硅片赛道的上市公司中,实现同比涨幅最大的硅片巨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中环股份实现高盈利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降本增效,二是与上下游的紧密协同。

中环股份称,通过一系列技术进步,报告期内单台炉产效率业内领先,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明显,通过细线化、薄片化工艺改善,硅片出片率及A品率大幅提升,较大程度改善单位产品毛利。面对多晶硅原料价格波动,通过长期构建的良好供应链合作,并合理控制库存,较好地保障了公司生产运营。

同样将竞争优势“押宝”上下游供应关系的还有双良节能。作为跨界进入硅片赛道的新贵,其签订的巨额长单提前锁定未来两到三年的原料采购和下游销售。

2021年9月,双良节能先是由旗下包头双良与江苏中能、新特能源及其关联方签订协议,分别向后两者采购多晶硅料5.275万吨和8.22万吨,预估采购金额分别为112.09亿元、174.68亿元。随后,公司于11月公告,再与亚洲硅业签订购销长单合同,拟向后者采购多晶硅料约2.521万吨。

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三个月里分别拿下2份、1份和3份硅片销售长单,按签订时的市场价格,预计销售金额分别达227.6亿元、65.27亿元和121.44亿元。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双良节能近35亿的定增已获审核通过,硅片扩产加速推进。据公告,其中30亿元用于一期20GW单晶硅片扩产,另有4.8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加码硅片意味着这或会在未来成为其新一轮的增长点。

同时,为了加速硅片业务扩产,为实现产能逐步提升。双良节能也通过签订采购长单,保障单晶炉设备的如期供应。2021年底,公司进一步向晶盛机电追加采购单晶炉,按照单晶炉1.4亿元/GW投资额计算,公司锁定单晶炉设备对应产能从10GW提升至16GW。

同样是“硅片新贵”的京运通,也在大手笔投资扩产项目以及谋求长单签订上下功夫。

2021年12月7日,京运通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无锡京运通与买方签订了《硅片采购框架合同》,买方拟于2022年内向无锡京运通采购6亿片单晶硅片,预计销售金额36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京运通签下的该笔订单,36亿元的销售金额几乎赶上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同日,京运通还披露拟投资建设乐山二期22GW高效单晶硅棒、切片项目,总投资约为55亿元。

去年10月,上机数控与江苏中能、高佳太阳能联手,于内蒙古自治区合作10万吨颗粒硅等项目。此外,上机数控还在去年2月重金180亿元,投资了30万吨颗粒硅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上机数控还在积极布局“硅片+颗粒硅+纳米硅”一体化战略,以保证盈利增长的稳定。“颗粒硅+纳米硅项目预计2022年三季度投产,出货有望达3万吨以上,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浙商证券分析师王华君在此前的研报中表示。

尽管下游厂商对新进入者的接受度较高,但随着硅片价格动态变化,新一轮博弈即将发生。

“以目前终端价格和收益平衡整体测算预计,下游能否对此新价格接受仍然存在较大疑问。”行业机构PVInfoLink分析认为。

责任编辑:李墨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